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永和七年正月,王羲之寫下了這篇絕世書法!

永和七年正月,王羲之寫下了這篇絕世書法!

 

文玩  | 字畫  | 品鑒  | 茶道



王羲之《初月帖》




釋文:

初月十二日山陰羲之報:近欲遣此書,停行無人,不辦。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書,雖遠為慰。過囑,卿佳不?吾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憂悴。力不具。羲之報。




大意:

近期一直想寫這封信,但因沒有郵差,沒法寄信(所以耽擱到現在)。昨天到達這裡,加之收到上月十六日的來信,即使相隔遙遠,但也十分感激。冒昧地再次囑託您,近來還好吧?我卻突然生病,身體十分差。剛剛踏上路程,身心憔悴,就寫到這裡吧。王羲之。正月十二日。




        


        


        


        


        


初月帖翻刻本




此帖為《萬歲通天帖》第二帖,草書,藏遼寧博物館。王羲之祖父名「正」,為避祖父王正諱,「正月」書為「初月」。




《初月帖》創作於永和七年,時年王羲之四十九歲。此貼是王羲之流傳至今最好的書帖之一(由於朝代更換,戰亂頻繁,王羲之的作品至今已無任何真跡流傳下來,現所能見到的多為摹拓本和以真跡為藍本的刻本),全文8行,61字,為墨跡紙本。




        


反捺既象竹葉,又像蘭葉。




        


「羲」的最後一筆,你看看轉折提按變化很多。




        


「報」的曲直、正側鋒變化很豐富。




《初月帖》以質樸和隨意性給人以新奇的美感和逸筆章草的魅力。全帖點畫狼藉,鋒芒畢露,或似竹葉,或似蘭蕊,尾款一點一畫皆非直過,而是窮盡變化。結字大小不一,或長或短,欹斜平正皆隨性情和字形而定,行距錯落跌宕,變化莫測,使王羲之頗受壓抑的暮年在筆墨之中得到盡情抒發,具有氣貫神定的感人力量。




來源:書法網


精彩

閱讀



這位女神,讓她畫出了帕米爾的靈魂!


她用一生證明,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毛主席的十大印章見過嗎?最後兩枚驚到了!



被蔣介石帶走的十幅畫,每幅都代表了一個時代


梵高的秋天(高清98張)


布達拉宮內部珍貴照片曝光,一般人不給看!


一把油紙傘,美醉了整個江南!




版權說明:文章源於簽約作家或網路,網路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END



頂尖藏品

藏你所愛


 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頂尖藏品 的精彩文章:

千年古畫里的一場雪
四大名綉,綉出來的中國風

TAG:頂尖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