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與孫權見面的地點是在豫章郡的柴桑城中

諸葛亮與孫權見面的地點是在豫章郡的柴桑城中

諸葛亮與孫權見面的地點是在豫章郡的柴桑城中。面對比自己還要小一歲的吳主孫權,諸葛亮決心採用激將法來刺激他。諸葛亮說道:

如今天下大亂、諸侯紛爭,將軍起兵東南,劉備將軍則在漢水以南招募軍隊,與曹操一起共同爭奪天下。目前曹操已經攻佔荊州大部地區,威鎮寰宇,在曹操強大的軍力面前,英雄也毫無用武之地,因此劉將軍才不得不退兵夏口以避其鋒芒。依照目前的形勢,我覺得將軍應該評估一下自己的力量從而採取相應的對策。如果將軍希望以江東之眾與曹操相抗衡,不如及早與之斷絕關係;如果將軍自認為力所不及,還不如趁早放下武器投降曹操。而今將軍表面上與曹操關係良好,但內心深處卻猶豫不決。在這個緊要關頭如果還是這樣的話,那不就會大禍臨頭了?

諸葛亮的話語果然讓年輕氣盛的孫權有些生氣,他不禁反唇相譏:

如果真像先生所說的那樣誰都不是曹操的對手,那劉將軍為什麼不投降曹操而非要不自量力與之對抗呢?

諸葛亮器宇軒昂地回答:

古人田橫,不過是齊國的一名壯士,他尚且能夠守義不辱,寧死不願投降,何況劉將軍乃是堂堂皇室後裔,英才蓋世,天下英雄無不仰慕,就算敗在曹操的手下,那也只是天意,怎麼可能去投降漢賊曹操?!

諸葛亮的激將法果然收到了巨大的成效,此時的孫權情緒已經變得非常激動,他興沖沖地回答:

我早就已經打定主意了,說什麼也不會將江東地區拱手讓給曹操這個奸賊!一定與曹操決一死戰!天下之大也只有我孫權和劉備將軍可以抵擋曹操了。不過,劉將軍剛剛在荊州遭遇慘敗,他還有力量來與曹操對抗嗎?

眼看孫權已經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諸葛亮立即對形勢進行了冷靜而客觀的分析,諸葛亮認為:

劉將軍的軍隊雖然在長坂地區遭遇失敗,但是陸續回來的士兵以及關羽的水軍加起來尚且有精兵萬餘人;荊州江夏太守、劉表的長子劉琦手中還有萬餘名士兵,這些軍隊都將是對付曹操的生力軍。曹操的兵馬從中原遠道而來,早已疲憊不堪,聽說此次為了追趕劉將軍,其虎豹騎居然一天一夜長途奔襲三百多里,正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犯下了兵法中的大忌。況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在江南地區無法發揮其陸戰的實力。儘管荊州的百姓在曹操的淫威之下不得不曲意順從,但內心深處對曹操充滿憤恨。擁有這麼多的有利條件,將軍只需要精心安排精兵強將與劉將軍一起做好作戰的協調,雙方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打敗曹操這個強敵!曹操一旦兵敗只能退回北方,無論是劉將軍還是孫將軍都能夠壯大自己的力量,到時候鼎足三分的格局也就形成了。而這一切的關鍵,就要看將軍是否能下定決心與劉將軍結成聯盟共同對付曹操了。

諸葛亮的這段話語直白坦誠、不卑不亢,終於打消了孫權對於劉備集團實力的擔憂和顧慮,孫劉聯盟也就此正式形成。當然,這裡還是不得不附帶提一句:小說中的「舌戰群儒」在歷史上並不存在。真實的歷史當中,江東的頭號謀士張昭不僅沒有與諸葛亮唇槍舌劍,反倒是在孫權面前誇讚諸葛亮的才能,並建議孫權將諸葛亮留在江東為東吳效命,這也可謂是能人之間的惺惺相惜了。

同年年底,赤壁之戰終於打響。正如諸葛亮所言,交戰之初曹軍就出現了大範圍的水土不服現象,曹軍軍營發生大規模的瘟疫,戰鬥力明顯下降,加上新編水軍及新附荊州水軍難以磨合,士氣明顯不足,因此初戰就被周瑜水軍打敗。曹操不得不把水軍引次江北與陸軍會合,把戰船靠到北岸烏林一側,操練水軍,等待良機。同時為了解決士卒不習坐船的問題,將艦船首尾連接起來,人馬於船上如履平地。這就給了孫劉聯軍可乘之機。周瑜的部將黃蓋立即獻上詐降之計,騙取了曹操的信任。至戰日,黃蓋準備了十艘輕利之艦,滿載薪草膏油,外用赤幔偽裝,上插旌旗龍幡。當時東南風急,十艘船在中江順風而前。離曹軍二里許,黃蓋命令點燃柴草,同時點火,火烈風猛,船往如箭,燒盡北船,延及岸上各營。頃刻之間,煙焰張天,曹軍人馬燒、溺死者無數。在對岸的孫劉聯軍橫渡長江,趁亂大敗曹軍。曹操見敗局已無法挽回,當即自焚剩下的戰船,引軍沿華容小道向江陵方向退卻,周瑜、劉備軍隊水陸並進,一直尾隨追擊。曹軍傷亡過半,曹操回到江陵後,恐赤壁失利而使後方政權不穩,立即自還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繼續留守南郡,而後委任樂進守襄陽、滿寵代理奮威將軍,屯於當陽。孫劉聯軍終於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完勝(至於小說中提到的「草船借箭」、「借東風」也完全是虛構)。

曹操被孫劉聯軍打敗了,主力也退出了荊州大部地區。荊州忽然成為一片權力真空地區。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劉備趁周瑜無暇南顧之機,要求孫權同意其收復南方四郡。此時的孫權雖然對劉備的建議心裡並不情願,但是因為自己在江陵和合肥同時進行著與曹操的第二次較量,無暇他顧,因此也只能同意了劉備的請求。於是劉備率部南下收復四郡的地盤。很快,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就落入了劉備的手中。不久,劉備借口自己的部隊沒有立足之地,要求周瑜分一些地盤。周瑜同意分南郡的南岸地給劉備使用。劉備在油口把軍營改建為公安城,作為自己的辦公地點。同年,劉表的長子、劉備最忠實的盟友劉琦病故,劉備自封為荊州牧,將公安作為自己的州牧辦公地點。劉備集團從此在荊州站穩了腳跟,實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由於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發揮了聯絡孫權、建立孫劉聯盟的重要作用,劉備論功行賞,給了諸葛亮在自己集團的第一個正式的職務:軍師中郎將。這個職務介於將軍與校尉之間,具體的職責是督理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徵調賦稅,負責後勤工作。除了出色的完成本職工作之外,諸葛亮還積極地參與到劉備集團內部穩定的具體事務當中。

零陵、桂陽、長沙三郡中還生活著很多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被統稱為蠻人。由於之前朝廷的殘酷剝削和壓迫,這些蠻人與當地居民及官府之間衝突不斷,嚴重影響了當地老百姓的安全及經濟發展。諸葛亮到任後,改變了之前採用的敵對政策,採取撫綏政策,改善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同時特意在三郡地區划出專門的區域建立了四個營地,積極與這些蠻人保持密切的聯繫。諸葛亮還多次前往蠻人居住地進行聯絡和視察,這些舉措都對穩定局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諸葛亮的協助下,劉備集團所佔據的荊州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穩定,不少荊州的能人異士也加入到劉備集團當中,這其中就包括了謀士龐統、馬良、武將黃忠等人,這些人的加盟也為劉備集團的壯大提供了充足的人員儲備,還成為不久之後爆發的益州爭奪戰的生力軍。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年底,劉備應益州牧劉璋的邀請率兵進入益州,此次入川的大都為劉備集團在荊州時期所吸收的文武能人,如前文所提到的龐統、黃忠等人,而劉備的嫡系如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大都留守荊州,其目的非常明確:劉備對於荊州大本營的安危是非常看重的,將自己的心腹都留在了荊州,諸葛亮則作為留守荊州大本營的最主要的謀士。

劉備入川,原本的目的並不是如劉璋想像的那樣去對付漢中的張魯,而是與益州本地實力派張松等人密謀奪取益州。因此,劉備入川的一年時間裡,始終是在向劉璋要錢、要糧、要兵,同時在益州地區極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為奪取益州作準備。這也是實現諸葛亮所提出的「跨有荊益」戰略的重要步驟之一。因此,諸葛亮在荊州除了繼續貫徹由他自己提出的聯吳抗曹的既定策略之外,還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益州的局勢。也就在這個時期,諸葛亮的聲名開始在中原及江東地區中流傳開來。之前對諸葛亮就非常欣賞的孫權經常派遣使者前來通好,進一步穩定雙方之間的同盟關係,而遠在中原的曹操也聽說諸葛亮的聲名,派使者送來了雞舌香五斤給諸葛亮。在漢代,尚書郎「含雞舌香伏奏事」是一項風雅的宮廷禮儀規定,是在朝為官、面君議政的象徵。曹操給諸葛亮送雞舌香,暗示讓諸葛亮口含雞舌香為朝廷做事。當然,對於曹操的拉攏,諸葛亮絲毫沒有理會。在諸葛亮的心中,劉備才是真正的「明君」,幫助劉備實現復興漢室、一統天下才是諸葛亮最大的願望。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由於張松給劉備的密信讓其兄張肅截獲並交給劉璋,劉備與劉璋反目成仇,益州爭奪戰也由此開始了。劉備在斬殺劉璋大將楊懷等人之後,立即派遣黃忠、卓膺率兵南下,向劉璋發動進攻。不久之後,劉備所部就佔領了涪縣地區,並與劉璋派來的劉璝、冷苞、張任、鄧賢等人展開激戰。劉璋的軍隊遭受重大損失,只得退守綿竹。隨後奉命增援綿竹的劉璋軍隊將領李嚴又率眾投降劉備,使得劉備實力大增,得以很快向益州腹地展開攻勢,但隨後遭到了劉璋的拚死抵抗。劉璋派出劉璝、冷苞、張任死守成都的最後一道防線——雒城,儘管劉備在圍攻雒城的戰役中俘獲了益州名將張任,但並未能夠順利攻陷雒城,雙方在雒城地區形成對峙局面。為了加快戰爭的進程,劉備急忙寫信給鎮守荊州的諸葛亮,讓他火速率軍進入益州,兩面夾擊劉璋。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諸葛亮率領張飛、趙雲兵分兩路進入益州。

在諸葛亮的指揮下,張飛沿嘉陵江直撲成都,趙雲則溯長江而上,經岷江和沱江往成都方向進發。在兩位將軍的奮力衝殺下,荊州方向的援軍迅速佔領了巴西、江陽、德陽、資中等地,與佔領了雒城的劉備一起,對成都形成了包圍之勢。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劉備集團的另外一名重要謀士龐統卻在雒城一役中中箭身亡,這讓原本就與龐統沾親帶故的諸葛亮悲痛不已。龐統的死並沒有對戰局產生絲毫的影響,劉備奪取益州已經指日可待。

隨著諸葛亮大軍的入川,益州戰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益州大部地區被劉備所佔領,劉璋的老巢成都不久之後也陷入了重重圍困。儘管成都城內還有精兵三萬,糧草充足,可以支撐一年,但是劉璋眼看大勢已去,在劉備圍困成都之後不久就開城投降,從此益州也落入了劉備之手,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戰略即將變成現實!戰後論功行賞,諸葛亮不但與法正、關羽、張飛一起被劉備授予了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的獎賞,同時被授予了軍師將軍、益州郡太守的職位,與法正一起共同執掌劉備集團的內政大權。

不過,軍事的佔領並沒有完全理順益州內部複雜的社會政治格局,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劉備成立了包括法正、諸葛亮、李嚴、伊籍、劉巴在內的五人委員會,專門負責制定和頒布法令、法規。《蜀科》在這種背景下很快就誕生了。《蜀科》的主要特點就在於嚴明賞罰,革除劉焉父子時期法紀鬆弛、不能激勵善者、不能懲治惡者的弊端。針對益州地區常年以來一直存在的尖銳矛盾,諸葛亮的方針是六個字:先理強、後理弱。先理強就是嚴格依法辦事,限制和打擊益州豪強地主的不法行為,緩和內部矛盾。因此,諸葛亮在執行法律的時候非常嚴厲。很快,阻力就出現了。

一部分豪強地主的既得利益受到了損害,他們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一時間反彈之聲很快響起。這些人不但在底下議論紛紛,說諸葛亮這是刑法峻急,沒有度德量力,而且利用各種關係給諸葛亮施加壓力。有些益州的高級官員也開始為他們說話了,帶頭的是身居揚武將軍、蜀郡太守的法正。法正作為這股勢力的代表,公開找到諸葛亮,勸說諸葛亮放棄目前實施的法令。法正說:

從前高祖劉邦入關,廢除了秦朝的嚴酷法律,約法三章,寬禁省刑,關中的百姓們都非常懷念他的恩德。如果我們剛剛憑藉武力佔領益州,還沒有垂恩於地方,就已經是濫用權威,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採取懷柔政策,放寬刑罰和禁令,這樣才能安撫他們。

聽了法正的話,諸葛亮心裡十分清楚,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把問題解釋清楚,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給以後益州地區的綜合治理留下極大的隱患。考慮再三,諸葛亮終於決定,以一封公開信的形式向法正及整個益州解釋依法治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這封公開信是這樣說的: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朝實行的是暴政,結果逼得老百姓民不聊生,不得不起來造反。高祖劉邦針對這一情況,特意採用了寬刑弛禁的做法,這當然是正確的。而現在益州的情況和當年高祖時代完全不同。自從劉焉統治以來,益州地區就一直是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地方豪強也因此放縱,專橫跋扈,為所欲為,君臣之道也因此被徹底破壞了。到後來變成了寵愛他們並許以高位,這些人反而不覺得有什麼可珍惜的;順從他們並施以恩惠,他們又變得輕慢無禮。這就使得益州地區出現了非常混亂、無法收拾的局面,也導致了劉璋在益州統治的結束。我們現在採取的方針,就是要重新樹立法制的威嚴。只有在法令、法規得到貫徹和實施的時候,大家才知道什麼是恩德。只有這樣,上下之間的秩序才會恢復正常。法制的成效,就從這裡最能顯現出來。

諸葛亮與法正之間的這場爭論,很快就引起了劉備的重視。對於諸葛亮的觀點,劉備是非常了解並十分贊同的。有了最高領導的支持,諸葛亮也更加放心大膽地去實施各種法律、法規,益州內部的社會秩序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對於諸葛亮而言,佔領益州僅僅是實現「跨有荊益」戰略的其中一步,佔領由割據勢力張魯佔據的漢中地區並將其作為北伐中原的橋頭堡才能使得這一戰略得到完全的實現,但是就在諸葛亮盡心竭力治理益州的同時,曹操已經搶先在漢中地區動手並收降了漢中,這不但給「跨有荊益」這一戰略目標帶來了負面影響,同時也給剛剛壯大的劉備集團帶來了嚴重的隱患。此時,劉備集團不得不將注意力放在了漢中地區,一場大戰也註定將在漢中地區展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周瑜並非氣血攻心而死,其中竟隱藏著孫權的驚天陰謀!
面對曹操和孫權,關羽如何獨自鎮守荊州五年?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