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市場回暖與長期壓力並存 2018彩電業怎麼過?

市場回暖與長期壓力並存 2018彩電業怎麼過?

近日,各分析機構發布了2017年中國彩電市場數據,情況不容樂觀。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彩電零售量下滑6.6%,零售額增長4.5%;中怡康數據表明,彩電零售量同比下滑8.1%,零售額增長3.4%;奧維雲網認為,零售量下滑6.6%,零售額增長4.5%。三家機構的數據換算過來,意味著去年我國彩電零售量發生了三四百萬台的下滑。大多數業內人士將去年的市場描繪為中國彩電史上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年。

面板價格下滑釋放短期壓力

經歷近10年的培育,2016年我國彩電內銷市場零售量突破5000萬台,去年,下滑到約4700萬台。行業普遍認為,5000萬台是彩電內銷市場的天花板。

2017年,我國彩電市場受到了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影響,新裝修房電視購買需求大幅下滑。而且,互聯網電視品牌相繼出現危機,市場銷量拉動作用大大減弱。2016年彩電銷量取得突破5000萬台的好成績,部分原因是互聯網品牌採用的低價促銷策略帶動傳統彩電品牌也加入降價促銷戰,提前透支了2017年的消費市場。在2017年樂視電視陷入資金危機後,其他部分互聯網電視品牌陸續傳出資金短缺問題,無力征戰市場,使得2017年互聯網電視品牌聲勢大減。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2017年面板價格上漲到了頂點。根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數據,從2016年3月到2017年4月,面板經歷了持續14個月的漲價,峰值漲幅達到40%。在成本的驅動下,國內彩電整機的均價也從3200元上漲到3500元。「彩電整機的均價每發生200元的波動,市場消費就會增減1.5個百分點。」中怡康黑電事業部總經理彭顯東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這意味著,僅面板漲價,就使得2017年彩電銷售減少2.3個百分點。

這些因素都驅使2017年我國彩電市場進入寒冬。對於2018年的市場,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常務副會長白為民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說:「我們對今年的市場是有信心的,相信今年的表現會比去年好。」在彭顯東看來,做出這一判斷的主要原因是面板價格在今年出現了鬆動。他透露,現在供給市場上65英寸液晶面板的價格約300美元,比高峰時的400美元下滑了約25%。

面板方面,從2016年到今年,電視的上游顯示面板行業發生了重大的競爭格局和技術路線變化。日系面板大廠夏普陷入虧損泥潭,2016年無奈接受鴻海援助,日系廠商式微。韓系廠商三星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上,LGD則將重點放在大尺寸OLED電視面板上。韓系面板廠在技術路線轉移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削弱了對液晶面板線的投資。同一時間,整個液晶面板行業供求關係發生反轉,從產能過剩變為供不應求。特別是電視尺寸向大尺寸方向演變,大尺寸液晶面板價格看漲。中國大陸面板廠搶抓機遇投資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到2016年7月時,國內約有8條高世代面板線投產,還有6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在建。不過,由於面板廠從開建到投產通常需要2年時間,因此液晶面板供應緊張的局面從2016年持續到了2017年上半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子產品世界 的精彩文章:

詳解TTL電平介面/CMOS電平介面/線圈耦合介面等7個常用的介面類型
大多數人對WiFi都有這十方面的誤解

TAG:電子產品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