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沒那麼簡單,連皇帝都能左右的勢力(西漢)

沒那麼簡單,連皇帝都能左右的勢力(西漢)

看著歷史劇,好多人都以為古代王朝都是皇帝一個人說的算,追究起來也不應該說錯也不應該說對。為什麼說不應該對呢,是因為每個國祚上百年的王朝都有皇帝不敢觸碰的勢力,事情有時候真沒有那麼簡單。

今天講的是漢朝篇

西漢

(一):外戚

外戚者,皇親國戚也,說直白點就是皇帝的親戚。有人覺得皇帝親戚就算不怎麼好,也不應該多壞吧,其實大家還是低估了破壞力,包括雄才大略的劉邦也想不到自己的帝國會亡在外戚之手。

1:呂氏:

活躍在劉邦、劉盈、呂雉當政時期,是呂雉的娘家人,其中有呂后的妹妹呂嬃(嫁給樊噲)、哥哥呂澤(早死)、侄子呂產(獲封梁王,當了一陣相國)、呂台(獲封呂王)、侄孫呂通(獲封燕王)……呂雉迫害劉邦子孫,插手各項事務,只要呂后在一天沒有人敢反對,做女人真是做到極致。最後呂后駕崩,呂氏被剷除,真是『其興也勃焉,敗也忽焉』

(ps:呂后一共一子一女,)

(高祖猶微,呂氏作妃。及正軒掖,潛用福威。志懷安忍,性挾猜疑。置鴆齊悼,殘彘戚姬。孝惠崩殞,其哭不悲。諸呂用事,天下示私。大臣菹醢,支孽芟夷。禍盈斯驗,蒼狗為菑)

2:竇氏:

漢景帝母竇氏竇漪房娘家,竇氏不像呂氏那麼跋扈,不過也是心思縝密、聰明過人,在景帝和武帝前期一直左右朝政,親戚門生也遍布朝廷。黨羽有:長公主劉嫖(女兒是陳皇后,是劉徹岳母)、梁王劉武(景帝同胞兄弟,封地地盤大,勢力強)、侄子魏其侯竇嬰(竇家能拿出手的人物,跟將軍勛貴都交往密切,最後跟田蚡爭取權,下獄被殺):

3:王氏:

漢景帝王皇后王娡(漢武帝他媽)娘家。王皇后出身平凡,在入宮的時候還嫁過一次人,最後有幸生劉徹才入主後宮,勢力有弟弟丞相田蚡(王氏同母異父弟,當丞相時濫權奪位,打擊異己,最後被魏其侯竇嬰鬼魂索命,病亡)、女兒金俗(王娡第一個女兒,好奢侈)。

4:衛氏:

漢武帝皇后衛子夫娘家,衛子夫性情淡泊不攬權,在朝堂上黨羽不多,主要是在軍中盤根錯節,哥哥長平侯衛青(官至大將軍,多次征討匈奴屢戰屢勝)、衛廣、外侄冠軍侯霍去病(驃騎將軍,有同父異母弟霍光)、姐夫公孫賀(官至丞相,因巫蠱之禍被殺)……巫蠱之禍之後衛氏被連根拔起,不再有當初聲望。:

5:李氏:

漢武帝李夫人娘家,李家起於微末沒有什麼權力,只有貳師將軍李廣利還有點權力,勢力:李延年(漢代樂府掌門人)、貳師將軍李廣利,昌邑王劉髆(漢武帝之子)……劉屈氂和李廣利密謀擁立昌邑王為太子,事發後,劉屈氂被處死,李廣利投降匈奴,李家被不復存在。

6:霍氏:

霍家跟衛家有千絲萬縷聯繫,在軍中和朝堂上勢力很大,可以說漢宣帝劉詢都如同傀儡一樣被霍光(霍光真的廢掉一個皇帝,海昏侯劉賀)擺弄。霍光之女霍成君是劉詢皇后,所以說霍家也是外戚。霍成君父親是博陸侯霍光(官至大將軍,族滅顧命大臣桑弘羊、上官桀),權傾朝野一時無兩(還涉嫌謀殺皇后許平君)。霍光死後,霍家有被殺的有自殺的,全家滿門抄斬。

7:王氏:

漢宣帝劉詢皇后,劉詢已經防範外戚干政了,王皇后一家並沒有多顯赫,當然也沒有什麼災禍。:

8:

王氏:漢成帝劉驁生母王政君娘家人,西漢王朝的掘墓者。漢宣帝劉詢本是戾太子劉據孫子,劉據因巫蠱之禍起兵造反,之後自殺,凡是跟劉據有關係的人都受到牽連。最後劉詢繼位之後,就找還活著的親戚,找到了王政君的祖父王武,王武被封侯。之前西漢歷代外戚都因皇后短命和掌門人暴卒沒有長時間輝煌,王氏不一樣,王政君活的太長了(位居後位就長達61)。在王政君的庇護下,以至於王氏瘋狂繁殖,寄生在西漢王朝的各個方面,黨羽有:父親陽平侯王禁、哥哥王鳳、王音、王商、王根(王氏四兄弟都身居高位,把持朝政,五侯當朝)、侄子王舜(王音子)、王莽(王曼子)……權力私相授受的結果讓人害怕,最後滿朝都是王莽的黨羽,王莽篡位也是理所當然的。

(二)勛貴

勛貴就是功臣權貴,這裡所指的是有功封侯的功臣。

在西漢王朝,勛貴可以分成兩個階段1:酎金奪爵之前;2酎金奪爵之後;

1:酎金奪爵之前。

劉邦開國大漢,跟他一起東征西討的人員自當都獲得封賞,那時候勛貴集團在朝廷的勢力是數一數二的,也是唯一能跟呂后抗衡的勢力。也正是有如此大的勢力,勛貴(周勃為首的勛貴)才能再呂后死後將諸呂驅逐,迎了漢文帝劉恆繼位。

勛貴不僅在軍中威望很高,在朝堂上也把持朝政,

絳侯周勃(周亞夫之父)、

潁陰侯灌嬰(官至丞相)、

北平侯張蒼(官至丞相)、

故安侯申屠嘉(官至丞相)、

開封侯陶青(功臣陶舍之子,官至丞相)、

絳侯(條侯)周亞夫(絳侯周勃之子,官至丞相)、

桃侯劉舍(功臣項燕之孫,官至丞相)、

魏其侯竇嬰(外戚,官至丞相)、

柏至侯許昌(功臣柏至侯許溫之孫,官至丞相)、

廣平侯薛澤(功臣廣平侯薛歐之孫)

武強侯庄青翟(功臣武強侯庄不識之孫,官至丞相。因被被張湯逼迫,與手下三長史(其中一位就是朱買臣)誣陷張湯,張湯自殺後,庄青翟被清算,牽連致死)

…………

漢武帝覺得這些勛貴不好用,開始打擊勛貴勢力,酎金奪爵就是一個很好的措施。酎金,是諸侯祭祀宗廟時隨同酎酒敬獻的黃金。漢武帝就以黃金成色和分量不足為理由,奪勛貴爵位,達到一百多人,占勛貴一半還要多。(其實真正理由是勛貴不參軍,不賣命,惹惱了漢武帝)

(ps:官至丞相不是他們只做丞相,什麼御史大夫、主爵都尉啊都做過)

2:酎金奪爵之後

奪爵之後,原先功臣後裔被波及了一半,勛貴集團中因外戚封爵的人站了一大半,勛貴勢力不得參與外戚的政治鬥爭中,加劇鬥爭的殘酷性。因功封爵(比如陳湯)為了少人掣肘,也開始跟當權的外戚勾結,使外戚既把持朝政又執掌軍權,成為一個個毒瘤一般的存在。

(三)宗室

宗室,說白了就是劉氏子孫,這些人因為封地存在把持當地軍政、財富,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有些宗室的勢力連皇室都嫉妒(比如劉肥)。當然這些宗室也都不是坐吃等死的存在,許多人人圖謀不軌意圖強調自己的存在感。

諸呂伏誅:好多人有繼承權的宗室都耐不住寂寞往長安跑;

七國之亂:御史大夫晁錯企圖削弱諸侯勢力,吳王、楚王、趙王……以『清君側』(第一次出現)名義叛亂;

淮南王劉安(豆腐的發明者)謀反……

隨著漢武帝的推恩令頒布,宗室也不成氣候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謀取在朝廷上的發展。

(ps:推恩令整體意思就是,你一個諸侯,有多少兒子就要把封地平分多少塊,讓他們繼承。)

(四)朝臣

西漢並沒有完整世家、黨派的存在,只有雛形而已,這些朝臣為了謀取事業上的發展,有效忠皇帝有投靠當權者的。

晁錯、韓安國、張湯(張安世之父)、衛綰、主父偃、賈誼、公孫弘、杜周(原籍南陽,子孫遷到京兆,京兆杜氏的奠基人)、李蔡(隴西李氏)、楊敞(弘農楊氏)、韋玄成(原籍魯郡,後遷到京兆杜陵,京兆韋氏奠基人。俗語「城南韋杜,去天尺五」)、匡衡、黃霸……

(ps:清河崔氏、太原王氏成型於東漢、范陽盧氏起於盧植,沒有韋杜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漢 的精彩文章:

西漢有不少的皇帝都有這個愛好,估計你想都想不到,居然是這個!
西漢末年,杜鄴為何要譏諷丁、傅二氏?

TAG:西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