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婺源飯甑蒸飯

婺源飯甑蒸飯

讀書煮茶筆耕

這個寒冷的季節因你的關注而變得溫暖

婺源飯甑蒸飯

文:胡根來

01

我的家鄉,夢裡老家,婺源鄉村,以前大都是用飯甑蒸飯。飯甑是一種廚房炊具,家家必備,專門用來蒸飯,蒸菜,蒸糯米子糕。

飯甑是個圓形木桶,上口比下口稍大一些,無底,中下部放置一個隔屜。隔屜留有孔格,方便透汽。飯甑的桶沿外側對應的兩條木板,留著兩個凸起的耳朵,以便端持。

飯甑都是用杉木箍制而成,不翹不裂,輕巧適中,經久耐用。用竹篾做的桶箍比鐵絲的好用,不會生鏽,衛生環保。飯甑有大有小,根據家裡吃口的多少選擇,人多選大號的,人少用小號的。

與飯甑配套使用的,少不了飯甑簦。用竹篾編製,類似於斗笠的帽頂,圓椎狀,有點弧度,不是很尖,頂部有個小提兜。竹篾夾層里先鋪一層箬皮,上面再鋪一層棕。飯甑簦的保溫隔熱效果相當好。

02

與飯甑配套使用的還有一樣重器,那就是柴火灶,也就是常說的「老虎灶」。婺源人的柴火灶,灶窠口上方有個高高豎起的煙囪,比作老虎尾巴也很恰當。再加上這種灶比較費柴火,吃柴比較凶,故得此名,也不為過。

大多數的家庭廚房裡都會砌一大一中一小三口鍋,分別是「飯鍋、豬食鍋、炒菜鍋」。飯鍋在中間,用來飯甑蒸飯蒸菜,過年就用來蒸子糕,煮果粽;豬食鍋在裡邊,用來燒豬食餵豬,所以婺源鄉下豬肉好;小鍋在外邊,用來炒菜。

三口鍋的煙囪通道是相連的,並通向室外,有橫向直通的,也有向上直通屋頂的通天囪。每口鍋都有一片飯飯鍋簦,蓋住鍋保溫。

煙囪邊一側,要砌個灶司(灶神)間,供奉灶司。逢年過節,都要燒香祭拜。特別是小年夜前一天,家家戶戶都要送灶司上天界,在灶司間兩側貼上一幅對聯「上天求好事,下界保平安」。還要特意供奉一些家裡最甜最好的糖果,讓灶司多吃糖,嘴巴就甜,上天彙報的時候,儘是甜言蜜語,為全家人求得更多的好事。三十夜晚上再接灶司下來,保佑一家老小,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健康快樂!

大鍋的前方砌口方鍋,用來燒滾水。方鍋也有片小方飯鍋簦,水燒開後,用熱水瓶裝好。水的「方鍋筒」,大竹筒做的,有個柄。

婺源清華鎮燒開水是在灶台里埋一個銅壺,這不象平常喝水的茶壺,而是一個圓形的銅管圍成圓圈,置於灶台內,緊貼著鐵鍋,以利火苗能燒著,上方開口於灶台之上,方便加水。下方有個水籠頭開在灶台外側下方,以利熱水瓶灌開水。一舉兩得,飯蒸熟,開水可以灌好幾輪,冬天還有熱水用。就是千萬不能空燒,一定要記得加水。

銅壺燒水

現在新農村改造,村裡安裝了自來水,我們村自來水是一口深20多米的井裡抽出來的水,燒開喝起來甜甜的。傳說這口井直通東海龍王那,所以裡面水抽不幹。

現在鄉下造屋,泥(砌)飯鍋還是比較注重和講究的,都要請老師傅來泥。因為飯鍋不但很深,而且是圓形的,大家知道方的東西比較容易,圓的東西手藝要麻煩,技術不行的泥飯鍋不行當的。

我們農村有句俗語,「翹翹鍋配翹翹簦」。比喻夫妻情投意合,氣味相投,門當戶對的意思。話糙理不糙,喻意還是很貼切的。

03

那些年父母都在大嶺林場工作,因為要上山勞動,每天都很早起床,點火燒鍋。先燒開水,再用小竹筒量幾筒米,夠一家人吃一天的量。淘洗一下,等水燒開後,就把米倒入鍋里,用鍋鏟攪拌一下,不至於粘在鍋底就行了,也不用拌個不停。

等米煮至八,九成熟,就用笊籬撈出,將飯胚裝在筲箕里,筲箕底下墊個盆,瀝瀝米漿。鍋里的飯胚也不要全部撈出,要留一部分。想箸(粥)稀一點,就少留一點飯胚。喜歡濃稠一點,就多留一點飯胚。

等飯胚瀝干後,倒入飯甑,放置一邊。繼續熬箸(粥),要煮的時間長一點,慢慢的,沸騰的箸(粥)上下翻滾,等米漿濃稠起來,母親就用瓢把浮在表面的漿汁米湯潷起來,存在一個小盆里。

那時小妹還小,才幾個月,母親又要上山勞動,母親就交待二姐用這些米湯喂小妹。我們小時候都是大的照顧小的,場里也沒有幼兒園,都是半放養狀態。

父母天天要出工,以前沒有雙休,遇上農忙季節,星期天自動取消,也沒有一分錢的加班工資,更沒有雙倍工資這一說。父母那輩人都是任勞任怨,全心付出,吃苦在先,享受卻無從談起。今天也是領著微薄的一點退休金。辛辛苦苦工作一輩子的單位前些年還稀里糊塗的被解散了,幾十年的汗水,值與不值,愛與恨,苦與樂,其感受真是五味雜陳,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話說回來,這種米湯還是挺好的,原汁原味,營養又省錢,經濟又實惠。魚有魚路,鱉有鱉路,我相信那個年代農村用這種米湯替代奶粉喂小孩的很多很多。苦日子照樣挺過來了,一個個都長得很好看,男帥女靚,真好!

如果早上時間充裕,母親就調點米粉,搓幾個米粉果,放在箸(粥)里一起煮。這種圓圓的,白白的,小小的米粉果,我們稱之為箸(粥)果。不知道大家吃過沒有?再放點菜葉,放點鹽,少許油,味道就更好了。

有時把蕃薯皮刨掉,再切成一小餎一小餎(小方塊)的,和箸(粥)一起煮,這就是小時候常吃的蕃薯箸(粥),甜甜的,粉粉的蕃薯,味道不錯,我喜歡。

等箸(粥)煮好,就用鋼筋鍋裝起來,蓋好。用刷帚快速把鍋洗乾淨,舀上水,再把飯甑端放在鍋里。

水不能太多,一般是飯甑底部邊沿滿上半個指頭就夠了。水太多,會滿上來,水汽太重,飯不好吃。水太少,又怕飯沒熟,水燒乾了,飯甑會燒焦。這個度要掌握好。

有些菜需要蒸的就放在飯甑沿上一起蒸,蓋上飯鍋簦。飯甑沿也可以放幾餎蕃薯,飯蒸熟,蕃薯也熟了。

趁蒸飯的時間,把小鍋點著,把一天的菜都要炒好。都是自留地里產的蔬菜,一年四季一塊地就可以種出小家人口的菜,原生態,有味!

飯甑蒸飯,飯甑越大,裝的飯胚越多,蒸的時間就越長。一定要蒸到大汽,也就是四周要均勻,不停的有蒸汽衝出,熱氣騰騰,整個廚房處在氤氳繚繞之中,裊裊炊煙,飯香四溢。

04

冬天,母親就把灶窠里的炭火用火烍(一種木柄,鐵制鏟火用具),鏟到火爐盆或火桶里,蓋上一層炭灰,供家人烤火取暖。小時候睡在床上一聽到火烍碰到灶窠的聲音,我們就可以起床了。

母親鏟好炭火,在火桶上蓋個火熜罩,把我們的鞋墊和棉襖放在火熜罩上烘滾,穿起來腳暖暖的,身上也暖暖的,心裡更暖,很舒服。媽媽的愛真是無微不至!

夏天的時候就把炭火鏟到一個鐵皮桶里,然後簦嚴實,炭火熄了,就變成了木炭。有的人家是把炭火鏟到廚房門口,用水把火滅光,再晒晒,就成了木炭。留著供冬天生炭火取暖。

飯蒸熟,菜炒好,灶窠口一定要清理乾淨,防止火燭。有時母親會往灶窠里丟幾顆小蕃薯或苞蘆(苞米),再用柴火把灶窠口塞得嚴嚴實實的,既保溫,又能去除柴火的濕氣,方便下次燒鍋,容易點著,一舉兩得。

父母要上山干體力活,不是植樹造林,就是開荒種茶,箸(粥)不扺飢,早上必需吃乾飯,再添兩餎蕃薯,還要帶上中飯上山。我們到里村讀小學也要帶飯,所以我們家都有早上吃乾飯的習慣。

吃好早飯,母親就要收拾廚房,飯甑放在鍋里不動,蒸菜就放在飯甑沿上,其他的菜就放在飯鍋簦上,再罩上飯鍋簦。飯鍋簦必須密封一點,還要用乾淨的抹布在飯鍋簦沿圍上一圈。這樣一天下來,晚上回家,飯菜還會有餘溫。

柴火灶的保溫效果還是不錯的。灶窠里的蕃薯和苞蘆(苞米)也煨熟了,真香,每次我最少吃兩餎。

05

飯甑蒸出來的飯特別清爽,很少粘成一團的。帶有杉木淡淡的香氣,不粘不膩,好吃。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節奏加快,方便快捷,大都用電飯煲,高壓鍋燒飯,各人有各人的喜好,我還是喜歡飯甑蒸飯。特別是那熱氣騰騰的蒸汽,感覺特別好。

一家人同吃一鍋飯,其樂融融。以前生活雖然過得緊巴巴的,但並不影響一家人和和睦睦,各司其職。父母上山勞動,我們讀書上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晨起炊煙,夜落掌燈。正如陸遊說的,「朝甑米空烹芋箸(粥),夜缸油盡點松明」。平平淡淡,很充實,很簡單,很快樂。沒有過多的精神壓力,也沒有太高的物質追求,吃飽穿暖就滿足了,一切都很隨意,自在,踏實。

06

逢年過節的時候,父親都要在堂前祭拜祖宗。點上兩根大紅臘燭,放在八仙桌兩邊,中間端放著飯甑。

飯甑表面是粉蒸菜,下面就是米飯,飯甑前面擺放一排酒杯,並斟滿酒,還有幾樣葷菜,比如肉果,蒸豬骨,一大把筷子。

父親先點上三根香,雙手合抱著香,朝上門頭畢恭畢敬三鞠躬,口裡念念念有詞:「祖宗爺呢,今天是某某某節日,不孝子某某某攜一家老小在此敬拜,保佑一家大小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無病無痛……」

我小時候經常站在父親後面,學著父親的樣子,恭恭敬敬的鞠躬,祭拜完畢,父親就吩咐我去大門口放鞭爆,燒毛長紙,金銀冥幣……

歲月輪迴,現在父親已經走了,子女都成家立業,每逢節日,輪到我擔當起父親當年角色,來祭拜祖宗了。

這飯甑里祭拜過祖宗的飯菜,是家裡的寶貝,父親就讓我們多吃,保佑無病無痛,真的很靈驗的。我信,小時候信,而今為人子,為人父,我就更加相信了。

07

社會發展快,新農村改造,現在很多人家都住到了小區,開發商開發的樓盤是不能砌柴火灶的。但是農村自建新屋還是會保留柴火灶,一大一小兩口鍋比較多,即飯鍋和炒菜鍋,豬食鍋越來越少了。

現在平時出門打工或工作的多,家裡吃飯的人也少,大多等到過年過節團圓的日子,才燒柴火灶,用飯甑蒸飯,或用飯甑蒸糯米子糕,一家人聚在一起,熱熱鬧鬧,朝氣騰騰,蒸蒸日上。這樣的日子真的很好!

文中插圖來自網路,版權屬於原著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煮茶筆耕 的精彩文章:

11個精彩段子

TAG:讀書煮茶筆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