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鄉民間《韓氏家乘》中的兩篇唐代碑文整理

武鄉民間《韓氏家乘》中的兩篇唐代碑文整理

老區之聲感謝您支持與關注

太行飛雪

GIF

GIF

有幸在武鄉北上合清嘉慶戊辰(十三年1808)增續的《韓氏家乘》中見到所收錄的兩篇唐代碑文,此亦武鄉之文獻資料,飛雪見之甚喜,錄之於後,並加以標點和簡注,公諸同好,以期方家斤斧。

GIF

GIF

韓氏碑文

萬物本乎天,人生本乎祖,凡有血氣只倫,孰無所自哉?然積厚者流光,德薄者嗣促,衍數世而斬焉,無後者不可勝數,即似續有人而泒流代遠,家乘失而世系湮,亦難溯厥由來矣!惟南陽韓氏則不然,考韓之始黃帝之裔,文武之胤也。成王封其母弟叔虞於唐,傳十一世而至昭穆侯,封其叔父成師於曲沃,是為桓叔。桓叔次子萬食采於韓,始以韓為姓焉。世有令德,為晉名卿,其豐功大烈銘竹帛而播列服者,昭然可考。遞傳至處與魏趙共分晉地,偕楚燕齊秦為七國。嗚呼,豈不偉哉?乃無何而始皇暴虐,吞二周,並六國,韓氏之子孫匿跡昌黎,越數世而遷居南陽,歷漢歷晉,宗族聚處,未離此土。雖不能如周時之盛,而錫官封爵、軒冕相繼,載於陵闕碑者濟濟有人。至後魏安定公諱備,遷居武鄉韓壁村,遂為武邑韓氏。遞至我唐有韓公秀殷,字行芳,尤其彰明較著者也。試即公所自出者言之:公父諱興朝,祖瓘(guàn)玉登進士第;瓘玉高祖諱袞,登懿宗四年(即咸通四年,公元863年)進士。科第頻仍,屢世書香,猗歟休哉!積厚者流光,洵不謬矣!籍非然者,自周迄唐不及二千年之久,世系無傳聲消跡滅者,難以枚舉,又烏能冠帶不絕,子孫繩繩如是哉?公念先人積德之厚,幸後嗣衍流之長,恐喬寓久遠湮沒而無稽也,屬余作文以志之。余不揣固陋,樂公之族足以耀後世而垂永久,於是乎書。

峕唐咸通五年(公元864年,歲甲申)二月有八日勒石

由十三世孫如淵敬錄

居士秀殷祖墓志銘

韓氏之先自鎮國大將軍南陽郡安定桓王之後,乃周姬之胤也,南陽有韓氏家廟陵闕碑紀發輝盛焉。令望相映,豈止冠冕者矣!世有隱名山谷,樂道居貧,其於令望高明亦注之不及也。今居士隱跡武鄉,家逾數世,韓壁村西南約一里成其塋體也。太高祖諱袞,登懿宗四年進士第。祖諱瓘(guàn)玉,登進士第。父諱興朝,偕遞跡高原取適家併合葬於本縣通化鄉。

居士諱秀殷,字行芳,志在修業,不務宦名,訓子事師,俾親儒道鄉里譚善布在如川,俄成幕年,嬰疾終世,去。咸通九年(868)九月十七日卒於正寢,享年六十歲。娶隴西李氏,禮閑四德,行擅三從,作內范之母儀,攝鄰里之恭敬,奈何風恙縈體,疾疢(chèn)纏綿,雖藥餌之萬端,莫延留於瞬息,至中和三年(883)癸卯歲八月八日壽終,享年七十六歲。

有子二人,長曰文楚,性親儒道,誌異宦途,好習詩書,篤專禮樂,孝行偏著,承顏道彰,奉祀祭之如存,供甘旨之雅備。初娶清河張氏,去,咸通十五年(874)五月十二日卒,時年二十七歲;次婚天水趙氏,有男三人:長中起,次中貴,次中願。

仲子文偘(kǎn),中年遘疾,去,咸通十二年(871)二月十五日卒,時年二十六歲。有男一人:中慶;長女適史村郭氏,次女適大陌劉氏。

於中和五年(885)歲次乙巳冬十月四日,令嗣遷父虛襯(chèn),歸母玄宮。取亡弟文偘,並前妻張氏,附先祖大塋之東南約百步,特創墳闕。三世同丘,冀無間於生前,用不改於庭訓。文楚以余宗從告述葬情,睹其生事以禮,死葬以禮,得毋申拙用紀銘乎?

銘曰:

韓氏之族,自周乃昌。封侯建國,望始南陽。

軒冕相繼,令淑馨香。泒流代遠,飄於此方。

偉哉居士,家籍武鄉。不幹俸祿,高卧雲芳。

遞傳孝義,名聲以彰。真石既固,地久天長。

由十四世孫煟敬謄

飛雪按語

依《韓氏家乘》所收序文推斷,該譜系始修於清乾隆癸亥仲呂(即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農曆四月),增續於清嘉慶戊辰仲夏(即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農曆五月)。此二碑文據乾隆《韓氏家乘序》載,發掘於「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五月念七日於村(指韓壁村)南廢冢」,在十四世孫韓煟所抄錄的文字中可以看到,「玄」字進行缺筆避諱,這一點也可以得到佐證。

這兩篇文字,準確的說,是一個完整的家譜記錄。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魏晉之後至唐代的家譜特點,其內容包括地望、源流、家族世系、姓名(包括字型大小、別名等)、生平、官爵、生卒年月及死亡原因、婚姻狀況(妻妾姓名、岳家門第等)、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婚配、居住、遷徙、墳墓等,都有著比較詳細的記錄,充分反映了當時社會門閥制度的普遍和深入。

文中記載其祖瓘(guàn)玉登進士第;高祖諱袞,登懿宗四年(即咸通四年,公元863年)進士。予竊以為這應該是秀殷的祖父登進士第後,朝廷賜予其祖父進士名譽的。其時間為咸通四年,二文互證可知,秀殷壽六十,卒於咸通九年,而咸通四年秀殷已年五十五了,其祖父已屬罕見之高齡了,更況其高祖?二人同時及第,實在不可想像!

據《魏書》卷五十一《韓茂傳》載:茂有三子,備、均、天生。茂死,長子備襲爵;備卒,無子,弟均襲爵。《魏書》為是北齊人魏收奉詔於公元551——554年所著,列於二十四正史之中。而在李延壽完成與659年的《北史》中,也有著和《魏書》同樣的記載。這樣一來,和該譜所述的韓備徙居韓壁之說,存在著巨大的出入,孰是孰非,予不得而知!今備列於後,以俟後賢。

附錄:

《魏書》卷五十一《韓茂傳》:「韓茂,字元興,安定安武人也。……茂沉毅篤實,雖無文學,每論議合理。為將善於撫眾,勇冠當世,為朝廷所稱。太安二年夏,領太子少師。冬卒,贈涇州刺史、安定王,謚曰桓王。長子備,字延德。初為中散,賜爵江陽男,加揚烈將軍。又進爵行唐侯,拜冠軍將軍、太子庶子。遷寧西將軍,典遊獵曹,加散騎常侍。襲爵安定公、征南大將軍。卒,贈雍州刺史,謚曰簡公。備弟均,字天德。少而善射,有將略。初為中散,賜爵范陽子,加寧朔將軍。遷金部尚書,加散騎常侍。兄備卒,無子,均襲爵安定公、征南大將軍。……均弟天生,為內廄令,後典龍牧曹。出為持節、平北將軍、沃野鎮將。」

《北史》卷三十七《韓茂傳》:「韓茂,字元興,安定安武人也。……太安二年,領太子少師。卒,贈涇州刺史,安定王,謚曰桓。長子備,字延德,賜爵行唐侯,歷太子庶子、寧西將軍,典遊獵曹,加散騎常侍。襲爵安定公、征南大將軍。卒,贈雍州刺史。謚曰簡。備弟均,字天德,少善射,有將略。初為中散,賜爵范陽子,遷金部尚書,加散騎常侍。兄備卒,無子,均襲爵安定公、征南大將軍。歷定、青、冀三州刺史,甚有譽。」

2017.10.9.太行飛雪錄於武鄉

作者簡介

他握得直尺刀鋸,是為居室工匠。

他扛得鍬钁耙鋤,是為地道務農。

他寫得詩詞歌賦,是為文壇才子。

——史志鋒語

太行飛雪,本名王剛,武鄉人氏。素居鄉野,躬事桑麻,慎行訥言。任意氣而好書,喜閱讀而不求解。

相關作品

【聲明】除署名文字、圖片、視頻外,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立即刪除;轉載僅供交流與思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老區之聲》編輯部

總 編:龍的傳人

副 總 編:紅色武鄉

總 監:閑山居士

副 總 監:趙太生 雲中道人 ╭歲冄茹歌╮

監 審:安則 久了就舊了o

責任編輯:小虎 沒有翅膀的蝴蝶

絵飛ヾ的魚試著忘記壹切

ヅ不存在的存在

本期編輯:小虎

來稿郵箱:

轉載務請註明出處

否則依法追究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區之聲 的精彩文章:

TAG:老區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