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走的杯子 吳哥的缺憾

行走的杯子 吳哥的缺憾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17年的計劃,在18年完成,補給的幸福感覺比不上在deadline前畫上句號。美妙的現實彌補過去的缺憾,似乎划上了一個圓,可這個圓是橢圓。

臨行前,看了蔣勛老師的《吳哥之美》,他說「吳哥城像一部佛經,經文都在日出,日落,月圓,月缺,花開,花謝,生死起滅間誦讀傳唱,等待個人領悟」。第一次的相遇淺嘗輒止,我的領悟,很膚淺。

1

和夥伴們漫步吳哥,頗多感慨,是它輝煌的歷史,也是它衰敗的現在。在石頭裡讀它的過去,在吳哥人的雙眸中想它的未來。

真不知道用怎樣的語言來描述吳哥的「美」。它美么?我沉默。千年前的它美過,可惜現在,只能想像,只有遺憾。或許吳哥之美,在於歷史與現代的碰撞,在於日出日落時分變化著的一張張微笑。

在吳哥,最記憶尤新的是日出的等待,披星時分睡眼惺忪而起,清晨的吳哥還有些小冷,突突車上打著寒顫,和一般遊客一起向小吳哥進發。突突車司機是一位年輕的小伙,長得還算俊俏,皮膚黝黑,有些靦腆,對我們總是露出傻傻的微笑,一口白牙像是嵌在臉龐之上,讓人好生羨慕。大小圈都是他帶著我們穿梭在暹粒的土地上,語言能力有限,我們總是用最基本的言語約定再次相遇的時間和地點。

五點半的樣子,我們已就位在小吳哥右側的水池旁,枯水期,水池的水比較少,但慶幸還能倒影出小吳哥的塔尖。我們到的不算晚,周圍的一切還是黑色,但早已有更勤奮的人們已在池邊等候,我們站在第三圈。我和小夥伴們吃著簡單的早點、聊著天打發寂寞的黑暗。我們時不時看看五座塔頂,捕捉它們背景色的每個細微變化。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周圍的人們都準備好了各種攝影設備,調好各式參數,只為留下吳哥最美清晨的那一瞬間。背景開始變紅,我分明感受到了水池中的荷花開始搖擺。彎月還是掛在天邊,幾隻不知名的鳥兒穿梭在遠處的樹梢上,時不時發出幾聲鳴叫。擔心每個美好的時段在記憶中被忘卻,手機、相機,每隔幾分鐘就拍一張照片。天邊的雲彩愈加發紅,回頭看到了來時穿過的一座黑暗狹長的石門佇立在不遠處的身後,有些坍圮。

六點半,環顧四周,才發現有如此多早起的人們,密密麻麻圍在水池兩邊。目盡之處,小吳哥的塔尖輪廓愈發分明。有些耐不住寂寞的人們看著逐漸敞亮的天際,灰心雲層太厚沒有看到紅日,逐漸離去。身前的一對俊男靚女抓住了我的視線,看裝束,像韓國人。我總是留目光給好看的人們,或許是被他們的美所吸引,他們正對著小吳哥在拍照。觀察幾分鐘後,發現他們竟然是聾啞人,彼此用手語交流著。心疼嘆息,哎,不饒人的命運。可在美景下,他們絲毫不顯愚昧,自然地彰顯他們的美,遠處的石城和他們交相輝映,好一幅和諧的畫卷。我看得入迷,不覺時間流淌。

「快來快來」,思豪有些激動,她指著城牆的方向,「太陽」。我一看手機,六點五十二,紅日出現在我的視野,周邊的人們也和我們一樣激動著,舉起手中的傢伙,記錄最珍貴的一刻。日出的速度如此之快,感覺一瞬間,整個圓球就浮現在城牆之上,穿梭在樹梢之中,透露亮意。自然總是帶給我們驚喜,我看到太陽的那一瞬間,整個人舒醒過來。沐浴陽光,元氣滿滿。

2

和日出的驚喜相對比的是一片廢墟里的行走。小吳哥、巴揚寺、象台、空中宮殿、巴肯山、巴芳寺、聖劍寺、涅槃宮、塔普倫寺、女王宮、崩密列……一座座叫得出名字的景點,我們緩緩走過,我們驚嘆雕刻之精美,也惋惜昔日王城的衰敗。在廢墟里行走,我們在尋找什麼?尋找歷史的痕迹還是尋找到此一游的快感?一路上,我們多次看到人們舉著手機、pad在聽蔣勛老師講「吳哥之美」,這是沿著蔣勛老師的腳步探訪這個神秘國度嘛?還是……

五百年前,吳哥就已經毀滅,五百年後,似乎被人們遺忘的吳哥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此時的吳哥,寂靜、安詳,沒有硝煙沒有紛爭,它敞開懷抱擁抱四方的來客,它就這樣,默默地、默默地看著來往的人們,微笑。

此時的洞里薩湖已進入枯水期,水位下降,好多船隻擱淺在泥灘邊等待第二年雨水的到來。載我們的小船穿梭在黃泥漿般的湖水裡,湖面兩側密密麻麻排著大大小小的船隻,湖的兩岸是當地人民獨特的房子,木頭撐起的高架,金屬片、塑料紙搭建的小屋。似乎這兒的人們也愛自己的生活,簡陋的窗台上,還擺著一些正開放得正妖艷的花朵。終日以湖為伴的人們,坐在他們維持生計的船上,張開漁網,捕著口糧。生活所需要的水也似乎統統出自這條河流。小船載著我們開到湖心,幾座漂浮著的小房子正開張等待它的顧客們品嘗洞里薩湖的「美食」。湖上的人們眼裡,除了湖上的生活、即將到來的遊客還有什麼?我無法用自己的腦子去想像,也不敢想像他們每天的生活,也許這就是他們的宿命,而這條河就是他們的世界。

3

這幾天在家,粗粗瀏覽完《蔣勛破解高更之美》,在高更的一生中品讀由繁盛轉向衰敗,人生絢爛的時刻,他選擇了藝術;走動在中上層階級圈層的他卻選擇與原始粗獷的土著人混跡。對於殖民統治,他喟嘆可憐的土著改變了,他是對文明前進的惋惜更是對原始美學不再的遺憾。最終,高更回歸到了原點,開始思考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到哪裡去?史詩般的歲月輪迴,人類未解之謎在藝術家的頭腦中展開。這樣的人生是否推崇?我不好說,敬佩他對藝術的執著,能夠脫離時代的潮流特立獨行,用藝術作品詮釋他難耐的孤獨。常人看來畸形的人格,卻創造出一件件偉大的作品,當歲月的長河繼續流淌,逐漸撫平了人們心中的溝壑開始欣賞他創造的藝術,高更似乎又復活了。他的筆觸中,人們了解到了一位當局者觀眾的立場,一個時期最鮮活的日常在他的畫作中呈現。如果歷史是一位真實存在的人,想必是一位慈祥的長者,回顧他的過去,充滿著無盡的坎坷與滄桑,他總是展露著他迷之微笑,在微笑中靜待花開花落。

回想著《古墓麗影》的橋段,朱莉女神穿過一道道門檻,尋找白色茉莉花的芬芳。和友人一塊兒品著Made in Cambodia 的Jasmine Tea,突然想到路邊赤著雙腳拎著籃子,口中輕聲喊著「姐姐,一美元」的孩子們,心情有些低落。翻閱著照片,看著我走過的衰敗廟宇,閉上眼想像當時的繁華,bulingbuling的珍寶貼在目光能接觸到的牆面上,日光灑在上面,我感到有些眩暈。

也挺好,我說服著自己。沒有這樣的廢墟,怎麼會覺得自己的生活還不錯呢?沒有對比,沒有傷害,也正是對比,重新認識缺憾。在這樣的缺憾中能露出微笑,這個微笑,價值連城。

2018.2.21

吳哥美食

超市中的茶痕迹

自然的力量

蒼勁有力的樹枝

孩子們

洞里薩湖上的人們

神象

仰面向上雄赳赳

偶遇學校放學

擁抱日落

坍圮

【這是薊語第100次原創分享】

感謝閱讀

薊語

尋茶女子一枚

學茶,在路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薊語 的精彩文章:

TAG:薊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