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TA就要說出來!

愛TA就要說出來!

這是靜之兄第362篇原創,累計原創70萬字

01

2018年春晚,有很多金句,其中流量最高的一句是:愛情保鮮靠表白,愛TA就要說出來!

雖然說,愛主要看心,不能被嘴上功夫欺騙,可是,如果一個人,連句甜言蜜語都不捨得跟愛人說,那這顆心,到底是啥顏色,可得好好掰扯掰扯。

心為體,表白是用,體用一源,大概都不能少。有體無用是虛愛,無體有用是假愛。

不過,我們今天不談愛情,談的是教育。愛孩子,怎麼體現,也需要通過語言來表白。可是,身為父母的我們,卻經常在表白上犯錯誤。

02

昨天,我就犯了一個大錯誤。

孩子的寒假作業里,有一項運動上的安排,每天必須完成。結果,他昨天一天都在玩,沒有做。晚飯時,他從樓上下來,坐下就想吃飯。

我:做完運動才能吃飯。

兒子:我吃完飯再去做。

我看了他一眼,說:之前已經說了上午要做完運動,已經給你寬容到了晚上,你還不去做?

兒子嘀咕:又沒有說一定要在晚飯前做完。

我怒了,盯著他:你想不想吃晚飯?

兒子:想啊。

我:那你把我的話當成耳旁風了嗎?

兒子迫於壓力,只好去運動房做運動了。我聽見沒動靜,就去運動房看他,見他正躺在墊子上,在那生悶氣。於是跟他說,七點鐘之前沒完成,那這飯就別吃了。等到我吃完晚飯再去看他,發現他正在默默的邊做運動邊掉眼淚。

03

看見孩子哭,我的心裡很難受,良知告訴我,我做錯了,表白有問題。一個人之所以會感到委屈,並不是因為事情很難做,而是因為被壓迫著做不願意做的事情。兒子掉淚,就是如此。

作為父親,我應該引導,而不應該通過權威去壓迫他服從,壓迫是以大欺小。教育,是一棵大樹影響另一棵大樹,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既如此,父母和孩子就應該是平等的。既然平等,就不能以大欺小,而應該尊重孩子,講道理而不是耍權威。

權威是面子,面子是私慾,私慾起來了,就會遮蔽良知,良知遮蔽了,就不能明辨是非,做事容易妄為。冷靜下來後,我回憶了之前跟他說的關於運動的事情,確實如他所說,並沒有明確的規定要在晚飯前完成。但當時在氣頭上,良知根本沒法工作,因此出昏招。

既知錯,就要改。

04

從心學來看,改錯從低到高,有三層境界:第一層境界是事後能悔,第二層境界是事中能忍,第三層境界是如如不動。

第一層境界是事後能悔。

也就是說,事情做完後,良知一覺,做錯了。做錯了,怎麼辦?立即改錯。王陽明講,聖人與普通人的區別,不在於犯不犯錯誤,而在於知錯之後能否實地去改錯。對於痛快改錯的人,王陽明稱之為大勇之人。

不要小看事後能悔,哪怕聖人,也離不開這個功夫。王陽明在晚年,也經常對自己做的一些事情及時省察克治。曾國藩號稱半個聖人,也是通過「日課十二條」,一步一步的把頑劣不堪的自己鍛造成聖人。

普通人則不然,往往文過飾非。事情出來了,不是積極去反思己過,而是到處推卸責任,扮演無辜。最後,贏得了嘴巴,失去了天道,最後被良知懲罰。

當然,還有一種人,私慾太重,根本不認為自己有錯。這種人,則離道太遠,人生會吃大苦頭。

05

第二層境界是事中能忍。

王陽明說:凡人言語正到快意時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氣正到發揚時便翕然收斂得,憤怒嗜欲正沸騰時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然見得良知親切時,其工夫自不難。

換句話說,王陽明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要忍得住情緒。不管高興還是不高興,都能忍。我們的情緒,是私慾,會釀成錯誤。

忍並非我們通常理解的「憋屈」。我們很多人,迫於壓力,把自己的心深深的藏起來,壓抑自己的情緒,把自己憋成抑鬱症,這是做錯了。

王陽明指的忍,應該理解為「消化」。它是對情緒的主動管理,是在內心擦去痕迹,是所謂的「物來則應、過去不留」。要達到這個功夫,需要寬闊的視野和篤定的志向。在一個胸懷天下的人的眼裡,哪怕像韓信一樣鑽人褲襠又有何辱?

事中能忍,這個功夫就已經接近賢人的標準了。這是不容易做到的。這首先要求要有崇高的志向,然後要有超強的覺知力,還要有果斷的行動力,這三者缺一不可。真要做到這一點,整個人成天都是樂呵呵的,很隨和,人見人愛,這就是王陽明所指的「和樂坦易」。

普通人則忍不住,情緒激昂,劍拔弩張,活像刺蝟。這樣的人,自己苦,周邊人也苦。

06

第三層境界是如如不動。

如如不動,並非一塊死肉,沒有知覺,而是七情六慾,隨事感應,發而中理。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聖人的境界。

普通的快樂是相對的,如如不動的快樂是絕對的。在如如不動的境界里,高興是快樂,難過也是快樂,沒有什麼可以讓他不快樂。這是因為聖人私慾極少,沒有分別心,與天地之心合為一體,沒有什麼錯或者不錯。

心學的境界雖分三層,但無論是聖人還是凡人,都會在這三層境界里打轉。不是說聖人就沒有第一境界的體驗,凡人就沒有如如不動的心。只是聖人的境界,以第三層為主,而凡人的境界,以第一層為主。

07

表白錯了,這只是表面現象。深層的原因,在於我的內心,還是有一股傲氣,自認為比兒子強,要教育好他。其實,與其說教育孩子,不如說從孩子身上去學習,去照鏡子,去反觀自己的私慾。把自己的私慾去掉了,孩子也就教好了。這個功夫,是一輩子的。

意識到是自己的問題後,我主動找兒子談心。首先承認了自己的粗暴表白,再談了我的觀點:如果晚飯後去做運動,必須先休息一個小時,因為飯後不宜做劇烈運動,否則對身體不好,這樣一來,他就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完成其他作業了,對他不好。兒子的情緒很快平復了,開開心心的又去玩了。

後面我再一次反思,跟兒子談心,是不是又隱藏了什麼私慾?這難道不是再一次的解釋自己行為的合理性,暗指兒子錯了?這件事情,根本就是我粗暴的表白引起的嘛,我卻一而再再而三的粉飾自己的錯誤,真是心學學習者的羞恥。

於是,在睡覺前,我再一次和兒子談心。這一次,主要談如何改進。我問他,有沒有辦法可以解決既確保完成運動目標又不影響身體?他很快就拿出了方案:劇烈的運動上午做完,拉筋這樣不劇烈的運動可以放在晚飯後做。

教育家魏書生有句話說得好:要說我的教育有什麼秘訣,只有一個,好和學生打商量。這句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把孩子當成平等的個體,把握好方向,萬事好商量,就能把孩子教好。

08

王陽明在《寄諸弟書》里寫到:吾近來實見此學有用力處,但為平日習染深痼,克治欠勇,故切切預為弟輩言之。毋使亦如吾之習染既深,而後克治之難也。

這段話大意是:我雖然知道心學的真諦,懂得如何下功夫,無奈私慾太多,改過又不夠徹底,所以進步不大。提醒弟弟們注意不要像我一樣,等到私慾比較重時才去克治,這樣就會比較難。

聖人的私慾本來就少,即使有,也如紅爐點雪,一覺即逝。饒是如此,王陽明還說他私慾太重,改過欠勇。聖人心如此,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有何臉面抱著自己的私慾粉飾自欺?

09

愛TA就要說出來!可是,我們往往說的不是愛他,而是愛自己。

其實,我們愛的也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私慾。

私慾很多,最大的莫過於傲氣。自以為了不起,眼裡就只有自己的理,沒有他人的理,做了錯事還兀自得意。

真要愛TA,不僅是要說出來,還要無私的說出來,真正的付出,而不是索取。這點,無論對於愛情,還是教育,都是一樣的。

微信號:靜之兄

心學純明,專治各種不痛快!

建議通過意念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之兄 的精彩文章:

知行合一的真相是什麼?
孤獨,有什麼不好?

TAG:靜之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