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取關了關注10年的《VOGUE》

我取關了關注10年的《VOGUE》

GIF

關注矯情碎碎念 你的生活將會有趣很多

上初三的時候買了第一本《VOGUE時尚美容》,記得那是一本封面模特是阿格尼絲迪恩的英倫特輯(如圖)。

第一次知道《VOGUE》是因為郭敬明的《小時代》,那個時候的《小時代》還在《最小說》上連載,看到書裡面紙醉金迷的大小姐「顧里」看的一本叫《VOGUE》的雜誌,感覺很高端的樣子。跑到報刊亭找這個20塊錢一本,厚重到砸死人的雜誌,寶貝一樣的抱到懷裡,昂首闊步的走進校門。上課時間在抽屜里悄悄的翻,說著「你輕一點看,別給我弄皺了」趁老師轉身在黑板上板書的時候,小心翼翼的傳到同學手裡。

從此以後,《VOGUE》成了「精神食糧」和某種信仰。初中不學好,理所當然上了一所不怎麼樣的高中,大學的志向也選了藝術類。那個時候的夢想是報考美術學院的服裝設計系,想著當個設計師或者雜誌編輯。作為時尚雜誌界的大佬《VOGUE》是學習了解服裝時尚相關知識的寶典,也是讓自己顯得「高人一等」的裝B利器。

《VOGUE服飾與美容》6周年 7周年特刊

高中起每月按時去報刊亭抱回一本《VOGUE》成了一種習慣,偶爾因為封面是哪個比較當紅的模特或者贈品不錯,也會買買《芭莎》什麼的,對《瑞麗》這種雜誌呲之以鼻,覺得那是不上檔次的垃圾。日系雜誌會看《昕薇》,喜歡藤井莉娜和長谷川潤。買雜誌這個習慣直到大學畢業,七年以來通過時尚雜誌鍛鍊出來的品味和相關知識儲備對於之後的學習和工作確實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逛商場的時候隨便哪件衣服抄的哪個牌子哪年的哪個元素,說的一清二楚。時尚史倒背如流,傳奇人物信手拈來,這些知識的積累沉澱下來,或許就是所謂的「專業」吧。

人都是勢利眼,你穿的好懂得多,老師就喜歡你。大學四年在全是女生的班級和尖銳苛刻的老師眼裡,我好像沒什麼大毛病。即使學的服裝設計,但是手笨畫圖丑,不會使縫紉機,手工活兒還行但是然而並沒有什麼用,就沒有再學服裝設計,深造也轉修了時尚營銷和新媒體。後來非常討厭很多不會說話的外行看了我的簡歷問「你學服裝設計為什麼不當設計師?」真的不想搭理這種想當然的傻X,我學什麼做什麼關你屁事,誰規定學服裝就要當設計師?整個服裝產業只有設計師的話,怎麼運轉?

上學時候照著雜誌練習的手稿

時代在變,傳統紙媒已經淡出了生活。有了微信和微博,對相關知識的獲取轉為了電腦和手機,就不再買雜誌了。本來雜誌也沒什麼可看的,300多頁的精美印刷紙品,三分之二都是廣告和一些沒用的東西,真正有用的乾貨,也就幾頁而已。那為什麼要買雜誌?為了趕時髦?還是消遣?每個人心裡有自己的答案。

收藏舊雜誌的活頁文件夾

多年來囤積的時尚雜誌在我家裡是看不到的,因為我有自己的整理方式,把有用的頁撕下來存放在活頁文件夾里,其他的廢紙扔掉。每年或者每半年,整理一次活頁文件夾里的內容,更新淘汰保留禁得起時間考驗的內容。現在留下來的還有2008年的內容,能留下來的內容主要是時尚歷史,還有少數人物傳記和攝影大片。舊雜誌當廢紙賣的時候,收廢紙的師傅說「雜誌最不值錢了,這些花里胡哨的彩紙賣不上價,列印紙最值錢。」聽起來還挺諷刺的,刊登著上萬元奢侈品的雜誌,賣廢紙的時候每本一毛錢都不值。

2016年米蘭秀場外偶遇Anna Dello Russo

如果現在從事的工作還和服裝相關,或許還會繼續關注《VOGUE》。搭配指南不需要看,唯一能引起興趣的就是街拍,說不上接地氣,但是更有活力。買時尚相關的書籍,已成為了一種興趣,甚至收藏。經常在書店裡尋找那些有著很多黑白照片的厚重時尚書籍,把它們扛回來放在書架上,作為一種情結或者說對曾經自己的喜好的回憶。時尚一直在變,唯一不會改變的是經典的風格和文化內涵,禁得起時間考驗並富有文化底蘊的東西,更值得收藏。轉瞬即逝的潮流和曇花一現的「爆款」,關注那些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當把留學背回來的義大利版《VOGUE》拿出書架準備丟掉,猶豫了一下還是放回原處。即使現在已經不需要關注這些,也並不會再看它,但那是曾經的某種信仰,值得紀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真的勇士,敢於熊貓口中搶竹筍
春節假期做主角,新妝決竅在這裡!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