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除了發幣,區塊鏈一文不值?

除了發幣,區塊鏈一文不值?

2014年寫《"虛擬央行"模式初探:虛擬空間的真實財富》一文的時候,核心考慮的只是說理論上存在著一種發錢的商業模式,萬沒想到3年後很多人真的會以ICO的方式把它在廣大範圍里變成現實。放假期間,正好有空所以就翻了翻區塊鏈相關的文章,順道再做點判斷。

比特幣天生是貨幣

貨幣的成立要麼是因為強權比如美元,要麼是因為特性上所累積的獨特使用價值比如黃金。事實上在二戰以前的漫長時間裡人類彼此間的通用貨幣並非美元這些信用貨幣,而是黃金等貴金屬,所以過去我們學歷史的時候總是記載清政府賠款幾千萬或者幾億兩白銀,而不是大清幣。這些貴金屬滿足貨幣通常所需要的基本特性,比如容易分割、稀缺等。與信用貨幣相比,貴金屬最主要的壞處是它是一種實物礦藏,上面有很多剛性,比如央行可以把發信用貨幣作為調節經濟的手段,但如果是黃金這就會比較困難。也正因此,一旦信用貨幣出現,貴金屬就基本退出貨幣的歷史舞台了,太不利於管理經濟了。

比特幣這類數字貨幣先天具備稀缺性,最終能否成為真正的貨幣只取決於其使用價值,和那國財政部長說了什麼沒什麼關係。問題的本質在於信用貨幣之外我們是否還需要一種獨立於央行的、中立的貨幣?

答案其實是肯定的。

想看清這問題,需要拔高視野。這本身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也和是否要去中心化關聯不大,更多的很可能是與世界的勢力格局有關,也和人心裡的基本期望有關。只要有組織和人還願意推動一種無國界的貨幣流動,那數字貨幣就一定會成立。在過去,一個人如果攜帶金條到另外一個國家,那它是可以不經過任何銀行手續直接變成富人的,現在財富流動的鏈條則要比這長的多,因此一定有人期望達成那種拿著金條隨便到那兒都可用的狀態,從這個角度看數字貨幣一定是成立的。現在認可度比較高的是比特幣,但其它數字貨幣仍有存在空間,最終會依賴於運營方法,看誰累積的使用價值大。

這確實會削弱央行的力量,從這個角度看,倒確實可以講數字貨幣是去中心化的。道家總講萬物負陰而抱陽,這落在貨幣上很可能就是信用貨幣體現陽面,而數字貨幣體現陰面,至少在一段時間是。

區塊鏈在金融上的延伸空間廣泛

數字貨幣也可以看成是一種可信憑證,所以只要數字貨幣成立,那麼凡是和憑證相關的事情應該都可以嘗試,並有足夠大的發展空間。純粹的發數字貨幣很容易讓人想到非法集資,因此國家出台各類政策也是情理之中。但不排除它的變種可以切實解決現實問題,成為一種新的金融手段。我們想像這樣一種方式:

假設幾個人想創建一個公司,這時候通常需要啟動資金,這就需要尋找天使或者VC,但終究有人是拿不到這啟動資金的,這時候一種變通方法過去是採用股權眾籌等手段。但未來很可能可以和發行數字貨幣相結合,比如一定量的數字貨幣可以與10%的股權對等。再進一步新的股權眾籌平台就可以專門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以支持所有在自己平台上的項目。這樣一來,股權就會為數字貨幣背書,反過來數字貨幣也可以促進股權的流動。

顯然中應用不會僅止於股權眾籌,發債等都可以參照類似的方式。這裡的核心問題是誰發以及到底需要多少種數字憑證。

當然這還僅止於一種想像,但在我們這個每個人都瘋狂尋找上升通道的時代里,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會很快變成現實。

(本人預測了但自己不幹的事,變現實的概率還是很高的,不信就看文初提到的2014年的那篇文章)

區塊鏈的其它作用看著很遙遠

純以想像力來看,區塊鏈技術確實不止於發幣,因為區塊鏈核心是一種存儲方式,而存儲方式的落地範圍近乎無限寬廣,就看存儲的到底是什麼。但估計很難基於它構建發放憑證(包括發幣)之外的新商業模式,比如經常被提到的食品跟蹤。這種應用有一點有鎚子就看什麼都是釘子的意味,除非食品跟蹤的核心問題是缺少一種記錄系統,否則這技術本身就無關緊要。這麼說可能不容易理解,但可以拿一般簽合同的過程做個類比。

當前甲方乙方簽訂合同後,通常並不會找公證機構做公證,所以理論上講合同本身雖然一式兩份但確實是可以篡改的,但顯然商業的核心問題並不在於合同被篡改了另一方不認,而在於履行以及不能履行的時候如何界定責任,乃至於後續的強制執行,這時候一種更好的存儲手段是有幫助的,但其實解決的是次要問題。

同樣的食品跟蹤的核心問題在於做不做,怎麼推動各個環節持續的做,做錯了應該負擔什麼樣的責任,這些問題其實和存儲手段關聯不大。

與上面說的相類似,在可見範圍內,其它與現實相關的領域上一種更好的存儲手段解決的往往是非關鍵問題,因此可以想像,但用很可能並不好用。

小結

身邊的人幾乎每個人都在說區塊鏈,在說比特幣,熱度上很有追趕互聯網+的勢頭。原因其實並不複雜,比特幣和互聯網很像,更多的是大眾型的機會,人工智慧雖然影響可能更大,但初始門檻太高了,更像是少數人的遊戲。但恰如上面所說,區塊鏈大致等價於發幣,如果非要拓寬一點,那可以講大致等價於發放某種憑證,可能會更新與此相關的各個環節,比如新的交易所,但其它的應用則很可能並沒有想的那麼大意義。

來源:億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DataVisor宣布完成C輪4000萬美元融資,紅杉中國領投
2018年夜飯怎麼吃,最有「家的味道」?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