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吉大利,今天開工

大吉大利,今天開工

時光如水不停留,轉眼就到了大年初七。

傳說女媧造萬物,頭六天創造了牲畜,到第七天終於造出了人,所以初七又叫「人日」。

GIF

圖片來源:浙江新聞

今天是大家收假上班的第一天

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節日

度過這麼重要的日子

是需要一點儀式感的

快來和華仔了解一下這個傳統節日吧

由來

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七日」等。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漢族人民在這一天帶人勝,吃七寶羹,吃麵條,登高賦詩。民俗專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祈福納吉和求平保安的願望以及對"人"本身的尊重。

習俗

攤煎餅

漢族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吃七寶羹

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

吃麵條

大部分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麵條的習俗,寓意著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麵條。

戴人勝

人日節時,漢族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製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也貼於屏風等處。

贈花勝

是日,人們製作各種花勝(類人勝,樣式為花朵)相互饋贈。

說到初七「人日」的歷史

和咱們天府成都

也有很大的關係

古人喜歡在初七登高賦詩,一方面舒展文采,更重要的是寄託情思,而這個習俗要追溯到唐朝,從杜甫和高適的友誼說起。

正好在正月初七,高適寄了一首詩給杜甫,叫做《人日寄杜二拾遺》。多年以後,杜甫已經離開了四川,處於悲慘境地,突然翻出了《人日寄杜二拾遺》這首詩,他很傷懷,寫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清代光緒年間,何紹基來到草堂題寫了「錦水春風公占卻,草堂人日我歸來」的對聯,自此文人墨客都在初七人日這天來憑弔「詩聖」。

新年的開始充滿希望的

在「人日」這天開工的我們

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吧!

(部分信息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旅成華 的精彩文章:

你說成華藏著前任回憶,華仔說想期許下一次愛情

TAG:文旅成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