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眼鼻耳,讓大魚無處藏身!
在野外垂釣時,我們所面對的基本都是水廣魚稀的環境,魚兒的密度小,找魚很不容易。而在野外作釣,想要有好的魚獲,找准魚窩又是重中之重,自然不容我們忽視。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快速找到魚窩呢?分享下面的這3招,讓野釣找魚不再是難題,讓魚兒「暴露」行蹤。
【用眼睛去觀察】
野釣時,最簡單最直觀的方式就是用眼睛去觀察 ,去尋找魚窩了。那麼,此時我們到底該看什麼呢? 一是觀察水的顏色,一般水質過清的水域, 食物少、隱蔽性差,魚兒都不愛待在那裡。而太過渾濁的肥水中,水裡的氧含量會比較低,不適合魚兒生存,不利於垂釣。此時,那種一眼看上去略顯清澈,但又無法看清水底情況的水色,是最為適合垂釣的,生活在這片水域中的魚兒不會少了。二是觀察水的流動性,大家應該都知道,流動的水體中氧含量較為豐富,魚兒生活在其中會更舒適、活躍度也會更高,自然它們也就更愛待在這種活水中了。
【用鼻子去聞】
這也是一種找魚的方式,一般情況下,在那種魚兒數量少甚至是沒有魚的環境中,大家是不會聞到什麼魚腥味的,而像那種有魚窩的水域中,往往會有一種濃厚的魚腥味,尤其是站在迎風口處 ,那種味道更是會撲面而來。而若是在無風的天氣下作釣,大家也可以從水域中捧一些水用鼻子聞一聞,也可以讓我們判斷魚腥味的輕重,令我們大致掌握一下魚兒的多少,更順利的找魚。
【用耳朵去聽】
在一片極為安靜的水域中,大家就可以通過用耳朵聽的方式來找魚群。一般魚兒在吃草覓食的時候,往往會發出一些細微的聲響;或者當有大魚在追逐小魚時,也有可能躍出水面,產生水花,發出一陣陣的聲響。無論我們聽到的是哪一種,都是能夠以此來判斷魚兒蹤跡的。
不過有一種情況下魚兒發出的聲音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下,那就是當出現魚浮頭的狀況時,可能會出現一種〃吧嗒吧嗒〃的聲音,這種情況雖表示有魚,卻並不適合作釣。這主要是因為出現這種魚浮頭的現象時,多說明此時水中的氣壓較低,氧含量不足,並由此導致魚兒的整體活躍度低,也沒啥食慾。此時若是選在這片水域作釣,雖有魚群,上魚率也不會好。
上述的這三點就是我們在水廣魚稀的環境下找魚的幾大方式,希望能夠對各位釣友有所幫助,讓大家在以後垂釣時都能快速找到魚兒,暢快作釣!


※開餌不注意這5點,活該你釣不到魚!
※野外垂釣大鯽魚,這篇文章推薦大家看看
TAG:化紹新釣魚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