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

素貧賤,行乎貧賤。

素夷狄,行乎夷狄。

素患難,行乎患難。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君子按照自己實際所處的環境和地位做事,不願向外索求。

如果處於富貴的地位,就做富貴的人該做的事,不要為富不仁。

如果處於貧賤的地位,就做貧賤的人該做的事,不要喪失人格。

如果處於異國他鄉,就入鄉隨俗,學習他們的語言,習慣他們的飲食,按他們的方式為人處世。

如果處於逆境,就按處於逆境的方式做事,不要喪失理想和希望。

所以,君子無論處於什麼環境和地位,都能心寬體胖,心安理得。

儒門學問簡單而神秘,平凡而偉大。

正因為其簡單,平凡,很多人忽視了她神秘而偉大的一面。

所以很多人連儒門學問的邊都沒有摸到,而說她不好。

儒門的修道需要時間的積累。

我自幼讀《論語》,幼年時並不懂得那些簡單詞句背後的意思。

年歲漸長後,慢慢能領會文字背後的意思了,於是開始發奮苦讀。

《論語》不知道抄寫了多少遍。

如饑似渴地閱讀所有能找到的名家對於《論語》的解讀,印象最深、幫助最大者當屬李澤厚先生的《論語今讀》。李先生學貫中西,古今中外的材料信手拈來,令我眼界大開。至此,我始深信《論語》就是漢民族的《聖經》。

在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求學時,得陳五雲教授親傳《大學》要義,逐自講述,受益匪淺。至是,乃粗通《大學》之道。

畢業之後,又讀過《大學》數遍,每讀一遍,體會又會加深一層。

至去年下半年,因為講學需要,花了半年時間將《大學》、《中庸》又系統地讀了數遍,一是讀原典,二是讀所有能找到的名家解讀,漸漸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去年下半年的一天,當我讀到《中庸》里的「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這句話的時候,內心突然有種悟道的喜悅。這種喜悅是我從未體會過的,超越了所有其他喜悅。

我感覺已經領會了夫子學說的立意所在。我想,這種喜悅就是「得意而忘言」的喜悅。

在我腦海里,突然浮現出夫子的形象,他就像一個絕世的武林高手,一招一式,一言一行,皆有用意,皆不虛發。

至是,我始發願,要將夫子創始的「君子之道」在這人間發揚光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文空間 的精彩文章:

愛你的人就是你的活佛
「學而時習之」真義

TAG:藝文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