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君子不憂不懼——日習論語第280天

君子不憂不懼——日習論語第280天

顏淵篇第四

點擊在線收聽語音版

原 文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注 釋

疚:即病。在這裡指愧疚。

義 釋

《四書集注》:向魋作亂,牛常憂懼。故夫子告之以此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牛之再問,猶前章之意,故復告之以此。疚,病也。言由其平日所為無愧於心,故能內省不疚,而自無憂懼,未可遽以為易而忽之也。晁氏曰:「不憂不懼,由乎德全而無疵。故無入而不自得,非實有憂懼而強排遣之也。」

《四書蕅益解》:不從君子二字上。悟出不憂不懼根源。便是不內省處。

《論語新解》:常人擾擾,多在憂懼中,司馬牛亦正為憂懼所困,故孔子以「君子不憂不懼」告之。然徒求不憂不懼,其人豈便為君子?蓋非不憂不懼之為貴,乃其內省而無疚之為貴。疚,病義。問心無病,仰不愧,俯不怍,斯無所用其憂懼矣。孔子亦非教司馬牛恝然於其兄而無動於心,此有義、命之辨,學者當從實境中磨鍊。故本章雖亦針對司馬牛而發,然亦君子修德之通義。

今 譯

司馬牛請問怎樣才算是君子。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害怕。」司馬牛再問:「不憂愁、不害怕,這樣就算是君子嗎?」孔子說:「自我反省而沒有愧疚,那有什麼可憂愁、可害怕的呢?」

主 旨

孔子教導司馬牛心地坦蕩可以成為君子。

引 述

人生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心安理得。心不能安,那就憂愁、害怕。我們常說坐立不安,實在很難過。

要心安理得,最可靠的方法,莫過於時常反省,力求自我改善。等待時日一久,能夠反省時絲毫都不覺得愧疚,那就心安理得,無所憂慮也無所恐懼了。

「不憂不懼」,代表內心安寧,用不著憂愁,也用不著恐懼。最好的辦法是謹言慎行,使自己無所憂也無所懼。倘若明明有憂有懼,不過視若無睹,或者避而不談,甚至於置之不理,那就是表面若無其事,實則內心很不安寧。這種虛偽不實的表現,並不是君子所應該做的。

生 活 智 慧

(一)有很多事情,讓我們回想的時候,不自覺地臉紅起來。想想現在已經改過,自然心安了許多,覺得有一些長進。

(二)有一些事情,想起來內心很不安寧,最好設法加以補救。而且要快,慢了恐怕失去機會,終生不安才可怕。

(三)能夠內省不疚,做到不憂不懼,才是君子。並不是什麼都不管,反正不憂愁也不害怕,根本就是廢人。

建 議

凡事謹慎小心,力求不使自己心中不安。

別 裁

他問孔子怎樣才夠得上做為一個君子。孔子道:「不憂不懼」。我們聽了這四個字,回想一下自己,長住在憂煩中,沒有一樣不擔心的,我們怕自己生活過不好、怕工作沒有了,大而言之,憂煩時代怎麼變?小而言之,自己的孩子怎麼樣?一切都在憂中,一切也都在怕中。透過了「不憂不懼」這四個字的反面,就了解了人生,始終在憂愁恐懼中度過,能修養到無憂無懼,那真是了不起的修養,也就是「克己復禮」的功夫之一。司馬牛一聽,覺得這個道理很簡單。他說,只要沒有憂愁,也沒有恐懼,這就是君子?以現在社會來說,街上這樣的人太多了,到那些較低級的純吃茶地方去看看,那裡的人既不擔心又不害怕,沒有錢用就搶一點,那都是君子嗎?孔子知道他弄錯了,告訴他不憂不懼是不容易的,要隨時反省自己,內心沒有欠缺的地方,沒有遺憾的地方,心裡非常安詳,等於俗話說的:「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鬼不驚。」內心光明磊落,沒有什麼可怕的,有如大光明的境界,那時一片清凈、祥和。孔子所講的不憂不懼是這個道理,並不是普通的不憂不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習經典 的精彩文章:

孔子哀顏淵之死,仍謹守禮法——日習論語第261天

TAG:日習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