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聲】2018,安好

【心聲】2018,安好

2018年,我大概率的會全程參與一場葬禮。死亡,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事情,可能大部分人都懼怕它,總會期望死亡晚一些到來,畢竟這個世界如此美好。既然我們都如此眷戀這美好的世界,當我們不得不面對死亡的時候,我們會怎麼做呢?每個人的境遇都不一樣,有時候自己都做不了自己的主。

文學巨匠巴金102歲仙逝,老人家最後的六年並不是為自己而活,也不是自己想死就可以死。

我在2015年面對過一次「死亡」,很幸運我能自己做決定。說起那次經歷,到現在我還是覺得自己很爺們兒。

2015年9月份的一天,我在鞍山突感不適,胸口劇痛,無法呼吸,朋友把我送到醫院,一系列的檢查後,醫生神情凝重的跟我說:「你家屬有來嗎?」我說就我一個人,沒事,說吧!

醫生跟我說,我應該是得了一種叫主動脈夾層的病,這種病非常的兇險,隨時都有猝死的可能,建議我立即住院。我非常冷靜的說:「我住院了,發病就能搶救回來嗎?」醫生說也不是有很大把握救得回來。聽完後,我考慮了幾分鐘,對醫生堅定地說:「那我不治了,回家!」當時自己的那份淡定,現在想起來也挺崇拜自己的。當然了,被誤診是後話了。

其實我覺得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消失,自己本身並沒有什麼痛苦的,難過傷心的是家人和朋友。

當時醫生給我宣判的時候,我想到了父母送兒子先走的悲涼,想到了孩子尚小沒法再盡義務撫養的自責。那一刻就想抓緊一切時間把事情安排好:給妻子和孩子買的的保險合同、自己的銀行卡和房證統統交給家人,如果還有時間就趕緊出去爽爽地玩一圈,住院治病根本就未曾考慮。

這輩子一直就是這樣一個固執的人。工作後辭職留學,留學後回國工作,在天津工作三年再回瀋陽,這三件事情我從未和任何人商量。

不管正確與否,畢竟是自己的決定,所以都未曾後悔。

面對死亡要過兩道關。第一關是自己這一關。

當得知自己患病了,正常的人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治療。一位大哥跟我說過,人要小病大治、大病不治。我是大大地贊同這句話。

第二關就是家人這一關。

巴金老人最後的幾年,身上插滿管子,氣管被切開,下巴長時間無法閉合導致脫臼,痛苦的巴金老人多次請求家人不要搶救,都無法實現自己的願望。老人沒有尊嚴的痛苦地為家人活著,這就是中國古語所說的「壽則辱」吧!

2000年的元旦初識我的岳父,彈指一揮18年了。岳父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場,我始終和他保持著一種敬畏的距離。認識岳父的時候,他已經戒煙戒酒了,一直沒一起喝過酒。

岳父個人魅力極強,口才了得,思維縝密,辦事識大體,風趣幽默,從他身上我學會了很多終身受益的東西。他的女兒對他有一種崇拜的情節,我倒沒有,這反而讓我更懂得如何帶有選擇性地學習他老人家身上的東西,自己的天賦差了些,岳父每次言傳身教的東西,自己領會的都不到位,有些還自動屏蔽了。這些都讓他傷心了。

認識岳父18年,看見他哭過一次,聽說他哭過一次。那是在我和她女兒的婚禮上,他哭了。直到我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後,才真正理解他婚禮上的眼淚。上個月我妻子帶著他去北京看病,下火車出站的時候,身體虛弱的實在走不動了,女兒租了一輛輪椅給他,當岳父坐在輪椅上的那一刻,他哭了,他的老伴哭了,他的女兒也哭了。這三個人的哭我都懂。

宇宙萬物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即使是聖人也改變不了。

(作者:尹盾 遼寧省分行供稿)

出品︱帥 師 編輯︱毛志輝 李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交行 的精彩文章:

冬季,一定要來哈爾濱

TAG:文化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