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毛主席的外交政策:從「一邊倒」到「三個世界」

毛主席的外交政策:從「一邊倒」到「三個世界」

原標題:毛主席的外交政策:從「一邊倒」到「三個世界」


由於歷史的和現實的原因,世界存在不同的利益集團。1974年2月22日,毛澤東會見尚比亞總統卡翁達時說:我看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中間派,日本、歐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們是第三世界。他還說:第三世界人口眾多。亞洲除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個非洲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


這就是毛澤東的「三個世界」的理論。這個理論為我國廣交窮朋友找到了根據。

說到這個理論,不能不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的外交政策說起。


中國共產黨的外交開始於與美國人打交道。還在抗戰行將結束之際,在中國日益緊迫地面臨兩個中國命運之爭的關鍵時刻,毛澤東一度希望美國能幫助中國避免內戰。他對美國政府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與美國建立持久、積極的友好合作關係。


但是,言而無信的美國深深地刺傷了毛澤東。


美國政府一方面在中國進行調處,另一方面又積極支持蔣介石打內戰。儘管如此,毛澤東清醒地認識到,對於軍事處於劣勢、政治上沒有合法地位的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少一個敵人總比多一個敵人好。何況美國還是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首領,對蔣介石還有巨大的影響力。因此,中共中央提出:「中國人民愛好和平……既不反蘇,也不反美」的立場。事情發展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毛澤東有鋼鐵般的意志,也有扭轉乾坤的能力,但無法改變美國政府對中共的敵視態度。



斯大林 毛澤東


在這種形勢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決定實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公開宣布了「一邊倒」的外交路線。他說:「我們在國際上是屬於以蘇聯為首的反帝國主義戰線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誼的援助只能向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國主義戰線一方面去找。」


這就是新中國成立後的基本外交政策。


根據這個政策,中國政府開展外交。


應該承認,「一邊倒」的外交路線,對新中國在艱難條件下站穩腳跟,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這個政策也是當時條件下的產物。特別是50年代中期,隨著斯大林去世,中蘇關係開始逐步惡化,美蘇、美日關係進一步緩和。這些促使毛澤東重新審視「一邊倒」的外交路線。

1956年11月1日,中國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蘇聯政府1956年10月30日宣言的聲明》,首次明確提出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貫徹到社會主義陣營各國的關係中,這標誌著「一邊倒」的外交路線的終結。



珍寶島衝突


隨著中蘇關係的惡化,毛澤東不得不以極大的精力籌劃反對蘇聯侵略的鬥爭。珍寶島的槍炮聲,宣布了所謂世界分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個陣營」的提法已經完全不適合時代的要求,那個強大的社會主義陣營一夜之間就陷入了四分五裂,毛澤東不得不重新認識世界格局的劃分,不得不對國際外交戰略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


正如毛澤東所預料的一樣,隨著中國人民的勝利,在亞洲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的新高潮。50年代中期以埃及維護蘇伊士運河主權鬥爭的勝利為標誌迎來了非洲的覺醒,亞非拉的民族解放運動以更加迅猛的勢頭髮展。


這一切使毛澤東感到高興。也使他看到中國人民的真正朋友所在。



毛澤東讀書


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站在反帝前線。他把美國對外侵略看成是把「絞索」,這根「絞索」的一端交給了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另一端則套在自己的脖子上。


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站在反蘇鬥爭的前沿。中蘇之間的論戰,火藥味越來越濃,但絲毫看不出毛澤東有任何畏懼。在鬥爭中,毛澤東和中國人民表現出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

毛澤東通過深入觀察發現,資本主義世界也不是鐵板一塊。歐洲各國醫治了戰爭創傷,經濟迅速發展,他們同美國之間的矛盾開始暴露。他們不滿美國的控制。1964年法國總統戴高樂不顧美國的反對,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實踐出理論。


毛澤東分析國際形勢的新變化,提出了「中間地帶」理論。他把亞非拉稱為第一中間地帶;把西歐、日本和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稱為第二中間地帶。


「中間地帶」理論是「三個世界」理論的源頭。



毛澤東在上海會見蒙哥馬利元帥


毛澤東感覺到中國與第一中間地帶和第二中間地帶有許多共同之點。他對英國蒙哥馬利元帥說:我們不感到英法是威脅,我們希望英法強大起來。他對來訪的法國議會代表表示:我們做個好朋友,做過好朋友;你們不是共產黨,我也不是你們的黨……我們有兩個根本的共同點,一是不許有哪個大國在我們頭上拉屎拉尿,誰要控制我們,反對我們,我們是不允許的;二是兩國在經濟上和文化上加強來往。


毛澤東對世界的觀察越來越深入。到1974年,新獨立的國家已近百個,而蘇聯執行霸權主義政策,與美國成為了兩個超級大國。就在這個時候,毛澤東提出了「三個世界」的理論。他認為,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是最大的國際剝削者和壓迫者,是新的世界戰爭的策源地;第二世界情況複雜,有的至今還同第三世界保持著不同形態的殖民主義關係,同時,所有的發達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著兩個超級大國的控制、威脅或欺負;第三世界的國家雖然取得了政治上的獨立,但都還面臨著肅清殖民主義殘餘勢力,發展民族經濟,鞏固民族獨立的歷史重任,這些國家,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這些國家受的壓迫最深,反對壓迫、謀求解放和發展的要求最強烈。


毛澤東明確把中國放在第三世界中。


毛澤東的「三個世界」理論很快走向國際舞台。

1974年4月6日,鄧小平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大會第六次特別會議。他在大會上發言時指出:


從國際關係的變化看,現在的世界實際上存在著互相聯繫又互相矛盾的三個方面,三個世界。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和其他地區發展中國家,是第三世界。處於這兩者之間的發達國家是第二世界……首先,蘇美兩國都是霸權主義超級大國,是新的世界戰爭的策源地,它們兩家都擁有大量核武器,它們進行著激烈的軍備競賽,在國外派駐重兵,到處搞軍事基地,威脅著所有國家的獨立和安全。它們都不斷對其他國家進行控制、顛覆、干涉和侵略。它們都對別國進行經濟剝削,掠奪別國的財富,攫取別國的資源。因而,它們是「第一世界」。



第三世界


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它們的極大多數過去是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和附屬國。它們過去長期遭受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剝削。它們取得了政治上的獨立,但都還面臨著肅清殖民主義殘餘勢力,發展民族經濟,鞏固民族獨立的歷史任務。這些國家受的壓迫最深,反對壓迫、謀求解放和發展的要求最為強烈。它們是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特別是超級大國的主要力量。我們把它們稱為「第三世界」。


處於超級大國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發達國家,中國把它們稱為「第二世界」。它們當中的一些國家,原是老牌殖民帝國,只是現在力量大大衰弱了,但是,它們至今還對第三世界國家保持各種不同形態的殖民主義的關係。它們都在不同程度上受這個或那個超級大國的控制、威脅或欺負……這些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擺脫超級大國的奴役或欺負、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完整的要求。


鄧小平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屬於第三世界。中國現在不是、將來也不做超級大國。」



鄧小平


這個理論向世界公布後,在世界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中國屬於第三世界,在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中,中國是唯一的第三世界國家,是世界所有第三世界國家堅定的朋友和代言人。中國的國際戰略是依靠第三世界,聯合第二世界,以對付第一世界。從1974年開始,中國外交走上緊密聯繫和團結第三世界,爭取第二世界,與第一世界作鬥爭的軌道。

鄧小平曾經對毛澤東三個世界的理論作了很高的評價。1979年3月30日,在黨的理論務虛會議上,鄧小平深情地說:「現在可以看得更清楚,毛澤東同志在他晚年為我們制定的關於三個世界的戰略,關於中國站在第三世界一邊,加強同第三世界的團結,爭取第二世界國家共同反霸,並且同美國、日本建立正常外交關係的決策,是多麼英明,多麼富有遠見。這一國際戰略原則,對於團結世界人民反對霸權主義,改變世界政治力量對比,對於打破蘇聯霸權主義企圖在國際上孤立我們的狂妄計劃,改善我們的國際環境,提高我國的國際威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為什麼沒有出現明朝那樣的宦官當權?
德國軍隊對希特勒的態度到底怎樣,真的無限崇拜嗎

TAG:非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