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極長城站的地貌變遷

南極長城站的地貌變遷

喬治王島僅僅是南極半島西側的南設德蘭群島中的一個小島,面積為1160平方公里。島上90%被冰雪覆蓋,冰蓋最厚處達350米,平均厚100米,冰蓋最高處海拔686米。在主冰蓋南部,是佔全島面積10%的無冰區。這塊土地名叫費爾德斯半島,中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就設在這裡。

這裡兩三天就有一次暴風雪天氣,風力可達9-10級,使你難以進行野外作業。但是,為了完成祖國交給我的任務——研究長城站地區自然環境的演變,即使七級大風也仍然要堅持野外工作。一個多月以來,我已完成了費爾德斯半島野外踏勘,對這裡的自然環境變化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

圖片來自百度

末次冰期的巨厚冰蓋

很難想像,在距今一萬八千年前的時候,也就是第四紀地質歷史上被稱為晚更新世末次冰期的最盛時期,費爾德斯半島完全不是現在的這個樣子。那時由於氣候嚴寒,冰蓋範圍比現在大得多,海面比現在低100-200米。那時根本不存在南設德蘭群島,而是一個連在一起的大島嶼,現在水深100-200米的陸架區,就是當時的地面。那裡巨大的冰蓋不僅覆蓋了整個地面,而且插入海中,形成深切的冰川槽谷。當時的冰蓋比現在至少要厚150米左右。

巨厚的冰蓋具有極大的壓力,使冰蓋底部的萬年冰體達到壓力融點,產生融化,再加上冰體本身的重量,龐大的冰蓋在不斷地運動著,一些特有的冰川侵蝕與堆積地貌,必然隨之產生。但是那時形成的這些地貌現在卻難以看見,因為已被深深地埋在海面以下100-200米的地方。

圖片來自百度

高海面時期的孤島

「滄海桑田」是形容自然界變化的一句精闢語言,這種變化在南極長城站地區同樣可以體現。在趵大約5000年前的時候,是全球氣候最溫暖的高海面時期,也就是地質歷史上的全新世中期。這時由於氣候變得溫暖了些,於大冰蓋逐漸融化,海面上升,海水一直淹到目前海拔50米的高度。這

時,小小的費爾德斯半島變成了三個孤立的小島;費爾德斯海峽以北直到長城站附近的「山海關」一帶,為一較大的島嶼,島上沒有冰川發育,長城站北面的化石山成了一個小小的孤島;第三個孤島是再向北的刀山,又稱北方中央台地,目前海拔為142米,當時卻是不到100米。這樣溫暖的氣候延續了大約2000年,當時的費爾德斯半島既無冰川,多年凍土也不發育,有的僅是廣闊的海洋。

由於冰蓋融化,一來導致海面上升,二來導致地殼的均衡上升(回跳),於是島嶼便逐漸擴大。當時的海底,會以平台的形式露出海面,我們管它叫做上升海岸階地。這就是目前出現於費爾德斯半島上分布最廣泛、最高的一級平台,海拔為40-50米。

圖片來自百度

新冰期的冰川作用

氣候再度惡劣,可能發生在距今2000-3000年的時候,我們把它叫做新冰期。這新冰期時冰川作用的痕迹到處可見。以長城站附近的「山海關」峰為中心發育了好幾條大冰川,並與其它山峰發育的冰川相匯合,成了一個小小的新冰蓋。這個地區冰蓋從高處向低處運動具有很強的冰下刨蝕力量。因為這兒的氣溫不太低,冰川有可能是暖底冰川,又有大量的冰下溶水攜帶了大量的冰磧物,造成互相研磨、刨蝕。

當攜帶大量石塊的冰體向低運動碰到基岩阻擋時,就會翻過石頭繼續向下運動,這些基岩石頭於是被磨成了光滑的象羊背一樣的小丘,我們把它稱為羊背石。根據羊背石的走向,即可恢復古冰川或古冰蓋的運動方向。在這些羊背石和基岩的磨光面上,可以看到古冰川擦痕,用它來鑒別古冰川的運動方向也是很有效的。

圖片來自百度

除此之外,這裡還有不少冰川刨蝕形成的凹地,冰川退縮以後凹地積水成湖,如長城站附近的西湖,就是我們的水源。這樣的湖泊有時成串分布,從它們分布的方向,也能確定古冰川的運動方向。

冰川在侵蝕的同時,還研磨出大量的粉砂物質。難怪有人感到疑惑,為什麼南極會有這樣厚的土壤?其實它是冰川作用的結果,完全不是風化作用造成的土壤。

新冰期以後,還有幾次冰川作用發生?最後冰川退出本區是在什麼時候?想了解這些問題,我們需要藉助黃色的地圖衣了。

圖片來自百度

地圖衣——歷史的見證

地圖衣是一種生長極其緩慢的地衣,黃色,呈同心圓狀。波蘭地貌家學庫爾在南設德蘭群島另一個島嶼——利文斯島——上研究發現,地圖衣每一世紀生長13.5毫米。根據這一數據,我們只需量出生長在冰磧漂礫上的地圖衣直徑,便可推算出冰磧的年代。應注意的問題是,要區別是單個地衣不是幾個連在一起的地衣,才能得出正確的計算結果。

圖片來自百度

採用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測量海岸階地的年代。在長城站地區共有五級海岸階地,這些海岸階地都是由於冰蓋一次次間歇性退縮以後,陸地相應地一次次間歇性上升形成的。前面已經提到最高一級,即第五級海蝕平台有可能是在5000年前形成的,下面的幾級根據地圖衣的測定,海拔2米的階地形成於距今(1986年,編者注)大約407年,16米階地大約518年。

圖片來自百度

形形色色的冰緣地貌

所有這些變化,都不如冰川在本區消亡後,由地下多年凍土的發育所形成的一系列冰緣地貌豐富多彩。在長城站地區,無論你走在山上或徜徉在海邊,到處都能見到美麗的石環、石網、石帶、石河、石流坡、片石扭曲、泥流舌、泥流扇等形形色色的冰緣地貌,它們使單調的大地增添的色彩和趣味。

長城站地區位於亞南極帶,年平均氣溫為-2.6℃,有四個月的平均氣溫在℃以上,即12月到來年3月。最暖的1月份,最高氣溫可達13℃,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7月,為-28.5℃。降水量平均為419.9毫米,相對溫度很高,可達87.3%。另外,兩三天就有一次暴風雪天氣影響長城站。

由於劇烈的氣候變化,強烈的太陽輻射,使多年凍土層上部形成了一個0.35-1.2米的活動層。所謂活動層,就是時凍時融。凍結時是以針冰等形式出現,它具有強大的上舉力。反覆活動的結果,形成了各種各樣奇特的冰緣地貌。我們發現,有些石環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竟然活動了317毫米,而幾乎每個石環都在增大,一般為20-30毫米,石條之間的距離也在不斷增加。坡面上的石塊也都在運動。因此這裡是研究冰緣地貌的極好場所。

長城站地區自然環境的變化是驚人的,充分體現了大自然的威力。我們的工作僅僅是開始,今後肯定會有更豐富的、更引人入勝的新發現。南極地區的奧秘,正等待人們去探索、去揭開。

圖片來自百度

本文刊於《大自然》1986年第2期

《大自然》原創作品

歡迎收藏和分享,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自然雜誌 的精彩文章:

「一帶一路」上的美麗生靈——處境艱難的亞洲鱷家族

TAG:大自然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