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日應該怎麼過?

人日應該怎麼過?

今天是正月初七,民間根據神話故事中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初七定為人的生日,也稱「人日節」或「人勝節」。

正月初七的風俗

戴人勝。漢族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製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也貼於屏風等處。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

贈花勝。人們製作各種花勝(類人勝,樣式為花朵)相互饋贈。

出遊、登高賦詩。正月初七也是仕女出遊與文人墨客登高賦詩的日子。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云:「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看,梅花滿枝空斷腸。身在南蕃無所遇,心懷百憂復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撈魚生」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裡,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越撈越高、步步高升」。

「游草堂」成都盛行此活動。自清朝後期開始,每逢正月初七市民便扶老攜幼,相偕至草堂憑弔「詩聖」杜甫,並逐漸成為當地春節期間一個特有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送火神」在山東部分地區,有送火把的習俗,用作物秸稈綁紮的火把,在自家門前點燃,一直送到村外,意為驅除火災,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平安無事,不著火災。

正月初七的飲食

1、攤煎餅。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2、吃七寶羹。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其中五種一般是固定不變的:芹菜(「芹」諧音「勤」,指勤勞)、蒜(諧音「算」,指精打細算)、蔥(諧音「聰」,指聰慧)、芫荽(香菜,「芫」諧音「緣」,指緣分)、韭菜(「韭」諧「久」,指長長久久)、生菜(諧音」生財「,亦指生生猛猛),另外兩種根據各地的風俗習慣,有所區別,有的地方用魚、肉來代替,魚表示「年年有餘」,吃肉代表「大富大貴」,甚至有些地方用水果、蔬菜來代替。

3、吃麵條。寓意著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麵條。

長假上班後的第一天,吃一碗長壽麵,喝一碗七寶羹,調整一下心情,開始專心工作吧!祝願各位人人長久,健康長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微家苑 的精彩文章:

你的愛不如孩子

TAG:微微家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