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這身衣服是出家人的「正裝」,代表佛門弟子的身份

這身衣服是出家人的「正裝」,代表佛門弟子的身份

「袈裟」是梵文的音譯,是佛教僧尼的法衣。也可譯為「不正」、「壞」、「濁」、「染」、「赤色」等。

在佛經中,袈裟有許多不同的名稱:《大集經》稱之為「離染服」,《賢愚經》稱之為「出世服」,《如歡三昧經》稱之為「無垢衣」,等等。不同的名稱,具有不同的含義,都是從不同的角度讚頌它。

身著袈裟的唐僧

袈裟究竟有多少別名?根據《六物圖》的說法,共有十二種,都是從義立名:

一、袈裟。比丘的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都避免用青、黃、赤、白、黑五種正色,而用其他雜色。《資持記》說:「今時沙門多尚紫服。按《唐紀》,則天朝薛懷義辭宮廷,則天寵用,令參朝義。以僧衣色異,因令服紫袈裟,帶金象袋。後偽撰《大雲經》,結十僧作疏進上,復賜十僧紫衣、鬼袋。由此弊源一世,於今不返。」《六物圖》對此舉也有非議:「輕紗紫染,髓色俱非。佛判俗服,全乖道相,何善之有?」袈裟的顏色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僧史略》記載,宋代「時有青黃間色,號為『黃褐』、『石蓮褐』也。東京關輔,尚褐色衣。」元代常有賜黃色僧服的。到了明代,喇嘛教中的一派,全部都穿黃色法衣了。但佛教其他宗派還是堅持不用五種正色,所以根據顏色,取名「袈裟」。

二、道服。出家人穿上法衣,以修佛道,所以取名「道服」。

三、出世服。比丘穿上法衣,出離世俗,所以取名「出世服」。

四、法衣。出家修行者,身披袈裟,以證佛法,所以取名「法衣」。

五、離塵服。比丘披上袈裟,遠離六塵,所以取名「離塵服」。

六、消瘦服。出家人穿上袈裟,煩惱消損,所以取名「消瘦服」。

七、蓮花服。法衣不被淤泥污染,如蓮花如污泥而不染,所以取名「蓮花服」。

八、間色服。袈裟使用不正之間的顏色,避免五種正色,所以取名「間色服」。

九、慈悲服。穿袈裟的都是出家人,當以慈悲為懷,所以取名「慈悲服」。

十、福田衣。袈裟的條相,是割截開的一個個小片,形同田疇,其德也如同世上的福田而受供養,所以取名「福田衣」,也有稱作「田相衣」、「割截衣」的。

十一、卧具。袈裟與被褥相似,所以取名「卧具」。

十二、敷具。袈裟可敷地作坐卧之用,所以取名「敷具」。

柬埔寨僧侶的袈裟

按照《心地觀經》的說法,穿上袈裟有十利:一、離羞恥而具慚愧之心。二、離寒熱、蚊蟲。三、顯示沙門的形象,見者歡喜,離邪心。四、是人天寶幢相,生梵天之福。五、穿上時,生寶塔想,滅諸罪。六、壞色,即不生貪慾。七、袈裟是佛凈衣,永遠斷除煩惱而作良田。八、消罪而生十善。九、如同良田,能增長菩提之芽。十、如同甲胄,煩惱的毒箭不能加害。

《釋氏要覽》則記載:「佛於寶藏佛前發願成佛時」,說袈裟有五種功德:一、佛徒雖曾有種種邪見,但若能真心敬重袈裟,可以達到三乘的果位。二、天龍人鬼,如能敬重袈裟,可在三乘解脫道路上不退轉。三、如有鬼神或人類,得袈裟乃至四存,即可有充足的飲食。四、如眾生互相衝突,想到袈裟的神力,便可產生慈悲之心。五、如有袈裟一小塊,恭敬尊重,常得勝於他人。

身著袈裟的老和尚(雕塑)

由於袈裟有種種好處,所以三世諸佛都穿上它。穿袈裟是出家人的形象,已在一般人信眾根深蒂固了。

袈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信徒問菩薩要作何功德才能讓母親的病痊癒,菩薩這樣回答
一文讀懂:佛祖釋迦牟尼是如何涅槃成佛的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