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想上班?你可能患上了「節後綜合征」

不想上班?你可能患上了「節後綜合征」

春節假期已經過去,重新投入工作的部分人們會感到提不起精神,不想上班,也許會有人自黑或開玩笑將這一現象歸因於「懶」,但實際上,對此大家不應過於輕視,而要注意看看自己是否患上了「節後綜合征」,及時做出調整。

「節後綜合征」並不全是因為「懶」

什麼是「節後綜合征」

春節後的節後綜合征,實際上並不是指某種具體的疾病,而是指在七天長假前後過程中由於生活規律、生活節奏、社會角色的變化和調整,所引發的一系列身心不適應。包括各種軀體癥狀、心理問題和社會適應問題,還可以理解為某些疾病狀態和亞健康狀態。

「節後綜合征」的主要表現

首先,長假過後易出現「睡眠剝奪」。節日期間,大家應酬比較多,熬夜會比較晚,睡眠會明顯減少,「睡眠剝奪」會導致人們認知功能下降,比如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情緒容易急躁等。

其次,長假期間也有可能「睡眠過度」。節假日一些人休閑時間增多,會「補覺」,從而導致過度睡眠。因為人的睡眠和清醒是一個平衡,不管是睡的多了或是少了,都會導致機體生理或心理功能的紊亂。

最後,長假期間易患消化不良。春節走親訪友時,天天是美味佳肴,並且以肉類等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居多。過不了幾天,有些人便覺得毫無胃口,吃不下東西了,肚子脹滿不適,胃部隱隱作痛,再好的飯菜也不想吃,甚至看見就噁心。

另外,很多人在節後不想上班,害怕重新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特別是對上班後的緊張狀態感到煩惱和焦慮,容易出現心理落差。

「節後綜合征」如何調整

一是調整作息。春節期間,有的人會熬夜守歲,有的人會通宵打牌,還有的奔波在旅途,生物鐘被打亂,導致上班後整日精神不振。建議大家調整作息,早睡早起,保持正常的睡眠節律。

二是飲食宜清淡。春節期間少不了各種大魚大肉的聚餐,這些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的攝入,會使腸胃負荷加重,消化不良,出現異常的飽脹感、食慾減退。節後要注意多吃新鮮的綠葉蔬菜、稀飯等「清火」食品,還可適當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盡量吃清淡一點的飯菜,讓已經「不堪重負」的胃腸得到休息。

三是調整自身心態。春節長假後,大家在進行工作時應循序漸進,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可以採取一些適合自己的方式調節心態,例如通過聽一些舒緩的音樂,讀書閱報等方式保持輕鬆自然的心態。

內容整理自:科普中國,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京科普 的精彩文章:

黑科技,顛覆你所知道的一切(二)
形似麵包機,美公司研發載貨專用自動駕駛配送車

TAG:南京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