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也石油,敗也石油!斯大林的絕地反擊

成也石油,敗也石油!斯大林的絕地反擊

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蘇聯在政治、軍事、文化、意識形態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讓步,這種讓步換來的其實就是蘇聯與西方之間的石油貿易,一般來講,這種戰略物資的貿易其實是可以附加大量政治條件、可以作為一張政治牌來打的,可在當時的蘇聯高層眼中只有短期的經濟利益,沒有長遠的政治卓見,一顆巨大的定時炸彈由此徹底被埋下。

斯大林的絕地反擊

石油既是現代工業的基礎所在,又是國際政治中極為重要的政治和軍事籌碼。在前蘇聯的歷史上,自從石油的重要性被人們認識後,這種黑色液體在其外交戰略中就一直起著非常重要和特殊的作用。

近代以來,歐洲地緣戰略的主線其實就是英國和沙俄間的爭鬥。當時,英國把開始崛起的沙俄當成了主要的遏制對象,俄羅斯幾次向中亞、南亞及中東的戰略擴張,都被英國人擋了下來;為了遏制俄國在遠東的擴張,英國對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在後來的日俄戰爭中,英國完全站在了日本一邊。

但英國對待俄國的態度在「一戰」前卻突然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而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就是石油。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石油在工業領域的價值已經顯現了出來,英國是不產石油的,相對於進口美國和墨西哥的石油,從俄國進口石油的價格更低,且有利於分散潛在風險。

那個時候英國還明顯地感覺到另外一個威脅。當時在中東地區的巴格達和波斯的西北部也已經勘探到了石油。位於歐洲中部的另一個新興大國德國很快把目光投向了那裡。德國提出巴格達鐵路的戰略構想:從柏林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境內的伊斯坦布爾直達巴格達,修建一條鐵路,由此建立只屬於德國人的石油大動脈,這條路徑如果最終實現的話,那麼英國人對海洋的統治就將失去意義。此時,英國既需要石油,也需要有一支力量可以制衡德國,從這兩方面考慮,英國開始減少與沙俄的衝突,最後雙方在一戰爆發前達成了合作關係。

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蘇維埃政府把西方在俄的資產全部收歸國有。1922年,曾經控制巴庫油田的諾貝爾家族聯合美國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英國的皇家荷蘭殼牌公司等西方資本結成聯合陣線,開始向蘇維埃政權施壓,要求對他們被收歸國有的資產進行賠償。

當時蘇聯百廢待興,急需從國外引進各種技術設備,而且這些設備只能從歐洲獲得,所以西方資本集團的壓力絕對不容小覷。最終,還是手中的石油資源幫助蘇聯政府瓦解了這次攻勢。蘇聯方面的首席談判代表、外貿兼交通部長克拉辛提出:可以向外國投資者提供特許經營權的新政策,其中包括租讓巴庫和格羅茲尼各四分之一的油田,這個比例可以保證對方獲益,但絕對拿不到控制權;此外,願意和蘇聯政府合作的西方企業,可以繼續從蘇聯進口到低價的石油。當時蘇聯急需外匯用於國家貿易支付,且當時其國內的工業能力根本消化不了這些石油產能,所以即便是低價出售,也還是能解決大問題。這個政策一經推出,由諾貝爾家族和皇家殼牌等形成的資本家同盟在幾天之內就宣告破裂,原本準備向蘇聯逼債的西方資本家都急於儘快和蘇聯政府展開單獨談判。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石油在蘇聯對外戰略方面的權重進一步增大了。我們首先從一個更大的背景來說明這個問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美國對世界新格局的構想和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其實有很大的出入。美國的想法是把歐洲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勢力徹底清除,同時,希望蘇聯能夠在美國主導的格局當中做一個比較聽話的「老二」,這就是所謂的「蘇美共治」最初的由來。

為了誘使斯大林接受這個構想,在決定戰後世界格局的德黑蘭會議和雅爾塔會議上,美國事實上都站在了蘇聯這一邊。其中包括同意蘇聯把所有東歐國家納入它自己的戰略體系當中,承認外蒙古的獨立。然而斯大林在接受美國所給予的這些好處的同時,卻沒有被這些眼前利益沖昏頭腦——以蘇聯所處的地緣位置和它所具備的資源來說,即便美蘇之間沒有意識形態的差異,長遠來講蘇聯這個老二的位置也是坐不穩的,一旦接受了美國的安排,也就等於把國家前途一半的主導權交到了別人手裡。與其如此,倒不如分庭抗禮,這樣反倒會使蘇聯獲得更多的機會,甚至可以成為繼英國之後又一個全球的主宰者。

所以在「二戰」結束前後,美國已經逐步意識到蘇聯不會屈從於自己的意志,在杜魯門接任美國總統後,美國對蘇政策中遏制的味道開始越來越明顯。而斯大林則針鋒相對地建立了一個在政治、經濟、軍事三方面對西方國家完全封閉的一個新的社會主義世界。

政治上,在蘇聯的主導下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建立起了「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這實際上就是共產國際的翻版。通過這個組織,各個國家的共產黨以及政府與蘇共在政治口徑上實現了高度的一致,這樣一來,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超大號的共和制國家;而與之對應的,美國與西歐所組成的資本主義陣營則更像是由一個個城邦所組成的鬆散的邦聯——雖然美歐手中握著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工業生產能力,可是由於內部實力分散,在面對社會主義陣營的時候,他們反倒居於下風。

在軍事上,1949年美國牽頭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北約;蘇聯則針鋒相對地在1955年建立了華沙條約組織。

在經濟上,「二戰」結束後美國推出了向歐洲援助的馬歇爾計劃,同時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歐洲貸款,以此來左右歐洲的外交政策,甚至是國家經濟規劃的制定。斯大林非常清楚,如果東歐國家加入美國的框架,那社會主義陣營其實就是一個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根本立不住,所以蘇聯極力阻止東歐國家參與馬歇爾計劃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了解決東歐盟國的經濟問題,針對馬歇爾計劃蘇聯推出了自己的莫洛托夫計劃——由蘇聯向遭受戰爭破壞的東歐國家派出技術人員,輸出設備並提供貸款。

而針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蘇聯建立了經濟互助委員會——我們可以把它看成一個取消了國家界線的超大型計劃經濟體系,在這個體系之下,各個國家都得到了自己的分工,比如說波蘭在當時主要負責農業,東德由於製造業的傳統成為整個互助委員會當中重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經濟互助委員會能夠順利成型,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於蘇聯手中的石油資源。自經互會成立之後,蘇聯一直以低於國際價格的標準向東歐提供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這使得後者的經濟運行成本被大大降低。

這裡順便說下同一時期的美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可以輕易控制歐洲,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於石油。一方面,如果當時西歐國家手裡沒有美元就無法參與國際貿易;另一方面,戰爭結束後由於羅馬尼亞被納入到了社會主義陣營,西歐本土幾乎再找不到像樣的石油產區,而此時歐洲國家的海外殖民地已經全部丟失,其中包括盛產石油的中東地區和東南亞地區。這樣一來,歐洲在能源上就處於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中東的石油已經完全被美國資本掌握起來。由此就形成了這樣的一種資金循環:西歐首先要獲得美元貸款,然後用美元在中東購買石油以及石化設備,而作為附加條件,所有貸款只能用來購買美國人指定的工業設備,等於說馬歇爾提供的援助繞了一圈之後,還是回到了美國資本家手裡。這樣就可以看出來,美國在戰後能夠在西方世界居於統治地位,所倚重的一個是核壟斷——美國是第一個搞出原子彈的國家;一個是貨幣壟斷——美元是當時和黃金等同的國際交換貨幣;第三個就是石油壟斷。

蘇聯在「二戰」結束後不久也搞出了核武器,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大量的油田在恢復之後開始向東歐廉價輸送石油,則打破了美國對石油的壟斷,使得東歐國家避免了被美國所主導的美元體系所控制,可以說其意義不亞於打破美國的核壟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世界現役制導武器全解析:半主動雷達制導

TAG:煮酒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