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狼人會夢見血月嗎?——關於「紅月亮」的遊戲藝術演繹

狼人會夢見血月嗎?——關於「紅月亮」的遊戲藝術演繹

在古天樂和某「藍月」的廣告彌散到互聯網各處的時候,1月31日晚上我們迎來了另一種異樣的月亮——血月,或者叫它紅月亮。沒有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但我們的祖先早已注意到了它,並將它視為災禍的象徵,一傳就是至少2000多年。今年,你可能是第一次留心到天空中如血一般暗紅的月亮,但在你玩的遊戲里,它可能已經與你打過了數次照面。

「月變色,青為飢與疫,赤為爭與兵,黃為德與喜,白為旱與喪,黑為水,民半死。」

——《京氏易傳·妖占》

「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

——《舊約·約珥書》2:31

「若於夜則月赤,將旱且風。」

——《隋書·天文志》

「血月見,妖魔現……月已蝕而赤者,為兵。」

——《開元占經》

「七難即滅,國土安樂……一者,日月失度……月色改變——赤色、黃色;日月薄蝕,或有重輪——一二三四五重輪現……如是諸難。其有日晝不現、月夜不現……如是災難無量無邊。」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以上5處文獻資料來自5個不同時代,3個不同國家,卻都明確地表達了同一個意思:血月即災禍的象徵。

無論是世界上哪個地區的古人,一年到頭都需要看老天的臉色吃飯,試圖在變幻莫測的自然現象中領會神明的意志,再通過各種方式取悅神明,希冀未來的日子裡風調雨順。因此,在月食之夜,當皓潔的月亮被沾染上了如血一般的暗紅色,連夜空也一同變得昏暗時,古人們會驚惶失措地認為這是不祥之兆,也是極其自然的。

時至今日,人類已經不會被月全食嚇得六神無主,反而會將其視作天文奇觀而守候,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在幻想世界中放飛想像,讓血月繼續承擔「災難徵兆」的形象:在遊戲中,倘若一個玩家見到天空中尋常的月亮被鮮紅色(通常還大得過分)的月亮取代,那他就該知道,這不(僅)是月全食,是真的有些糟糕的事情要發生了。

「當天空轉為紅色,那就意味著血月現世。在血月的蔭蔽下,怪獸將蜂擁而出。」——《泰拉瑞亞》官方指南(自譯版)

《泰拉瑞亞》的玩家有時會經歷「血月」。在血月升起的夜晚,怪物的數量會暴漲,會出現在曾經的安全地帶,它們還會破門而入,威脅人類,彷彿擁有了神智一般;兔子、金魚一類的小動物也會被腐化,變得具有攻擊性。在這樣的夜晚,連水都會被月色染成一片血紅,要想免受血月的影響,只有躲在地下,耐心地等待這發狂的一夜慢慢過去。

《泰拉瑞亞》中的血月

不僅是《泰拉瑞亞》,在許多的遊戲中,「血月」都意味著怪物數量的暴漲,人類應當在這不詳之夜裡識趣地退卻。舉個例子,在中文版剛剛更新的《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中,「血月」意味著林克之前殺死的怪物都會復活,無論它們曾被殺死過多少次。

《曠野之息》中的血月

通過下面這個視頻可以直觀地看到《曠野之息》中的血月是什麼樣子:

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h0551bllesr&tiny=0&auto=0

所以,「血月」之夜,大致可以概括為《影之詩》中的一張卡牌介紹:

不屬於人類的夜晚開始了

在「血月」升起的時候,遊戲里多出來的那些怪物都是從哪兒冒出來的呢?

它們是人。或者說,在「血月」之前,它們曾經是人。

即使拋開「血」的要素,在歐洲人的傳統認知里,月亮也常與癲狂相關。「Lunatic」 (瘋子、狂人)一詞,來源於拉丁語「Luna」(月亮)和「Lunaticus」(因月亮而引起的精神疾病)。按照亞里士多德、老普林尼等人的說法,月亮,尤其是滿月能使人發狂,因為夜晚本應有的黑暗被月亮打破了,使人與動物皆不得安寧。「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也在記錄中寫道:「一個人如果被發現有驚懼癲狂之癥狀,皆因月亮女神探訪了他。」

到了文盲遍地、迷信盛行的中世紀,月亮更是災厄的象徵,關於月亮的種種迷信不勝枚舉:月圓之夜休要與鄰人爭吵,否則遺患無窮;滿月會引起發燒和瘋病;生病之人不要看月亮,否則會病很久很久;不要從左肩往後看月亮,那樣會帶來厄運;用手指月亮會帶來厄運;睡覺要遠離窗戶、拉好窗帘,千萬不要在月光下睡覺,否則會招致疾病、瞎眼乃至死亡。

如果這天剛好是黑色星期五,還有可能變成狼人……

《女巫之錘》,這本書是中世紀時傳播迷信的重要渠道

「那都是因為月亮走錯了軌道,比平常更近地球,所以人們都發起瘋來了。」

——《奧賽羅》

在「滿月」與「血」聯繫在一起時,這雙重的不祥之兆疊在一起,就更讓迷信的人心生恐懼了。在《啟示錄》里就寫著:「揭開第六印的時候,我又看見地大震動,日頭變黑像毛布,滿月變紅像血。」

即使到了近代,在作家的筆下,血色的月亮也常被當作災禍的象徵。愛倫·坡在《厄舍府的倒塌》中寫道:「突然,路上射來一道奇異的光線,我迴轉頭,想看看這道奇光究竟來自何方,因為身後除了那座府邸和它的影子,別無他物。原來是一輪血紅的滿月,它沉沉地懸掛西天,照得那條幾乎看不見的裂縫很是惹眼……耳畔,旋風在怒吼著,而那血紅的滿月,驟然逼至眼前……」

在中世紀的人看來,血色的滿月無疑會讓人發瘋,在這樣的夜晚,原本潛藏在普通人中的怪物會獸化為它們本來的樣貌,在不加提防的普通人中大肆殺戮。如果是個安分守紀的良民,就該在這樣的夜晚躲在家裡,在門前撒鹽,鎖好門窗,戰戰兢兢地等待著殺戮之夜過去。

如果你玩過《血源》,這場景聽著是不是很耳熟?沒錯,亞楠城裡的居民在遊戲的開篇忠實地再現了中世紀的這一傳統。

當遊戲開始,你從骯髒腐朽的病床上醒來,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陌生也絕不友好的城市,昏黃的天空與高聳入雲的尖塔中徘徊的只有瘋子和怪物,前者會舉著火把,高喊著:「滾開,滾開!」然後像驅散野獸一般地攻擊你,後者更是一見到你就會發動猛烈的襲擊,行動中看不出絲毫的理性。那些能夠與你交流的正常人類大多躲在緊鎖的門窗後面,用狐疑的語調和厭倦的聲音打發著你:「異鄉人,快滾!誰會在獵殺之夜給你開門!」

後來你會發現,這城市裡沒有純粹的怪物,只有已經被獸化的人,還有另外一些人躲在庇護所里,心驚膽戰地等待長夜過去。

「你獵殺的那些東西,他們不是怪獸,他們是人類」

在本文的主角——血月——升起之後,躲避起來的人也成了獸化人。「即使是獵人,也終會變成獵物。」

血月,通常都是這樣不成比例

血月的降臨標誌著《血源》的故事終於結束了鋪墊,進入正題:在這輪月亮蒞臨天空之時,城裡所有理性尚存的人都或死掉、或失去神智、或獸化成他們之前一直在躲避的怪物。與此同時,本來已經獸化的人則變得更加強悍、獵奇,並且源源不斷。畢竟,在血月的感召下,整個城市的獸性都已然蘇醒。

《緋夜傳奇》(Tales of Berseria)的故事也圍繞著血月展開:當緋紅的月亮升起之時,也是邪靈最容易襲擾人間的時刻。被邪靈附身的人會化為「業魔」,服飾樣貌上尚且能看出些原來的痕迹,但卻如同野獸一般,會發了狂一般襲擊其餘的生命體。《緋夜傳奇》貫穿全篇的悲劇氛圍,不得不說和這月亮有著莫大的關聯。

緋紅之夜!?為什麼?

《上古捲軸3:晨風》2003年有一部資料片就叫做《血月》,《血月》的重點放在了狼人身上。在這個資料片中,玩家可以扮演狼人,平日里像個良民一樣融入人類社會,夜晚則展開獵殺。當然,如果在變身的狀態下被其他人發現,玩家將被人類社會永遠排斥,只能在猩紅的月亮下與其他野獸為伍。

回過頭來看,「不屬於人類的夜晚」其實頗有些敘述陷阱的意思:它不屬於仍然是人類的人類,但屬於已經不再是人類的人類。

在《上古捲軸2:匕落》中玩家已經可以變成狼人,《血月》延續了這個設定

《上古捲軸5:天際》中更有畫面衝擊力的一幕

總而言之,「血月」不僅是一種獨特的天文現象,它還包含著數千年來因人類口耳相傳而附加上的象徵意義:此為怪物肆虐之夜,人類該當退避,未能躲避的人類將獸化為怪物。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在各類遊戲中見到這一文化符號。

冒險者,下次在遊戲中探險時倘若見到血月升起,切勿在這樣的夜晚迷失沉淪,你該迎接的是長夜過後的美麗黎明。

但你真的可以在黎明之前全身而退嗎?

關注觸樂,隨時查看更多有趣遊戲內容,或關注觸樂微信(chuappgam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觸樂 的精彩文章:

一樣在春節打折的「冷飯」,不一樣的炒法和吃法
我們玩了玩各平台的《艾希》,重新審視了這個去年的國產單機銷量冠軍

TAG:觸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