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從春節檔冠軍電影到口碑票房雙失,捉妖記究竟作了什麼妖?

從春節檔冠軍電影到口碑票房雙失,捉妖記究竟作了什麼妖?

從春節檔冠軍電影到口碑票房雙失,捉妖記究竟作了什麼妖?

文 |江湖老劉

2018年2月16日大年初一,又一個值得被中國電影銘記的日子。這是中國人民合家歡團圓的新春佳節,也是創造影史票房紀錄的一天。

從春節檔冠軍電影到口碑票房雙失,捉妖記究竟作了什麼妖?

根據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理辦公室初步統計,今年大年初一全國電影票房為12.61億元。打破了影史單日最高票房紀錄。而其中有一半的票房,來自於萌寵胡巴強勢回歸的《捉妖記2》。

要知道在2015年的暑期檔,這個可愛的蘿蔔精可是豪取了24億票房,成功登頂華語票房榜冠軍。雖然這個記錄後來被《美人魚》和《戰狼2》接連超越,但這個超級大IP絕對是春節檔最有可能火爆的電影。

然而令大家意外的是,僅佔領了兩天日冠軍、豪取10億票房之後,《捉妖記2》的單日票房便被《唐人街探案2》超越。截止到今天,憑藉超強口碑後來者居上的《紅海行動》也已經實現了對它的強勢逆襲。

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捉妖記2》想問鼎春節檔電影冠軍已不太可能,就連口碑也無可奈何地出現了滑鐵盧,最終的票房也不會像當初期待的那樣帶給我們驚喜。

從備受關注的強勢回歸到票房口碑雙失,自帶話題和流量的《捉妖記2》究竟做了什麼妖?

從春節檔冠軍電影到口碑票房雙失,捉妖記究竟作了什麼妖?

今天,我們將從宣發上的失誤,分四個方面來解讀《捉妖記2》口碑撲街,票房遠不及預期的最終原因。

據官方所言,貓眼是《捉妖記2》的主宣發方。今年春節檔貓眼在《捉妖記2》的宣發過程中,暴露了很典型的掙快錢投機心態。

1、「威脅」影院

在《捉妖記2》上映之前與各大電影院的溝通過程中,貓眼利用自身電商平台份額第一的強勢地位,逼迫影院給其更多的排片,否則以中斷介面相威脅。

從春節檔冠軍電影到口碑票房雙失,捉妖記究竟作了什麼妖?

部分電影院負責人吐槽排片截圖

因此,在這樣的重壓之下,我們可以看到上映之初,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春節檔,《捉妖記2》的排片佔比高達35.6%,比排在第二位的《唐人街探案2》高出10個百分點,甚至將近於《西遊記女兒國》、《紅海行動》、《熊出沒變形記》三部影片的總合。

從春節檔冠軍電影到口碑票房雙失,捉妖記究竟作了什麼妖?

不得不說,在這樣排片的控制下,《捉妖記2》的票房不火都難。

2、數據摻水

每次有新片上映之前,會有一個「想看人數」的統計,而在影片上映之後,則會有對這部片子相應的打分。不少觀眾都會參照這兩個標準,來判斷是否要買票觀看。因此,這些硬性指標會在很大程度上,成為觀眾欣賞佳片、躲開爛片的一個指向性意見。

而貓眼作為《捉妖記2》的主宣發平台,為營造影片更受觀眾期待的假象,前期在「想看」人數上誇大,而影片在上映後口碑不佳,他們便人為地將評分從8分以下調至8分以上,並且屏蔽大量低分影評。這樣做的結果便是,影片似乎「看起來」口碑和票房雙收。

從春節檔冠軍電影到口碑票房雙失,捉妖記究竟作了什麼妖?

觀眾們都有一個從眾心理,當一部影片被談論的人多了,想看的人多了,誇獎的人多了,大家便都會想要買票進電影院一探究竟。於是,便出現了《捉妖記2》盛世空前,甚至一票難求的情況。

然而又有誰知道,這看起來公平自主的觀影選擇,不過是宣發平台在背後動動手指營造的假象。好一個繁華的海市蜃樓啊!

3、票房舞弊

在如今的電影市場,票房舞弊早已不是個例。為了提高影片的票房,平台和發行方想盡了各種辦法。

從春節檔冠軍電影到口碑票房雙失,捉妖記究竟作了什麼妖?

貓眼為了能讓《捉妖記2》的票房再好看一點,也沒有放過這樣一個看起來並不是很高明的機會。不但在一二線城市大量買票房,還安排部分三四線城市電影院排出幽靈場,導致平台線上滿場而電影院線下上座率低的情況,導致多家電影院都出現了十分不滿的情緒。

另外,還有網友爆料:《捉妖記2》疑似偷《唐人街探案2》票房,被抓現行。

從春節檔冠軍電影到口碑票房雙失,捉妖記究竟作了什麼妖?

明明買的是《唐人街探案2》,出票卻是《捉妖記2》。為此,捉妖記官博給出了相當快(guan)速(fang)的回應。

電影捉妖記2官博:已委託華夏電影發行公司監察部門調查、了解,涉事影城在該事件中售票出票存在經營問題,除票面信息和實際放映影片不符合外,同時票面顯示版本錯誤,該影城並無IMAX設備和播放條件,相關部門會對影城問題進行處理。

從春節檔冠軍電影到口碑票房雙失,捉妖記究竟作了什麼妖?

相比較看來,唐人街探案2官博卻顯得有些無可奈何:維護電影市場秩序,創造良好的觀影環境,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目標,一起攜手嚴查,還電影市場以清明,祝大家觀影愉快,新春快樂。

從春節檔冠軍電影到口碑票房雙失,捉妖記究竟作了什麼妖?

影城方的回應更是有些敷衍:售票人員賣錯票了。只想到影院收入沒有影響,沒考慮到對電影票房上的收入問題,已對工作人員提出嚴厲批評,保證今後不會再出現類似情況。

從春節檔冠軍電影到口碑票房雙失,捉妖記究竟作了什麼妖?

諸如此類偷票房行為,一直是整個電影行業的毒瘤。如何去避免和懲罰,還需要各部門之間的強力配合。無論被偷票房的是哪一部電影,對於所有主創人員而言,都是對他們辛勤付出的一種侮辱。

4、自賣自誇

其實,就這幾部春節檔電影來看,《捉妖記2》作為2015年暑期檔冠軍本身就具有強大IP效應,更何況還是華語電影票房榜單上的前三甲。因此,影片在上映前備受市場期待是情理之中,沒有人會對它的奪冠抱有質疑。

但貓眼卻在《捉妖記2》上映首日創下多個紀錄之後,不去宣傳電影本身,而是大肆吹噓宣發和營銷對這部片子的推動作用,導致影片口碑迅速失控,引發了上座率和排片急速下跌。從而導致一部本可以笑過春節的電影,淪為口碑票房雙失的群嘲之作。

這樣的結果,無論是對電影還是觀眾,都實在太令人唏噓了。

眾所周知,一部電影想要取得好的票房,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作為電影的主要宣發,更是承擔了影片在上映後能否一炮而紅的重中之重。

從春節檔冠軍電影到口碑票房雙失,捉妖記究竟作了什麼妖?

還記得當初驚艷了暑假的《閃光少女》嗎?就曾因為在宣發上的失誤不到位,讓不少觀眾錯過了一部本該可以小火一把的青春電影。

這個春節檔,貓眼的錯誤發揮沒能讓《捉妖記2》大火,就連自身都遭受到了波及。不但沒帶來增量市場,還出現了大幅度下滑,讓資本市場受到了相當大的質疑。

這步關鍵之棋,貓眼走錯了。

照目前趨勢來看,《捉妖記2》各參與方堪堪保本,唯一例外的是貓眼,一方面靠宣發費大賺一筆,另一方面通過影片營銷給自己臉上貼金,可謂「名利雙收」,只是這種投機心態註定走不長遠,希望貓眼能夠不忘初心,成為推動中國電影行業發展的積極力量,而不是附著在電影產業上的蛀蟲。

江湖老劉,國內2016年度十大互聯網IT評論員之一、2017年度十大科技原創自媒體人,曾幫助多家公司掛牌上市新三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