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鐵建故事》李益榮:難忘大嶺河

《鐵建故事》李益榮:難忘大嶺河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作者簡介

李益榮,曾任山西鐵路建設兵團一師一團五連戰士、副班長、班長、政工員。1972年分配到太原鐵路局,歷任裝卸工、道口工、中學和黨校教師、組織部部員、車輪廠黨委書記、高級政工師,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山西分會會員、中國管理科學院特邀研究員。主要著作:《歲月》(編者註:第一部以鐵建兵團為題材的小說作品)、《慎思集》、《社會和諧論》、《山西文水東宜亭李氏家譜》、《炳燭求索》、《多鐵英畫傳》、《「文革」起因論》等。

《鐵建故事》李益榮:難忘大嶺河

古交山,重巒疊嶂,溝壑縱橫:山,多為石頭山,植被稀疏,甚是荒涼;河,全是季節河,平日乾枯,雨季咆哮。然而,就是這窮山惡水卻讓我久久難以忘懷。因為,它記載了我的青春、苦難、友誼和奮鬥的足跡。

1971年,春節剛過,修建京原鐵路回太原休整後的山西鐵路建設兵團一團和二團便冒著凜冽的寒風開赴古交山。古交山上依然白雪皚皚,汽車艱難地在蜿蜒的山路上爬行,戰士們穿著白菜綠軍裝,戴著黑色兔皮軍帽,坐在敞篷大卡車上,龜縮著抱團取暖。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一團五連來到了西曲村。不過,這裡僅僅是我們的臨時駐地。我們兩個團的任務是修建古狐線即從古交鋼鐵廠至礦區狐堰山的窄軌鐵路,所有連隊沿著工地一字排開,我們連的駐地在大嶺河中部的河灘上。

西大嶺、東大嶺、高升村地理位置衛星圖片。

大嶺河呈南北走向,東西兩面全是高山,兩山相距約三四百米。河水沿著東山腳緩緩向北流去,公路順著西山腳逶迤延伸。離大嶺河最近的村子是高升,大約有五華里,其次是東大嶺和西大嶺,要翻越兩座山,走七八里路。選擇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河灘紮營,一方面是由於我們連的工地就在此處,另一方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西山腳下有一股泉水從石縫中涓涓流出。它,是我們全連一百六十多人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大嶺河水渾濁難以飲用,兵團又不會為我們鑿井,依泉水紮營當然是最理想的選擇,何況,河灘上還有幾間破舊的土坯房——據說是西大嶺人做豆腐用過的。說是房子,其實只剩下幾堵牆。我們在此基礎上加頂、裝門、上窗,使其又還原為房子,同時,戰士們自己在河灘里蓋了三個大工棚,一個食堂。這樣,全連的住宿問題就算解決了。

大嶺河的房子剛剛蓋好,團部便迫不及待地派汽車把我們拉了過去。連長謝光耀手裡拿著小筆記本,邊吸煙邊給大夥分配住房:土坯房是「高級房間」,供連部人員和工匠使用,其餘一百多人分住在三個大工棚里,恰好一個排一間。每間工棚寬約六米,長二十餘米,高近三米。工棚的地基用河卵石壘砌,牆用木棍和荊條編製而成,再抹上泥巴擋風遮雨,頂的結構如牆,只是多鋪了一層油氈,其簡陋程度可想而知。三個大工棚,一個呈東西走向,位於最南邊,由三排女戰士居住,另外兩間並列呈南北走向,一排住西邊,二排住東邊。每間工棚的兩邊各有一個門,進門後兩邊各有一排土炕。說是炕,其實並不能生火,也是用河卵石和荊條組合而成,炕的下面可放雜物。一間工棚要住四五十人,炕上近兩米長,七十多公分寬的面積,連同炕下部分,就是每個人擁有的全部住房面積。

一團五連部分女戰士在大嶺河駐地。

我們連的工地就在駐地西側南北一線約兩公里多的公路旁,包括一座十幾米長的三孔橋、十幾個涵洞、幾百米擋牆和幾百方路基墊土。團部要求9月底前完成任務,時間緊,任務重,搬家後的第二天,大家便出現在了工地上。如果說京原線的主要工程是土方,那麼古狐線的主要工程則是石方。古交山最不缺的就是石頭,為了開山炸石,各連都成立了爆破班。開工後,爆破班上午在西面山上打眼,中午放炮。其他戰士將石頭運到河邊,修建擋牆、涵洞和橋樑。擋牆的平均高度約兩米多,呈梯形,下寬1.2米,上寬0.6米,橋樑和涵洞則按照團部技術員的要求修建。砌檔牆、修涵洞、架橋樑,質量要求高,施工條件差,工程難度大。戰士們早出晚歸,兩頭不見太陽,中午送飯到工地,日以繼夜地奮戰在大嶺河。不過,古交山盛產土豆,連隊的伙食比在繁峙時強,餓肚子的情況不多了。然而,在古狐線上,戰士們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許多人被石頭砸傷,也有人被石塊砸死、被巨石壓死、被車輛撞死……

工作雖然艱苦,住房也十分簡陋,但是,大嶺河的自然環境卻十分優美,綠水青山,泉水叮咚。戰士們充分利用環境優勢,營造美好家園:我們三班在泉水邊修建了兩個大水池,靠近泉水的一個供食堂使用,另外一個用以洗漱、洗衣;一班長路秋菊帶領戰士在女排和男排的工棚間,修了兩個水泥乒乓球台;六班長張保平帶領大夥,在水池北邊的一塊平地上修建了籃球場;爆破班的戰士們在班長張晉芳的帶領下,在東山腳下的河灘中央炸出一個巨大的坑,又將坑裡炸出的河卵石和泥土運到坑的北面,修建了一條大壩,然後將河水引入坑內,一個寬五六十米,長一百多米的天然游泳池居然就這樣修成了。每逢節假日,戰士們有的打球,有的游泳,有的在河灘的樹林里散步,女戰士們則常常在泉水旁邊洗衣服,她們邊洗衣,邊唱歌,歌聲悠揚,響徹大嶺河畔。

7月中旬,雨季來臨,連續幾場大雨過後,大嶺河水暴漲。河面先是加寬,次而改道。混濁的河水瞬間便衝垮了游泳池的大壩,它們在淹沒了整個泳池後,逐漸逼近了工棚。與此同時,籃球場也被山洪沖刷得坑坑窪窪,溝壑縱橫。只有乒乓球台和蓄水池,依然如故。

GIF

一天上午,烏雲翻滾,雷電交加,繼而大雨傾盆,足足下了一個多小時。雨後天晴,驕陽似火。突然,女排傳來呼喊聲:「工棚進水了。」戰士們紛紛向三排工棚跑去,大家手忙腳亂地搬石頭、找木板、堵門子;工棚里已是水漫金山,水面上漂浮著臭鞋、破襪子,幾個膽小的女戰士站在床上,尖聲喊叫。一陣緊張過後,總算沒有造成什麼損失。但是,河水仍在上漲,大嶺河上游不時傳來隆隆的雷聲。顯然,僅僅堵上門,並不能防止水患。為了有效防洪,謝連長決定築一道防洪堤,強迫河水復道,確保工棚及其他房屋的安全。

洪水就是命令,青年人的豪情和求生的本能凝聚成巨大的力量。大家川流不息地搬石頭、抬土,奮戰了三個多小時,一道一米多高、三十多米長的防洪堤便屹立在三排工棚的南面。堤壩擋住了肆虐的河水,大嶺河水馴服地沿著河道狂奔而去。正當大家懷著喜悅的心情審視大堤的威力時,山洪突然爆發,河水急劇上升,二十公分……三十公分……五十公分……防洪堤危在旦夕,大家的心情頓時緊張起來。「快,下水保護大堤!」謝光耀連長一聲令下,幾十名戰士爭先恐後地跳進齊腰深的波濤中。大家手挽手,肩並肩,面對洪水勇敢地站在大堤壩前方,用血肉之軀保護著土石大堤。洪水仍在上漲,水面不斷加寬,又有十幾名戰士跳入水中。洪水洶湧澎湃,一浪高過一浪,淹沒了戰士們的腰,衝擊著胸和臉,碗大的卵石不斷從我們腿邊滑過,發出沉悶的撞擊聲。大家高喊者「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口號,面對洪水,巋然不動。這時,有人提議,我們應該背對洪水,以避免身體正面被洪水衝擊。於是,大家小心翼翼地鬆開手,轉過身。突然,一個巨浪撲來,把一班兩位正在轉身的戰士捲走。兩人在河水中掙扎著、翻滾著,岸上的人們呼喊著,向下游追去。幸虧這裡不是主河道,兩人在衝出三十多米後被樹枝擋住,倖免遇難。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搏鬥,洪水漸漸退去,大堤終於保住了。當天夜裡十點左右,狂風暴雨突然襲擊大嶺河。先是山風呼嘯,飛沙走石,工棚半掩著的門「啪」的一聲被風刮開,緊接著雷鳴電閃,大雨傾盆而下。雨借著風勢拍打著工棚,窗戶上蒙著的塑料布呼啦呼啦地響個不停,陣陣雨星不斷往千瘡百孔的工棚里灌。工棚外面漆黑一團,什麼也看不見,黑暗中一切都在響。風聲和雨聲絞在一起,發出陣陣令人心驚膽戰的怪異聲:嘩——雨水拍打在工棚頂上,呼——風沿著工棚的山牆狂奔,轟隆隆——閃電過後,一連串的悶雷似萬千鐵甲在天邊滾動。透過劈刺黑暗的閃電,可以看見在風雨中搖擺掙扎的大樹和被暴雨拚命沖刷的山巒。戰士們坐在炕上不敢出聲,不知道這狂風暴雨將帶來怎樣的後果。

一團五連戰士在古交,前排左起第一位是李益榮。

此時,連部正在召開班、排長以上幹部緊急會議,研究對策。鑒於白天洪水的漲勢,以及夜晚暴雨傾盆的情形,洪水很可能會淹沒全部工棚。為了避免更大損失,謝光耀連長命令班排長回去告訴戰士們:把行李捆起來,吊在工棚頂部,聽到緊急集合號後,立即往公路上跑——那裡是駐地附近唯一的制高點。大家領命後準備分頭行動。我突然想到,工棚與公路之間相距約五十多米,而且是一片低洼地段。如果洪水淹沒了工棚,勢必也要波及此處,那時再撤離工棚,只怕為時已晚。因此,我們應該在大嶺河上游設立遊動哨,發現洪水異常時,用手電筒發回信號,這樣就為撤離贏得了時間。我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來,大家都認為有道理。於是,謝連長命令我和陰文生、郝利民帶上連里最好的手電筒去上游設防。

一團五連回太原休整時,謝光耀連長與部分戰士在五一廣場。後排左起第三位是謝光耀連長。

雨還在下,雷聲卻越來越遠,漸漸向大嶺河上游移去,這更加劇了全連人的焦慮。我們三人來到離駐地二百米左右的上游,先對周圍地形作了分析,選好觀察河水變化的位置,並且,選好了自己的撤退路線。我和陰文生在河邊監視水位,郝利民在公路上負責發信號,相距三十多米,靠呼喊聯繫,這樣,在郝利民發回信號的同時,我和陰文生也就撤離了危險地段。兩個小時過去了,河水雖有上漲,卻始終在我們認定的安全線內。又過了一個多小時,雨漸漸停了,大嶺河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只有河水嘩嘩流淌。

忽然,我發現河水在急劇上升,陰文生也覺察到了,不到十分鐘河水就突破了我們設定的「警戒線」,向我倆腳下湧來。我倆趕緊向公路上跑去,邊跑邊對郝利民喊道:「山洪暴發了,快發信號!」郝利民立即向營地發出撤離信號。當陰文生和我跑到郝利民身旁時,身後已是汪洋一片,我倆看著波濤翻滾的洪流,被驚出一身冷汗。

我們三人回到駐地附近時,全連已安全撤到公路上。此時,工棚全部被淹,工棚與公路間的通道上也是洪水滔滔。大家心懷感激地迎接我們歸隊。謝連長握著我們的手,久久沒說一句話。

那晚,我們在公路上、在風雨中度過了難忘的一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建故事 的精彩文章:

TAG:鐵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