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的是物質幸福時代已經結束了嗎?推薦一篇生活態度的文章,本不代表人民日報的政治態度,更不代表最高層的聲音

真的是物質幸福時代已經結束了嗎?推薦一篇生活態度的文章,本不代表人民日報的政治態度,更不代表最高層的聲音

真的是物質幸福時代已經結束了嗎?

推薦一篇生活態度的文章,本不代表人民日報的政治態度,更不代表最高層的聲音

近一年多時間,經常地、不時地、冷不丁地看到一篇文章這樣反覆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人民日報:物質幸福時代已經結束,新時代來臨」,到網上一搜索,「搜狐文化」昨天還在出現這樣的大標題。新浪新聞中心今年2月17日還以顯著的標題說這是人民日報的文章(見下面的截圖)。

對於不太了解情況的人來說,這樣的標題黨或盲目跟風的標題黨,給人的最大的誤導是,人民日報發聲了。接著讓讀者心裡犯嘀咕,難道中央的政治導向或政策畫風又有什麼變化或有什麼說法了嗎?物質幸福時代已結束是什麼意思,難道又要搞比較虛無的精神會餐了嗎?這句話放在新時代的背景或語境下,尤其有誤導性。讓人費解,讓人犯疑。

可是這真是人民日報的文章嗎?不是,據網民花海幽谷2月20日揭示,「物質幸福時代已經結束,新時代來臨」,這篇文章根本不是《人民日報》寫的、或發表的文章,而是2017年1月30日,人民日報微信【薦讀】欄目推薦的一篇文章——《從物質中獲得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文章選自《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一書,該書2015年由重慶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叫本田直之的一個日本人。作者在書中指出,我們生活在一個全新的時代。拚命賺錢,再把錢努力花掉,像這樣用力「加速」的時代慢慢結束,整個社會正逐漸進入減速時代。在新的時代,怎樣生活才能獲得幸福快樂?為了找出答案,作者本田直之前往「世界幸福排行榜」前幾名的北歐各國,採訪當地居民,發現他們都擯棄了舊有的物質至上主義價值觀,崇尚物質簡樸、精神豐盈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簡單生活方式,更為珍視精神和體驗帶來的幸福感,並將時間與金錢投入其中。作者提倡的生活方式是認真思考自己的生活與人生,仔細甄選對自己來說最為重要的東西,擺脫金錢、時間、場所等束縛,享受真正自由的生活。人民日報微信推薦此文章本無可非議,因為這確實不過是篇個人生活感悟文章的薦讀以及推薦一種生活方式而已。其實作者本人也只是探討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關係。然而,目前國內許多大小媒體或自媒體,轉載並加工後,變成了如下這樣的標題《人民日報:物質幸福時代已經結束,新時代來臨》文章一被篡改標題,並冠以人民日報發文,一篇個人生活感悟就頗大程度地被誤讀曲解為政治宣示。

事實上,從政治層面,中央沒有這種主張,也不會這樣宣示。中央的精神按我的理解,至少有以下幾點是有明確的指導性的:

從以上幾點來看,所謂「物質幸福時代已經結束,新時代來臨」真的就是標題黨在造懸念、刷細粉、博點擊、贏閱讀量的伎倆而已,和黨和國家的政治宣示或政策走向沒有一毛錢關係。我之前就抨擊過一些企業和媒體經常借人民日報來唬人懵人的行徑。今天我忍不住再次譴責無底線的標題黨,同時希望人們讀媒體文章時,要學會鑒別,不要輕易相信有些人拿黨的喉舌來說事兒的那些橋段,對於所謂「人民日報:物質幸福時代已經結束,新時代來臨」這篇文章,大家千萬不要理解成中國剛步入的新時代新征程,走的是一種輕物質簡生活的精神貴族或精神會餐的路線。我們的幸福生活一定會是建立在讓最廣大的人民群眾都能過上物質和精神都十分豐富且協調發展的支點上的。

至於《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作為一種個人生活態度的思想和觀點,大家完全可以從個人的心得上去領悟就得了。以我個人的讀後感而言,我覺得此文對我還是頗有啟發的,其中包括我對一些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的理解和認同。

附:從物質中獲得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原文)

在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不斷做物質加法——為家裡添置冰箱,買回電視機,配齊洗衣機,再買輛車……從一無所有的狀態到「全副武裝」的過程,確實能給人幸福的感覺。但現在,物質空前豐富。

在一個萬物俱備、什麼都不缺的年代,佔有物質很難再刺激我們的感官,讓我們獲得長久的滿足。在新的時代,比起金錢和物質,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充實感。從實物中獲得的滿足感只能持續很短的時間,但是我們寶貴的經歷以及從中獲得的知識,將永久地入駐我們的生命。

如果一個人清楚了對自己來說什麼是最為重要的,就可以乾淨利落地砍掉那些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與其說是化繁為簡」,不如說是「刻意放手」更為貼切。

達成自由生活「新幸福」的十個條件:

GIF

一、享受工作

這和工資高低沒有關係,而關乎工作是否開心,是否覺得有挑戰性和成就感,能不能讓你學到東西;不斷成長、進步,並能為之感到滿足。

二、有關係親密的朋友和家人

如果工作順利,卻沒有可以親密分享的家人和朋友,這談不上愉快,更沒有幸福可言。

三、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

這並不是說你必須擁有多麼龐大的資產,或是必須有相當高的收入,只要可以滿足自己安定的生活就可以了。

四、身心健康

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心靈才能全心全力地去工作、去生活、去奮鬥、去進取。

五、擁有富於刺激性的興趣和生活方式

成年進入社會後,又習慣將人脈圈與利益圈捆綁在一起,但如果沒有一兩個讓自己充分享受的興趣,就無法擁有純粹而不帶功利色彩的社交圈。

六、擁有一定的時間自由

擁有可以完全自行支配的時間,可以陪伴重要的朋友和家人。

七、選擇適合自己的居住環境

不管你從事什麼工作,有著怎樣的活法,用心挑一個適合自己的居住環境,關乎幸福。

八、具備有效的思維習慣

總是推卸責任充當受害者的人、經常處於消極狀態的人、習慣性尋找借口的人、被固有常識局限並難以突破的人,都很難邂逅幸福。

九、能夠放眼未來

幸福指數下降的第一原因,就在於人們看不到自己的未來,繼而心生不安。

十、感覺自己正在向目標邁進

循序漸進而又充滿目標感的生活是踏實的,最幸福的感覺是永遠在路上。

如何獲得「新時代的幸福」GIF

所謂新幸福,就是擺脫金錢、時間、場所等外物的束縛,讓我們重新擁有自由。

一、從「厲行節約」到「主動選擇簡樸」

從北歐國家的富裕階層依然過著簡樸的生活就可以看出,這屬於他們的「主動選擇」。他們在物質上雖然簡單,精神上卻非常富足。將時間與金錢投入到積累人生體驗和感受上,而不是消耗在對物質的追求里,就會收穫精神層面的富足。而一旦養成簡單的生活習慣,就會享受其中。

二、從「擁有金錢」變成「擁有時間」

無論是渴望金錢還是時間,都要弄明白自己到底「為什麼想要」,並能輕鬆駕馭;如果不知道追求、擁有他們的目的,得到再多也沒有意義。

三、與其追逐地位的提升,不如追求自由

如果一個人在公司得到提升,我們一般會認為他擁有了更高的地位,在一個充滿競爭性的環境成為最後的贏家,但同時你要知道,他也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工作時間、更複雜的人際關係、更大的業績壓力。如果你換一種思路,只要你的工作能夠令你充滿成就感,並且可以讓你在自己的專業上不斷成長,那就是正確的選擇。

四、與其在一流企業就職,不如從事自由職業

做一名自由職業者不但在收入上有很好的回報,工作方式還很自由,比上班族要幸福得多。在美國,有四分之一勞動人口屬於自由從業者。想要獲得幸福,就要貼近工作的本質,從專註於工作本身的投入感和成就感中去尋找滿足與自由。我們不是鼓吹大家都辭去公職從事自由職業,而是主張即便是一名上班族,我們也應該儘力創造一種可以自由發揮、決斷的彈性工作方式。

五、與其一味推銷自己,不如提供幫助

如果在工作中低人一等,想要與更高級別的人平起平坐,就要學會不卑不亢、自愛自信。與其花力氣自我推銷,不如把精力投放在自我精進上,當自己能夠為他人提供幫助時,就意味著你已經成功了一半。

六、做不依賴任何平台、靠實力說話的人

在名企身居高位,自然會讓各界人士趨之若鶩,就連鄰居都會心生羨慕:「你的工作真不錯呢。」但是不是你一旦離開公司,你的光環就會褪去?在當今互聯網時代里,如果你能堅持學習,運用新媒體,那麼過去你是否擁有地位和名聲就變得不重要了。最後能夠持續發光發熱的人,一定是那些不依賴於任何平台、靠實力說話的人。

七、以愉悅的心態面對辛苦

辛苦的感覺來自「被迫而為」,而愉悅則來自於「主動想做」。只要我們具備調整心態的意識,就可能把他人眼中的辛苦變成我們全新的幸福。

八、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如果我們被固有的常識束縛,就不可能獲得新的幸福。因為常識是過去的人所總結的經驗,相信常識,自然也就很難從舊式價值觀里脫身。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去想想「幸福到底是什麼」,不要讓那些物質主義影響到你。

九、小眾市場更具消費力

無論是打工還是創業,都應該瞄準小眾。小眾更能匯聚力量,也更容易感受到品牌的熱忱,銷售成果當然也更加顯著。

十、比起短視的加薪,更應重視個人品牌的積累

不要一味追著眼前的東西跑,而要珍惜隨之而來的際遇。在這個缺乏持續性的年代,唯一能夠保證持續發展的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及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促進個人口碑的提升。

十一、在咖啡館、公園、健身房等場所辦公

現代社會的工作方式,並非一定要局限於具象的辦公室,成天關在裡面做事。只要能按時完成自己的工作,嘗試移動辦公未嘗不可。不要拘泥於辦公室的具體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場所都當成是自己的辦公室!

十二、藉助生活方式這個共同語言拓展自己的世界

掌握一門任何人都聽得懂的「共同語言」非常重要,比如運動、紅酒、美食、文化或是歷史方面的話題都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標榜的是你的生活方式。

十三、比起短暫的大幸福,長久且可持續性的「小確幸」更令人感動

「小確幸」是這樣一種幸福——雖然慾望本身並不龐大,但只要能讓人確確實實感受到,哪怕真的是微不足道,也足以讓人把日子好好過下去。真正的幸福,來自於自己的體驗,它是由尋常度日間一點一滴不經意的喜悅感堆積而來。

十四、在方便快捷的時代,刻意追求一些「不便」

在這個方便快捷的時代,人需要刻意去追求一些「不便」。「不便」如果是被迫的,就會非常痛苦;而如果是主動選擇,就可能樂趣多多,利於形成新的刺激,讓滿足感的閾值下降。

十五、比起金錢,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充實感

不管是從團隊合作中獲得成就感,還是拿著很低的薪水卻能不斷學習成長,只要工作這件事變得令人愉悅、充實,壓力就會被逐漸化解。通過工作來讓自己成長,就會不斷發現新的挑戰,使得工作意趣盎然,對未來充滿信心。

十六、提高工作效率,改變「重量不重質」的習慣

高效工作能夠帶來成就感,而持續的成就感能夠造就一個高滿意度的生活狀態。

十七、從「以他人為中心」轉變為「以自己為中心」

在體驗人生的過程中,如果缺乏足夠的自我判斷訓練,就很容易被其他人影響。記得在漫長的時光里堅守自己想要的。

十八、改變每天既定的生活模式,享受變化

去尋求變化,喜歡變化,享受變化吧!一定會給你帶來無數新的邂逅和全新的發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樹華觀察 的精彩文章:

TAG:樹華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