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魯迅文風犀利一針見血,很多人看不懂,看懂了卻在使勁抹黑

魯迅文風犀利一針見血,很多人看不懂,看懂了卻在使勁抹黑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股解構崇高、推倒神壇的風氣盛行開來。現在終於輪到魯迅了。魯迅先生的評價在國內很高,是「民族魂」,是「民族的脊樑」,但是總有那麼一些不懷好意分子在抹黑魯迅。

回頭看看,魯迅先生已經去世82年了。《重慶森林》有句台詞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都有個日期。 秋刀魚會過期。 肉罐頭會過期。 連保鮮紙都會過期。」在這個什麼都在變化、模糊、消失的21世紀,究竟還有多少東西可以一直戳中這個社會的心臟?

投機分子說魯迅是文壇上被高估得最厲害的一位作家。其實不然,筆者在坊間看到這樣一種說法:魯迅並沒有被高估,相反的更多的是被窄化了。

魯迅和孔子一樣,因為成為了一個圖騰,一個象徵,於是被高高掛起風乾,很少人會真去閱讀並體會他們那些細微美妙的地方。於是很多人想起魯迅來,就是一臉苦大仇恨的「批判劣根性」、「匕首投槍」,了解再多些,也不過「我以我血薦軒轅」。然而這都是80年代甚至更早的評價了,也就是說,這種認識來自幻想「解放全世界三分之二受苦人民」的時代。

——別不承認了,大部分人對他的認識無非語文課本上那幾篇,還是帶著要背誦的憤恨,或者行將睡去的困意。

中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路。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滿足著,即一天一天的墮落著,但卻又覺得日見其光榮。——摘自《論睜了眼看》

魯迅1925年作品魯迅先生文字的深刻之處在於,他早已預見了文明發展的趨勢。這番批判放到九十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是適用的。

魯迅先生的地位可不是靠小學課本刷存在感刷出來的,韓國文學評論家金良守評價魯迅先生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也許是文字太過犀利,人們對魯迅先生的評價多有高度,少敢深度。

現在看了依舊會痛的文字,才擔得起一針見血。回答只取一句,也許會斷章取義,但絕對發人深省,並帶著時代性傳承而下。這裡只選兩句惟雍最愛,共勉。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惟雍談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三分鐘教你弄懂國畫知識,最美國畫讓你一次賞個夠

TAG:惟雍談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