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寫在2018年開工前

寫在2018年開工前

溫馨提醒:您的春節假期餘額已趨向於零!

大家有沒有發現: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時間似乎也過得很快,不知不覺 ,春節假期僅剩最後一晚,明天開始將開始新一年的工作,也許此時的你,奔波在高速公路上,除了對家鄉的依戀之外,也有對新的一年的期待,已經對春節超出預算的花銷隱隱作痛(估計又得吃一個月的」土「了)。

這是我連續撰寫微信公眾號的第三天,明天開始,微信公眾號將進入」正常「寫作階段,隨心隨性、有感悟就寫作(頻率不會太密)。

1

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和繁殖!

前陣子,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叫做「年輕時一味追求高工資會給自己帶來什麼?這樣真的有利嗎?」

排名靠前的回答,全部是同一個態度:

年輕時一味追求高工資,會帶來錢。

這樣真的有利嗎?有利!

其中,也有幾個比較專業的回答,來自一些高級管理者、諮詢顧問,他們委婉地批判了這種觀念。對於這些高級管理者和諮詢顧問的觀點,讓我想起了大學剛畢業工作的時候,當時單位領導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將工作做好,賺錢是順其自然的結果。「

曾經很長的一段時間,我深信這句話的道理,只是後來,這句話並不適合於每一個人,這種思維是一種典型的」工匠」情懷思維,我們卻是應該崇尚它,但更多的人(或企業)並不適合「工匠」思維。

很多時候,別去談情懷、目標、成長這些虛的,沒錢?免談。

這句話是說過所有剛走出校門的人聽到,

這句話估計對很多70後、80後的從農村出來的年輕人都深有體會,以我為例:

剛從大學走出校園的時候,跟一大學同學兩人背著行李袋、懷著激情和夢想,揣著不到200塊錢闖廣州,住過月租200塊只能放下一張床的房子,即便這樣,還欠房東老闆一百塊,在房東老太太每天晚上來敲門討要房租「幫助」下,成功地學會了躲貓貓。

好不容易找了一份月薪1500的工資,在沒有發工資之前,過著異常節省的生活,每天努力將消費開支控制在五塊錢之內,每次中午人家訂外賣的時候(當時6元一盒),我只能跑出去四處轉悠;為了節省兩塊錢的車費,得步行半個小時後回家,去超市買點挂面過日子(連速食麵都吃不起)。

不是我「哭窮」,這不是我的個例,很多從農村出來工作的人,無論是北漂、上漂、還是廣漂、深漂,都有這樣的經歷,我身邊就有女同學,剛出來工作的時候,住過10塊錢一個晚上的小旅館(北京估計叫地下室)。

也不是我「訴苦」,相信有過這樣經歷的人,當我們回想一下這段經歷的時候,並不覺得「苦」,恰恰相反,很多時候我們會很懷念這段日子,因為它充實,因為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工作有一個最基本屬性,那就是賺錢,它是一種謀生手段!

我知道工作有很多屬性,但其最基本的屬性肯定是之前,因為我們要生存,我們要生活,我們要更好的生存和生活。所以當你還沒有解決「生活和生存」的時候,千萬別給自己畫餅。

幾年之後,我曾遇到當初的領導,當我再次跟他說起當年他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的時候,他卻對此嗤之以鼻,將工作的目的回歸到「賺錢」的本身。

而讓他發生這種改變的是,跟之前相比,目前的他每個月要承擔房貸、車貸、以及小孩和家人的生活開支。

2

請時候保持危機感!

這是我想說的第二個話題,關於這一點,先說這幾天的兩個有意思的故事:

1.大年初四,春節剛過一半,我就從老家趕回來開始工作,並寫了一篇《創業者,全年無休》的文章,立馬引起幾個讀友的反饋:

讀友A:徽少,原本我計划過完十五再去上班的,看到你都已經開始工作了,我決定初五回去上班。

讀友B:徽少,我在朋友圈看到你已經開始進入工作,我雖然沒有去單位,但也從初四開始在家辦公。

2.這兩天,跟我哥語音聊了一下,之前他是事業單位,但據說今年這幾個月可能會私有化,他有點擔心未來如何安排。這讓我想起去年曾見到過的一個在世界500強企業里擔任高管,年薪上百萬,去年主動辭職的創業者。

我問他,現在單幹之後,感覺怎麼樣?

他說:比以前累多了,之前因為有平台的幫助,有屬於自己的團隊,他只需要完成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工作即可,現在,凡事都要親力親為。

我再問他:單幹之後,那收入呢?

他回答:不到之前工作的一半。

我再問他:後悔辭職嗎?

他回答:不後悔。

我問:為什麼不後悔?

他說道:因為我問了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我感到多少歲時,可能會被動退休?

第二、我估計自己能活到多少歲?

第三:當我被動退休後,我能否適應社會?能否重新找一個工作?

這三個問題,相信很多之前在國企工作過被下崗的人應該深有體會,是的,很多時候我們是應該仔細想一想:萬一哪一天,我年紀大了,企業不要我了,失去了競爭力,怎麼辦?

千萬不要以為這離你很遙遠,其實它就在你身邊。

3

很多時候,缺的不是錢,而是對社會的適應!

過去幾年在廣州的時候,曾服務過一個企業很多年,當時他的公司很長一段時間經營不景氣,有時甚至需要拿房子去銀行抵押貸款來緩解現金緊張。後來我跟企業的創始人成為好友。很多時候,我都在勸說他不要工作了。

一是因為他通過過去三十多年的努力奮鬥,早已積累了不少財富,不必為生計發愁,二是他的子女的事業也非常好,不需要任何擔心。

我跟他說:你何苦呢,抵押房子來經營企業?你完全不必為生計發愁,每天溜溜狗、打打牌。

結果他說了一句我至今都記憶很深的話: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而且放下工作太久,我會很恐懼的。

知道現在才明白,其實他們跟我們一樣,他們也在思考著「如何才能讓自己不被時代拋下」。這就是為什麼李嘉誠、褚時健、宗慶後等人,即便年事已高,依然每天堅持工作的原因。

他們可能跟我們一樣:放下工作太久,就會有恐慌感。

此時的恐慌感,並不是生活壓力,是與社會的鏈接。

本質上,人需要通過跟社會連接,來確定自己的存在和意義的。

如何確認?最簡單而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工作,為社會創造價值。

因此,實現財務自由的人並不是不要工作,恰恰相反,他們需要更努力的工作,只不過他們的工作,不是依賴於某個平台和公司。

4

沒錢時努力奮鬥,有錢時勿忘初心!

不知道從哪年開始,我還是懷念過往,其中最為懷念的就是大學剛畢業的那一年,以及從大年初一早上10點上班一直工作到大年桑拿室下午4點的那一年。

為什麼懷念它?

是因為現在的我很難做到那兩年的基本狀態,其原因在於,我丟失了兩個最重要的東西:

一個叫「希望」

一個叫「初心」

那一年,我相信跟所有剛進大城市的年輕人一樣,看著車水馬龍的大都市,仰望圍繞四周燈火輝煌的高樓大廈,心裏面在想,幾年之後,我也要住在哪裡。於是,一頭投入工作中,沒日沒夜,假期也是工作,工作也是休息。

為什麼能做到這樣,因為心中有一個東西叫「希望」。

我曾說過,我們之所以願意吃苦,不是因為吃苦是必然之路,有些路並不用吃苦,但我們之所以這麼做,是我們希望現在自己吃的苦,可以讓已經不再吃「苦」,是我們希望我們吃的苦,今後不要讓最親的人吃苦。

這就讓我想起老家的很多上一輩的人,他們很多讀書不多,大多在外從事建築行業,或勞動強度大的體力行業,他們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有時候,覺得他們是很「可憐」的人,但更多的時候,覺得他們是很「偉大」的人。

這不就是生命的意義嗎?

5

2018,大家一起埋頭苦幹!

這是2018年,我對自己最由衷的一種告誡,原因在於:

現在想想,如果從去年6月份堅持到現在一直在減肥的話,我的體重可能至少到了標準了;如果我從去年10月份堅持每天練習演講與發生的話,我的演講技能說不定已經大有提升了,如果....

顯然,沒有那麼多如果,很多時候,能否成功貴在堅持,而堅持的另一種說話,就是埋頭苦幹,死磕自己。這讓我想起《手機》作者劉震雲先生曾說的一個故事:

劉震雲外祖母在晚年跟他一次爐邊談話,他外祖母年輕的時候割麥是隊里最快的。劉震雲問為什麼割麥子比別人快?

外祖母說:其實我割麥子並不比任何人快,只是三里路長的麥堂子,我只要紮下腰,我從不直腰,因為你有了第1次直腰,你就會想第2次;有了第2次,就會有第3次,有第10次,第20次...我無非是在別人直腰的時候比別人更快一點。

確實如此,很多時候,你離別人之間的差距就是一次「直腰」時間,你離成功的差距就是一次「直腰」時間。

明天就開始新的一年的工作了,什麼都不說了,大家一起埋下頭,別「直腰」,一直前行!

加油20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徽少 的精彩文章:

六個知識型自媒體人變現的故事

TAG:徽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