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遠離城市,竹建築里尋鄉愁

遠離城市,竹建築里尋鄉愁

鄉村,是這片土地上每一個離開了它的人的心結。在浙江省西南陲龍泉市的寶溪鄉,11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師構築起了一個當代鄉村。澎湃新聞聚焦浙南山村的竹建築雙年展。在寶溪,我們看到了被激活的鄉村建設的新途徑。

2015年的巴黎氣候大會上,作為與會建築師,來自德國的安娜?海瑞格在會上的發言著重介紹了在中國浙江省龍泉市寶溪鄉已經進行了近三年的竹建築雙年展,「為了持續穩定的發展,自然材料的使用至關重要。在我們印象里,『竹』並不是天然建材的最佳選擇。因此,我們需要像雙年展這樣的試點項目,來證明在當代建築里,竹的結構性能就如同其外觀與獨特性一樣出色。」

Anna Heringer設計的酒店和青年旅社效果圖。 文內圖均來自 謝震霖

安娜在此雙年展上的作品是設計酒店和青年旅舍,三棟建築外形的靈感均來源於龍泉青瓷的造型,材質則基本使用了天然建築材料——當地的土、河底的石和山上的竹來搭建。她的發言讓寶溪鄉完工在即的竹建築群鏈接到了世界的舞台,寶溪的名字突然就從山幽澗深中走了出來,從雲霧繚繞中清晰起來。

寶溪鄉位於浙江省最南端龍泉市西陲,鄉總面積148平方公里,區域內竹木茂盛、山高澗深,是甌江、錢塘江和閩江的源頭。走進它的歷史深處,龍泉青瓷文化脈絡由此而綿延,11座古龍窯安卧于山巒溪水之間。

要進入寶溪,所必經的盤山公路,崎嶇迂迴,令初入此地的城市人發怵。交通的便利往往和當地希冀的「發展」形成一個悖論,即若沒有山高水深的天然屏障,也許隆隆而過的城市化車輪早已無情將此地依水而建的村落與龍窯,化作千人一面的村莊,成為凝結在鋼筋水泥馬賽克上的囿於對城市想像的固化建設形態。

2013年8月,首屆國際竹建築雙年展在浙江省龍泉市寶溪鄉溪頭村,正式打下第一樁。三年來,策展人葛千濤反覆強調的是:「場所精神,鄉土建設」是本屆國際竹建築雙年展的主題,其理念以建築藝術的形式,探索未來中國鄉村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參加雙年展的建築師來自美國、中國、哥倫比亞、德國、義大利、日本、韓國、斯里蘭卡和越南。其中包括國廣喬治(George Kunihiro,美國)、李曉東(中國)、楊旭(中國)、Simon Velez(哥倫比亞)、Anna Heringer(德國)、馬儒驍(Mauricio Cardenas Laverde,義大利)、隈研吾(KengoKuma,日本)、前田圭介(Keisuke Maeda,日本)、Wise Architecture(韓國)、Madhura Prematilleke(斯里蘭卡)、VO Trong Nghia(越南)。通過11位建築師的創意,構築起了一個當代鄉村,以竹為載體的社區,其中有當代青瓷藝術館、竹產品設計及研發中心、陶藝家工作坊、公共陶藝工作坊、水碓(瓷土製作體驗館)、青年旅社、藝術酒店、設計酒店、低能耗示範竹屋和接待中心等共18座單體建築。

Keisuke Maeda設計的陶藝家工作坊

Mauricio Cardenas Laverde設計的低能耗示範竹屋

周義泉在其中起到了一個非凡的推動力和紐帶作用,時任寶溪鄉黨委書記的他每回到上海,都會找葛千濤和楊旭坐一會兒,聊一聊關於竹建築的想法,也許沒有周書記的堅持與韌勁,竭盡全力,葛千濤能夠與龍泉市政府談成合作,並把項目落地在寶溪鄉的可能性便渺然許多。沉浸在活色生香千頭萬緒生活里的葛千濤也便錯過這次與寶溪的竹和寶溪的山水相遇的機會。

葛千濤認為,在竹建築雙年展的項目中,最大的困難莫過於它對於建築師,對於全情投入的當地政府而言,都是一個全新的項目,從投資標準,到建造標準都無從找到一個參照體系。若以形態多樣化來將此項目劃分為一個單純的藝術雙年展,恐怕無法涵蓋。

以已知的以西方為主導的建築雙年展為例,基本展出的都是模型,或者是小型的實驗建築,而不會做成真正投入使用的實用建築。「比如威尼斯雙年展也是放在盒子里,以模型和學術型的文本設計稿為主,在小空間里做的建築實驗,但竹建築雙年展是一個建築實踐,在地的,根據當地的地形,材料,做出的雙年展,還能看到材料不斷地動態發展,包括竹子作為建築材料的防腐處理,夯土的方式能不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2年後,10年後呢?這個過程的學術性超越一般意義上的學術性,因為這是一個在地的學術,無論研究夯土還是研究竹的學者,都能在動態中看到它們的未來。」這樣的未來,也許對中國鄉村建設是個範本,或者是鄉土建設尋找的路徑和方法。

Vo Trong Nghia設計的接待中心

一個人的離去

竹建築雙年展從2013年8月工程持續到如今,無論將竹以片狀,以塊狀,以弧度,以任何現代手法設置成可能的形態立於涓涓溪流之上,那都改變不了凝聚在竹身上的精神特質。而竹建築雙年展的初創者之一楊旭,已經在建築的過程中因病離開人世,以另一種靈魂存在的方式,關照著竹建築的生長和改變。

楊旭設計建造的兩個藝術酒店是最早動工建造的。一棟沿溪而建,意為「水間」;另一棟建於田旁,背景映襯著層層疊疊的農田,俯視而看如同四瓣花,意為「花間」。

楊旭設計的藝術酒店「水間」

進入「水間」,會發現其中每個房間的水平面位置都不一樣,沿樓梯盤旋而上設置,每一個拐彎處都是一個可以望見田野的空間。「水間」的靈感來源於龍窯整體形狀的傾斜向上,從遠處看來,建築並不能以規則形狀來形容,楊旭設計的建築空間如同迷宮般出人意料,不難窺見建築師喜歡豐富的建築內部空間的心。但其整體卻可以看作一個青瓷器皿,牆上開出的窗戶每一扇都不一樣,呈龍形盤卧其中。「花間」坐落于田旁,內部不同方位的房間也有著不規則形狀,俯視如同散開的花瓣,而在每個房間都有大小各異的窗戶,可看到不同的景觀和視野。建築如何在有限的空間達到視野的最大化。「花間」提供了其中一種可能性。

行走於「花間」與「水間」,環顧四周便會發現,當地燒制青瓷時裝載泥胎的匣缽因為完成使命而被割碎成3片安置於此,組成了牆體,這些經歷過三五次龍窯內部的熊熊爐火燒灼的匣缽,帶著些淬鍊時渲染上的釉色,當有陽光落到牆體上的那一刻,牆面會反射出淡淡的光澤,令光線豐富,又帶著些許溫度,彷彿是建築師與領略到這番匠心的來者,心照不宣地彼此會心一笑。

WISE工作室設計的竹塢餐廳

葛千濤設計的景觀橋

一種親密度的建立

與「花間」、「水間」相隔不遠處的德國建築師安娜設計的三幢建築,擁有圓潤流暢的線條,牆壁由60厘米厚度的夯土構成,以保證冬暖夏涼。從技術上來說,圓形的建築形態對於夯土是很艱難的:整片的夯沒有接縫,下面壘石,上面夯土,這又成為一種建築挑戰。

但這還不是最令人稱奇的,更令人驚奇的是,三層樓6房間全部懸挑,那就意味著螺栓打進去之後都要做拉拔測試。圓形的中間作為公共空間,以雙螺旋樓梯向上。房間敷上半透明的特製的膜,可以想像,入夜時分,房間里的燈光使整個房間從外部看來如同宋代高懸的燈籠,人在其中影影綽綽,又讓人聯想到當代藝術家蔡國強前年在塞納河上的行為藝術表演。古代,現代,令人一時迷惑。

到達頂樓,抬首就是間隔以竹子的天空,並沒有覆膜,天空被竹子隔成了一個帳篷,卻又毫無保留,彷彿整個天空都屬於一個人,個人在此領受到天空的力量。陽光下,竹子的投影則是另一種視覺感受,像想像力的無窮髮射。用葛千濤的話來說,這三幢青年旅舍的建造,用的都是低技術。

安娜以前有名的作品是在孟加拉國用夯土與竹子做的學校,也是低技術建築,低技術是她的哲學,也是她終身要去嘗試的。對於安娜,可以看到葛千濤對於參與建設的建築師的選擇也有一定的考量,考量他們對於鄉村建設的熱情與經驗,「一般熱衷於在城市中投入太多精力的建築師可能並不願意來參與這樣的小項目。」在建築師的職業領域,寶溪的這些建築都是小建築,但是小,自有小的魅力。尤其置於中國的城鎮化發展建設中,需要的可能更多的是小建築,而非城市中高樓的「宏大敘事」。「我們反對所謂的宏大敘事,但中國城市化的步伐帶來的卻是建築方面的越來越貼近宏大敘事,小城鎮需要大的商業空間和SHOPPINGMALL嗎?實際上這些與人的距離非常遙遠,小城鎮需要這樣象徵著權力的空間嗎?建築一定要有親民感。」葛千濤說。就像在上海,最讓人感覺親切的,不是陸家嘴的摩天大樓不是東方明珠,而是武康路、安福路,這樣的小街小巷,沿路的植被都與行人有關,路邊的爬山虎、藤條都可以有觸摸的感覺,而浦東的世紀大道上面的綠化帶,寬敞如是,行人與之的距離卻是間離的 。

日本著名建築師隈研吾在此的作品是青瓷藝術館,全部採用當地的重竹,利用竹的疊加和錯位構件出一個有機的結構。間隙的尺度和距離,在此的體驗十分微妙。葛千濤慨嘆,這幢建築非常難做,耗時耗力,基本都是匠人的手工製作,大型機械生產的內容幾乎沒有。「巨大的建築,給參觀者以壓迫感,將參觀之途視之為畏途。大型建築奉行的是暴力美學,中國的榫卯結構如果做成鋼結構的,放大十倍20倍會特別奇怪。」葛千濤當時考慮的更多的便是聚落的形態,社區之間人和建築的關係,建築和建築的關係,人和空間的關係。

不得不提的是,寶溪平均一幢建築的成本在200萬元人民幣,每位建築師的設計費用不超過5萬美元,而隈研吾在國際上設計一個藝術博物館的費用基本在400萬-500萬元人民幣。

「鄉村的國際化,是本質上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來遊學,到這裡來感受青瓷感受文脈,感受小建築,找到另外一種可能性。施工隊在學習,當地人學習,政府也在學習,慢慢慢慢理解我們的項目。」葛千濤說。

這是一邊學習,一邊建設的過程,漫長,卻充滿希望。

西蒙設計的精品酒店

李曉東設計的竹產品設計及研發中心

一些鄉村觀念的改變

任何展覽的作品,與場所不契合,註定是失敗的。竹建築雙年展至始至終都在強調「在地性」,即因地取材,以竹材、石材、夯土、壘石、瓷片為媒介,釆用鄉民所熟悉的「低技術」進行「可持續的鄉土建設」。竹建築群落中帶來了一個「公共社區」的概念,這對於鄉村生活的影響意義何其重大,但願家家戶戶的麻將聲不再成為鄉村寧靜夜晚的主題曲。

原本,此地尚生命力旺盛的百年龍窯便有做青瓷的基礎,青瓷藝術館、青瓷工作坊的相繼入駐,也可帶來對於青瓷有興趣的人群,鄉間的夜晚,他們可以研究紫金土、高嶺土的化學反應、成色,學習拉坯制器,還可為龍窯添薪……

「藝術家來了之後,可與當地村民彼此形成交流,設計師設計器形,居民幫忙拉柸。這樣,鄉村才會有朝氣。還會留下大量的技術,低技術就是有這樣一個好處,因為低技術,當地人可以參與到技術的操作中來。如果用大量的城市機械技術,當地人沒辦法接觸。比如壘石、夯土,當地村民非常熟悉,不會覺得這種技術是艱難的,對他來說很容易接受。」葛千濤想像著鄉村的未來,「這是政府項目,政府做的投資,那改革的紅利當地人可以參與進來,共同分享,得到利益。我就是個組織者與策劃者。低技術非常重要,假如用城市化的營造方法,在這裡不對,高技術不是因地制宜,也不是就地取材。」

在葛千濤和建築師們的不斷影響下,三年來,溪頭村的馬賽克牆面幾乎全被竹片制的貼面取代,在浙江四處可見的佇立在屋頂的「東方明珠」電視塔在此也蹤跡不見。溪邊的岸上,隨處可見的是用朽木挖成的泥盆,搖曳著不知名的花草,卻無法知曉出自哪位村民之手。「我曾經碰到一個村民說葛老師我要在樓頂上造一個東方明珠!我要讓寶溪亮起來。我說你千萬不要這麼做,城市來的人不要看東方明珠。實際上城市的垃圾建築、錯誤的建築會影響到天真善良的人。」

本地的村民從雙年展中了解「設計」,他們現在的民宿都要求設計師來幫忙改建。村民們與葛千濤處得自然而熟悉,披月歸來時,當地人會煮好酒釀雞蛋等著他。幾任村書記都因為這個持續的項目而與他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

金朝軍兄弟倆因此在外出多年後,回到寶溪鄉經營龍窯的民宿。他們自謙「我們是跟在後面走的人」。金朝軍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若沒有竹建築雙年展的發展鼓勵和帶動,自己現在還在雲南做酒店業。金朝軍先是離家,在上海待了九年,又被「西北風」颳走,轉戰雲南。有天在電視新聞上看到了關於龍窯青瓷的報道,身邊一個天津的陶藝大師提醒:「你們家鄉本來就有個金飯碗,你幹嘛還要跑到雲南去討飯呢?」回頭想想很有道理,「我自己家的錢不賺,為什麼要跑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去呢?反了呢。」

如果年輕人也能夠像他一樣回到生養自己的故土,那才是竹建築真正的意義和成功。

還有慕雙年展和青瓷之名,遠道而來的建築師,因為竹和瓷而結緣寶溪,擁有了愛情。

隈研吾設計的當代青瓷藝術館

一點感想

梁漱溟說過,中國這個國家,彷彿是集家而成鄉,集鄉而成國。鄉村,是這片土地上每一個離開了它的人的心結,經歷了從梁漱溟、晏陽初開始的鄉村建設至今,在我國從南到北,從平原到山地的廣袤豐富的村落地圖上,理應讓人們欣然閱讀到生機盎然、多姿多彩、與當地綿延的傳統有傳承有關聯的鄉村社會全景圖,而非整齊劃一、千村一面的固化建設形態。

在寶溪,我們看到了被激活的鄉村建設的新途徑,山間自由生長的竹和經歷烈火淬鍊的瓷,既是村民們的生活出路,也是他們的精神出路。

溪寬50米,橋的這一端是龍泉、寶溪鄉、溪頭村,而橋的另一端則是即將誕生的竹建築社區;這條曾經的浙閔古道,因為竹建築,成為了寶溪鏈接世界的橋樑。竹建築雙年展的18幢建築,沿河駐紮,背倚1600米高的披雲山,與村民的居住區隔岸相望,這邊廂的村民日日與之抬頭不見低頭見,一座龍窯依山而起,黑色的泥瓦屋頂下,兩邊堆滿了攢了好幾個月的柴薪,毛毛礫礫的,如傳說中的龍身上豎起的鱗甲。與竹建築群在顏色與形狀上造成了古時與當下、泥土與城市互相映襯互相關照的觀感。身處其中的人們——村民、建築工人、規劃方、設計師、投資的政府,富含隱喻的天際線讓我們關注一個正在發生的鄉建項目,聆聽項目中的各方聲音。寶溪鄉的歷史就是一部夢想史、美學史,它穿插在不同時代的維度之間。

如果置身於都市之中卻彷彿不斷迷失在城鄉交錯的岔路口,如果「屋後青山毓秀,門前綠水長流」的自然景觀存在一種難以名狀的不和諧感,我們是不是都該先回望一下歷史,再看一看腳下?

這個集農業生產、旅遊生態、田園生活於一體的農旅養小鎮,在政策春風的吹拂下,在「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散文詩意中,於川西平原的大地,一步一步堅實的走在復興田園生活的道路上。

成都桃花源實景

「新農村,需要城市資本下鄉,不僅是需要資金,更需要由此帶來的智慧與秩序。」

在離城市不遠的近郊,將城市文明注入鄉村,打造一個集「田園、樂園、家園」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一個擁有現代農業、文化旅遊、田園社區的多業態文化休閑旅遊小鎮。

這是桃花源的初衷。

在「莊主」張同貴眼中,這個小鎮,不僅是承載都市人的田園情懷,更重要的是,它結合農業供給側改革,以入股、合作等形式,為周邊的農民提供工作崗位、增加收入,並建立一個模型,徹底改變這一區域鄉村空心化的現狀。

它並非單獨存在於鄉村或者城市,而是一個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生命共同體。

成都桃花源實景

「多利農莊全心全意致力於都市有機生態農業的建設,這是桃花源的『第一產』。」

多年前,基於一個願望:讓家人和朋友吃上安全健康的蔬菜,感受自然舒適的生活。

於是便有了多利農莊的雛形。

現在,多利農莊已成為中國有機農業國標制定者之一。

作為桃花源小鎮的「第一產」,多利農莊不僅讓有機農業成為小鎮的支柱產業,為周邊農民、農業創客提供技術支持、工作崗位與農業技術交流平台等,還將為小鎮家人定製專屬健康有機生活:自耕自種,食在當季。

成都桃花源·多利種植基地實景

「選擇成都,是看到了成都這座城市的包容性。」

成都是國家級中心城市,它正在高速發展中,更願意接納新興產業;

而它也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慢生活、悠然自得的城市氛圍,市民對田園生活的嚮往。

所以在2011年,多利來到了成都,以農業先行,為桃花源小鎮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成都桃花源實景

作為一個城市與鄉村的生命共同體,桃花源小鎮的基本構成單元是一座座農莊。

它有一個正式名字:中國式經營性家庭農莊。

中國式

意味著它的建築形態是中國的、傳統的,

意味著它的「舍、庭、院、園、田」五個空間境界,都是為了適應現代中國田園生活而存在。

成都桃花源實景

經營性

展現更多可能。

不只是晴耕雨讀、戴月荷鋤的傳統農耕生活,它更可以作為工作室、民宿、私房餐飲等業態的載體,為每一位農莊主提供「半農半X」的生活。

成都桃花源實景

家庭農莊

表明它的情感本質,是溫暖、溫情。

就像梭羅《瓦爾登湖》里所言:

「人類之所以想要一個家,想要一個溫暖的地方、或者舒適的地方,首先是為了獲得身體的溫暖,然後是情感的溫暖。」

成都桃花源實景

成都桃花源不只是去做一個項目,而是一次讓鄉愁漸近,鄉土復興的社會實踐。

這座現代化的農旅養小鎮,可以承載:都市人的田園情懷、安全的食品、傳統農村社會的復活、農民生活品質的飛躍、農業高科技的迭代等等。

它讓城市與鄉村真正成為一個生命共同體,引發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反思和回歸潮。

來源:特色小鎮內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般若策劃 的精彩文章:

TAG:大般若策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