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想到!遵化這些地方,原來是這麼來的!

沒想到!遵化這些地方,原來是這麼來的!

李白筆下,路是「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壯志難酬。

陸遊詩中,路是「禹廟蘭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的世事變遷。

魯迅眼裡,路是「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的希望憧憬。

路,從足從各,「足」表示路都是用腳走出來的,「各」表示每條路都有不同的故事。

遵化作為千年古縣,城中擁有許多具有歷史淵源的古路,可能你每天在這座城市與它們邂逅卻不自知。

今天,讓小編帶你走進這一條條充滿歷史的道路。

城隍廟路

此路位於遵化幼兒園南側。據《遵化通志》記載,此處曾是遵化城隍廟所在地,廟內建有前後兩層大殿,每逢重要節日都會在此舉行盛大活動,是全城香火最為旺盛的地方。為體現古城風韻,故將此路命名為「城隍廟路」。

遵化城隍廟老照片

武學街

此街位於工會南側,歷朝歷代都曾修建用於祭祀良將的廟宇,同文廟相對應,被稱之為「武廟」。這裡曾建有一座武廟,清光緒年間稱此街為武學街,為傳承遵化歷史,將此街重新命名為「武學街」。

清代武學位置圖

州府路

此路位於市委、市政府附近。遵化於五代後唐始設縣治,曾有許多官員在遵化履職,城內也陸續建造了等級較高的衙署,包括都察院公署、順天巡撫行院、總鎮行署、遵化道署、兵備道行署和遵化縣衙,為保留古城記憶,故將此路命名為「州府路」。

清代遵化州署衙門平面圖

鼓樓街

此街在於一環內東西方向延伸。據《遵化通志》記載,現花市所在地原建有一座鼓樓,老百姓以此建築為城中標誌。為遵從這一習慣,以文化路為節點,分別命名為「鼓樓東街」和「鼓樓西街」。

西大寺街

西大寺原是城內較大的古代建築群,此街原有一座雄偉的文廟,由太監劉通在小寺基礎上擴建而成,明宣德帝賜名為廣慧寺。此寺是舉行重大祭祀活動的場所,群眾習慣稱此處為西大寺,故將此街命名為「西大寺街」。

民國年間文廟魁星樓

東大寺街

此處曾建有一座觀音寺,據《遵化通志》記載,與西大寺遙相對應,群眾習慣稱此處為東大寺,故將此街命名為「東大寺街」。

水泉路

此路位於舊時水泉所在地附近。據《遵化通志》記載:「城東北隅隍池下有泉湧出,沸若滾珠,掬而飲甘且冽,名為烏龍泉。」烏龍泉,即座落在城區東北角的「水泉」。泉水經過人工疏引後,圍繞縣城緩緩流淌,時人稱之為遵化十景之一的「清泉繞廓」,為保留古城印記,故將此路命名為「水泉路」。

1945年遵化烏龍泉公園一角

南池子路、北池子路

此處原為「南十字街、北十字街」,據《遵化通志》記載,老百姓口語常稱之為「南池子、北池子」,為了尊重歷史,方便百姓記憶,故分別命名為「南池子路」、「北池子路」。

遵化南十字街老照片

劇場街

此街位於遵化東風劇場所在地。該劇場曾是上世紀遵化文化娛樂活動的重要場所,老百姓對此劇場比較熟悉,常稱之為「戲園子」,故將此處命名為「劇場街」。

建明街

此街以文化路為節點,東部稱為「建明東街」,西部稱為「建明西街」。

上世紀五十年代,一個由二十三戶貧農和三條驢腿組成的合作社在建明西鋪成立,成為全國農業合作化過程中的先進典型。為繼承發揚建明西鋪窮棒子精神,故將此街命名為「建明街」。

愚公路

此路以通華大街為節點,至南二環西路稱為愚公南路,至北三環西路稱為愚公北路。

六十年代,沙石峪創造了「萬里千擔一畝田,青石板上創高產」的人間奇蹟,被周總理譽為「當代活愚公」,為紀念傳承沙石峪愚公精神,故將此路命名為「愚公路」。

雖然這些道路沒有北京長安街的莊嚴,沒有天津濱江道的熙攘,沒有上海南京路的繁華,但它們卻見證著遵化往昔的崢嶸歲月,今世發展的時光變遷。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七十六萬遵化人民的不懈奮鬥,這座城市的未來之路定會延伸得更寬、更遠……

撰稿:楊佳碩

責任編輯:唐師師

總編:洪櫻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葵花朵朵 的精彩文章:

快來看!遵化又上新華社啦!因為啥?
稀奇?最近,遵化的一個小山村,為啥吸引了這麼多攝影大咖?

TAG:葵花朵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