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家族何以興盛千年?教育孩子、讓家族興旺的秘訣這裡面全都有!

此家族何以興盛千年?教育孩子、讓家族興旺的秘訣這裡面全都有!

高凡

文教學者、文化愛好者、傳播者,足跡遍布全國,推廣文化教育,發表文章百餘篇,曾負責編輯出版國家級重點圖書《改革開放30年年鑒》。

他的文教新書《聽出奇蹟》一上市即創造了新人出書的佳績,被稱為「2015教育新概念」圖書,「耳教第一書」;同時,他策劃的大型文教系列《人人書法課堂》短期內即造成廣泛影響。

現為愛和樂文教事業部特聘專家,並擔任多家國學機構的特約講師及指導。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家訓、家教的力量就如綿綿細雨,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繼承家學、永守箴規

一個家族,能同時出大、小「三錢」這樣六個有出息的後代,可謂是光宗耀祖了。但對於錢氏家族來說,這個成績只能算是一個側面的一部分,他們只是錢氏家族在科技界的代表人物。

錢偉長在物理學、數學、信息學等眾多領域都有卓越的建樹,他和錢學森錢三強一起被周總理稱為「三錢」,是為科學界的「大三錢」。其中,錢學森的學術貢獻在火箭研製的基礎理論,是火箭之父;錢三強則是真正的原子彈之父。

後來,另外三位錢姓科學大師被人們稱為「小三錢」。

其中,錢令希是國際計算力學創始人之一,是結構力學之父,在教育方面建樹頗多,培養了諸多國內外著名的力學與水利工程大師;他的哥哥錢臨照是物理學家,中國科技大學的前輩宗師;錢正英是世界知名的水利專家,曾擔任水利部部長。

這「六錢」其實「本是同根生」,都可追溯到五代時期的吳越王錢鏐。其中,錢偉長、錢令希、錢臨照同屬無錫錢氏一支。錢氏家族也是科學界的一大佳話。

錢永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學森的堂侄。從他們名字中的第二個字可以看出家族的烙印,那是他們的輩分,他們這一支近代的輩詞就是「繼承家學、永守箴規」。錢鍾書及其父親錢基博也屬於這個家族,他們和錢三強的父親錢玄同、錢偉長的四叔錢穆可以說是錢氏家族在文化界的代表。

錢俊瑞,中科院院士,曾擔任過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國家計劃委員會顧問、國務院中心顧問、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長,是著名經濟學家。錢穎一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可謂是錢氏家族在經濟學界的代表。

按輩分來說,錢俊瑞是「小三錢」錢令希、錢臨照兄弟的族叔,兩家還是同村近鄰。

這裡只是略作證明而已,相對於整個錢氏家族的人才來說,這些名字還遠遠不夠,至少和他們有關的隨手就可以舉出幾位。比如:錢永健的父親錢學榘是出色的空氣動力學專家,擔任過美國波音公司總工程師。其哥哥錢永佑是神經生物學家,曾任斯坦福大學生理系主任,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外交才子」錢復的父親錢思亮曾任北京大學化學系主任、台灣大學校長、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錢穆的女兒錢易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

通過以上點滴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錢氏之人才,常常是同家連代地出,父子、兄弟、叔侄相續不絕。不是單出,而是「叢生」。由此我們不得不承認,這裡面的確有家風、家訓、家教、家學傳承的莫大之功。

家庭教育有方,故後人得益很大

錢偉長先生曾經明確地講過:「我們錢氏家族十分注意家教,有家訓的指引,家庭教育有方,故後人得益很大。」

錢氏家族不少人都還記得,家族早先有個規矩,每有新生兒誕生,全族人就要在一起恭讀家訓,慶祝的同時,給予期待和要求,以昭鄭重。

有個統計數據說,當代國內外科學院院士以上的錢氏名人就有100多位,分布於世界50多個國家。

這個數據並沒有具體的名單,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錢氏宗族目前共有100多支,僅無錫一支就出了10位院士和學部委員。這10位不但可查,而且個個鼎鼎大名。

總而言之,錢氏家族人才之盛,傳續之久,放眼世界,亦不多見,這確實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追溯歷史,這個家族的興盛是從五代時的吳越王錢鏐開始的,距今已經1000多年,著名的《錢氏家訓》也是由他開創並代代相傳。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錢鏐創建吳越國,祖孫三代,五位國君,勵精圖治,愛民勤政,又崇揚佛教,廣弘教化,以他們仁慈的情懷和卓越的政治才能使吳越國富甲江南,在四海動蕩、遍地烽煙的五代戰亂時期,為百姓營造了一片富足太平的珍貴凈土。

亂世86年難得的安定,讓蘇東坡由衷稱嘆:「民至老死,不知干戈」 。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裡面就有吳越國偉大的奠基之功。史料記載,當時國庫里有十年存糧,且曾有三年不向老百姓徵稅,杭州的人口數倍增加,多至十餘萬戶。

趙匡胤統一北方後,以吳越國之富強,在所有割據政權中最有實力與之抗衡。但錢氏順應統一趨勢,不願為一姓私利毀傷萬民的生命財產,所以自願歸服,納土獻地,交出了版圖。

不得不說,錢氏從建國到讓國,對百姓和國家,確確實實有了不起的大功厚德,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都備受稱讚和感戴。這一點,在《百家姓》的排列次序上就有明確的表示。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錢氏家族的故事,為這句話做了最有力的論證。雖然歷經朝代更迭,多少姓氏盛衰起落,錢氏家族卻創造了「千年望族,人才輩出」的奇蹟。

據考,在科舉方面,錢氏出過六個狀元,舉人、秀才無數;而其他各個領域的大家、名家,也代不乏人。

一個家族能夠富貴並不難,但能常保富貴則實在不易。對於常保富貴,孔子給出的藥方是兩步,首先要能做到「富而不驕」,其次要做到「富而教之」。歷史上能夠做到這兩點的家族並不多,所謂「國清才子貴,家富小兒驕」。

一個富裕的家庭,不溺愛兒女不養成驕蠻的家風已經是難得了,要進一步做到富而教之,更是難上加難,非有精神的積澱,道德的修養方可為之。所以,歷史上又有一句話:「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這並不是說一個家族最多興盛五世,而是說如果後代,不思進取,僅靠祖宗的餘蔭,能延續五世已經是奇蹟。但如果有好的家教、家風代代相傳,子孫爭做君子,那麼這就不是「君子之澤」了,而是君子輩出,這樣的家族哪裡又會「五世而斬」呢?

「高富帥」錢學森的家庭教育

比如前面提到的錢學森先生,可能比現在很多富二代、官二代更具備當公子哥的條件。他生於名門望族,父親是政府官員,母親是大富商的女兒,本人又長得非常帥氣。

但因為有家訓和家風,他自小家教嚴格,在母親的培育下,兩三歲就能背誦上百首唐詩、宋詞,並學會用心算做加減乘除,之後更是博覽名著。

入學前母親引導他學習,每日安排的是:清晨準時起床,鍛煉身體,早飯後就教他背誦詩文,累了,就看一下兒童讀物。下午偏向文藝、畫畫、音樂、或者寫毛筆字,每日如此。

當然,錢學森的表現和錢氏家族的輝煌只是例子之一,像這樣重視家教,家風家訓代代相承,百千年保持興旺,人才輩出的家族,還有一些。

比如:孔氏家族,2000多年,近80代人,世受國恩,廣得敬重。嫡系長房代代都有男孩,而且都成器,能當好這麼一個大家族的族長,這也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古今中外再沒有哪個皇族、貴族或者富族能有這樣的家運。

另外,如:山西的裴氏家族,山東的王氏家族,范仲淹的范氏家族,張廷玉的張氏家族等,曾國藩的曾氏家族都是至今尤盛,值得深入研究的名門望族。至於能數代持續興盛的,歷史上更是比比皆是。

相比之下,現在這樣的家族難得一現了,不要說數代甚至千百年興盛,能夠一代保持善始善終都算難能可貴,很多家庭都是曇花富貴,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富貴過三代的已如鳳毛麟角,如果有肯定大多也是重視家教,講究家風。

因此在這樣一個和平的盛世,要常保家族的興盛,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還是重新回歸家教培養家風,樹立家訓,這是中外歷史上無數的家族興衰史一再證明了的。

文 | 高凡

編輯|薏妃

審稿 | 新茹、燕芳、果果

素材來源|《聽出奇蹟》節選,有刪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者Changer 的精彩文章:

2018,這些國際大牌們正在獎勵吃素的人!
夢參老和尚:敢說念念不忘在修道的,能有幾位?

TAG:禪者Chang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