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正月剃了個頭,然後舅舅掛了

正月剃了個頭,然後舅舅掛了

原標題:正月剃了個頭,然後舅舅掛了



正月里,熱鬧多,剃剃頭,嘮嘮嗑,吃瓜群眾樂呵呵。


01


190年前的這個時候,戊申年正月。

當朝的雍正皇帝,理了個發。


雍正帝是個癩疥頭,不知多少理髮匠因為誤觸龍瘡而掉了腦袋,一時北京城請不來理髮師,辦卡都沒人敢接活兒。


這天,有個道士毛遂自薦,主動入宮為雍正理髮。此人毫末手段頂上功夫,專治各種疑難雜症,一通洗剪吹,剃得雍正帝龍顏大悅,新春愉快。



雍正帝的舅舅隆科多聽聞此事,一聲長嘆,愁腸百結。


隆科多是個頗為傳奇的人物,傳說他從「正大光明」匾後面取下康熙遺詔,將「傳位十四子」篡改成「傳位於四子」,從而使雍正帝登基。扶立之功,舅甥之親,隆科多受寵自不待言,一時間是大清朝頭號紅人。只不過盛極而衰,如今,隆科多因挾權弄勢而受到猜忌,已被免官論罪,禁錮起來。


「正月剃頭死舅舅」,這俗語本是漢民抵制剃髮以「思舊」的諧音訛傳,不會有損舅舅分毫。不過,官越大忌諱越多,哪怕是無稽之談,聽起來總是個霉頭。更何況隆科多此刻正身處獄中惶惶不可終日,大過年的又得知外甥剃了頭,心情自然可想而知了。


更令他虎軀一震的,是朝廷對自己下得結論:


「招權納賄,擅作威福,欺罔悖負,自干誅滅……」


「大不敬、欺罔、紊亂朝政、黨奸、不法、貪婪……凡四十一款大罪,皆罪不容誅……」

曾經權傾天下的一品大員,曾經洋洋盈耳的吏民頌德,如今落得個這樣十惡不赦的罪名罵名,字字誅心,句句塗垢……


隆科多慘然一笑,主子啊,且不說正月剃頭是何用意,單是你把老舅舅損成這樣,卻是要搞哪樣?

「人間變化千千萬,升降起落,猶如急流泛。天翻地覆大轉變,英雄轉瞬成壞蛋。」

沒多久,隆科多死在監禁場所。


02


無獨有偶,歷史上還有一個皇帝,也在正月里搞死了自己的舅舅。


他是著名的一代賢君,漢文帝劉恆。


漢文帝的舅舅叫薄昭。薄昭跟隆科多一樣,同樣也在外甥即位時幫了大忙,同樣也是備受恩寵、權傾天下。再往後,同樣的盛極乃窮,位高遭疑。


嗯,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


只不過,漢文帝沒有剃頭給舅看,而是用了個奇妙的法子。

當時薄昭雖然犯了點事兒,但沒有免官治罪,仍然正常上下班,文帝對其還頗為尊敬,尊敬得讓薄昭感覺沒事兒了,放下心來踏踏實實過大年。


哪知,年沒出正月,滿朝公卿文武百官齊聚薄家,個個身著素服,對著個靈牌哀痛致吊,一派悲傷肅穆的氣氛在薄家瀰漫。



薄昭耳聞哀樂低回,目睹燭紙灰灑,面對一張張沉痛哀悼的臉龐,不禁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家裡沒死人啊!你們吊誰的喪?!


再一看,明白了。那塊靈牌上,漢文帝的親筆手書:薄昭之靈位。


都到這份兒上了,還有啥好說的?於是薄昭自盡,正好把靈位給用上。


其實,漢文帝殺薄昭也好,雍正帝殺隆科多也好,本質都是權力鬥爭下的皇帝逼殺重臣。只不過,殺豬殺屁股,各有各殺法。雍正帝殺舅,嚴苛定罪,打倒搞臭,讓他身敗名裂,人人皆曰可殺;而漢文帝殺舅,則相對厚道地留足了面子,君子絕交不出惡聲,反正是個死,就讓他體面地死。


很顯然,漢文帝更高明一點。


因為,有位大神給他提了個醒。


03

雲開衡岳積陰止,賈生才調世無倫。這位大神,就是鼎鼎有名的賈誼。



賈誼曾給漢文帝寫了篇文章,名叫《治安策》。這篇文章,曾被某位大人物給予極高評價,裡面鮮明地提出了一個觀點:


別公開大臣的醜事兒。


原文引用了孔子的幾句話,這麼講的:

大臣有坐不廉而廢者,不謂不廉,曰「簠簋不飾」;坐污穢淫亂男女亡別者,不曰污穢,曰「帷薄不修」……

翻譯成現在的話,就是:大臣貪腐,定罪時別說他不廉潔,要說他沒刷碗;大臣淫亂,定罪時別說他通姦,要說他疊被子


為什麼做了醜事還要幫他圓場呢?賈誼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

「鼠近於器,尚憚不投,恐傷其器,況於貴臣之近主乎!」(成語「投鼠忌器」的詞源)

意思就是說,大臣跟主子的距離很近,其實是一夥兒的,主子如果折辱大臣,那麼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打了自己的臉。

賈誼外儒內法,通透的很。


第一,你把大臣的醜事兒說的這麼不堪,是想證明收拾他的正義性?呵呵,說白了,都是一個池子里的,誰比誰乾淨多少?你非得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這是什麼心態?自欺欺人?做賊心虛?既當又立?說到底兒,吃相太難看啊!


第二,你把這些醜事兒說給老百姓聽,以為能讓人覺得你鐵面無私壯士斷腕,再紛紛給你喝彩叫好?省省吧,老百姓只會覺得一丘之貉在窩裡斗,樂得看熱鬧不嫌事大!你越自曝家醜,老百姓越大開眼界;你越痛陳罪過,老百姓越浮想聯翩;你越揭短攻訐,老百姓越添油加醋!到頭來,搞得老百姓拿當官的做笑柄,不敬你不怕你,你還怎麼「牧民」?


第三,你折辱大臣,以為能發揮震懾警示作用,從而殺雞儆猴整頓吏治?呵呵,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一品大員被毫無尊嚴地收拾,丟得是整個官僚階層的臉!大臣們該想了,主子都不給我們臉了,我們還要啥臉?既然我們不要臉了,你再跟我們講什麼忠君愛國?再跟我們講什麼禮義廉恥?


因此,賈誼指出,大臣犯了錯,你可以把他處死,但不要讓他丟臉出醜。相反,他出了丑,你還應該幫他圓場,可別把那些貪腐、淫亂等情節公之於眾,就說他沒刷碗沒疊被子得了。


這就是「士可殺不可辱」的道理。U』d better kill an official, rather than fuck him,cos fuck him means fuck yourself.


04


千年以來,賈大神指出的這層道理深為統治者認可。比如說漢文帝給薄昭弔喪,漢和帝改封竇憲為冠軍侯,曹操送給荀彧空盒子……其實都是為了除掉大臣,但寧可多加幾場戲,也不讓大臣丟臉蒙羞喪失尊嚴,以維護官威,避免影響官僚階層的整體形象


只不過,世風不古。明清兩代,統治者就動輒在人格尊嚴上凌辱大臣,並且凌辱得相當不堪。


朱元璋從小飽受官吏欺壓,掌權之後對大臣毫無尊重可言。貪官被他剝皮囊草自不待說,就是普通官員,稍有不慎,也會被在大庭廣眾之下扒掉褲子挨「廷杖」,打得屁滾尿流尊嚴盡失。


至於用罵的方式凌辱,那更是家常便飯。明朝對待那些罪大惡極的臣子,不僅要殺要剮,還要專門派人去痛罵一番,以野蠻誇張的言辭定論其一生醜事,直罵得他十惡不赦人人戳脊梁骨。


歷史上有名的,宣德年間朱高煦王爺被問罪,就是于謙老爺子代表朝廷痛罵他一頓;而崇禎年間袁崇煥臨刑時,更被罵得群情洶湧,人人生啖其肉。


高官重臣的尊嚴?去他奶奶個纂吧。


清朝時,毀罵折辱大臣更是到了一定高度。雍正帝罵年羹堯「鬼神奪去了你的魂魄,禽獸不如,如同狗彘之類……」嘉慶帝則是作了首詩把整個官僚階層都罵了:

滿朝文武著錦袍,閭閻與朕無分毫。


一杯美酒千人血,數碗肥羹萬姓膏。


燭淚落時人淚落,歌聲高處怨聲高。


牛羊付與豺狼牧,負盡皇恩為爾曹!

不止皇帝罵,太監也罵,清朝後期,一定級別的官員犯了錯誤,朝廷派太監傳旨宣讀處罰決定的同時,還會當眾責罵一番。

每當這個時候,太監就大展喉舌,罵出最刻薄、最難聽的言辭,直罵得大臣顏面掃地爹娘蒙羞整個戶口本抬不起頭來,比當今的「京罵」震撼百倍,絕對極為圍觀群眾所喜聞樂見。



只不過,從效果來看,這些罵都有點「叫好不叫座」。你罵得越凶,大臣越覺被輕蔑侮慢,因此不復自重、苟且偷安,或者表面山呼萬歲忠字當頭,背地早就購買了船票。


明末李自成攻到北京,清末共進會武昌舉義,食君之祿的滿朝文武袖手卸甲,樹倒猢猻散,甚至牆倒眾人推,好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得實惠的,卻是吃瓜群眾老百姓了。畢竟這些辱罵之詞文采飛揚金句迭出,聽上去頗有藝術享受;就中獵奇獵艷怪力亂神之事令人會心一笑,很好的滿足了窺私慾;更兼各種微言大義言三分意七分,給出了充分的遐想咂摸空間,含英咀華,回味無窮


嗯,的確精彩,感覺比春晚的語言類節目有趣多了。


來源:老斯基野駛(ID:lsjyeshi) 作者:諾維斯基

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斯基財經 的精彩文章:

別了茅侃侃!故事雖已結尾,你亦不曾後悔
當馬斯克把車飆到一萬碼

TAG:老斯基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