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聽王老師講「草堂人日」的故事
最新
02-22
千字文中講200篇典故 巴蜀城裡說100個故事
聽故事、學國學
親愛的孩子們:農曆正月初七是「人日」節。傳說女媧娘娘初創世時,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正月初七被定為了人類的生日。在成都,一直流傳有「人日」游草堂的習俗。關於這個習俗,背後有一段深情的故事。今天,咱們來說一說吧。
杜甫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後世尊其為「詩聖」。相傳他早年遊歷時,曾與李白、高適兩位詩人相遇,一道飲酒論詩,結下了真摯的友誼。後來杜甫流寓成都,高適恰巧在蜀州(今崇州)任刺史,便常常資助杜甫。公元761年,高適在「人日」那天題詩寄贈杜甫,以表達對朋友的思念。
公元770年,漂泊於湖湘的杜甫偶翻書信,重新讀到高適這首詩,而當時高適早已亡故,睹物傷情,杜甫寫下《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一詩以寄託哀思。從此,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便傳為詩壇佳話。
相關對聯
草堂對聯
【清】何紹基
錦水春風公占卻
草堂人日我歸來
王老師說
據說,這幅對聯是杜甫草堂的鎮館之寶之一。「人日游草堂」的習俗就和它有關。湖南人何紹基來四川為官,有個未了的夙願,就是怎麼向自己敬仰的、憂國憂民的杜甫表達敬意。一年春節,他選擇了「人日」這一天,走進草堂,奉上了一副叫絕的對聯。訴說了杜甫在草堂,曾創詩吟遍了這裡的美好事物,而今,我來了,我要參與唱和、我要成為繼承者的心愿。可敬地是,後文人墨客紛紛效仿,逐漸形成了「人日游草堂」的習俗。
為有夢想、有情懷的人點贊吧!


TAG:王老師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