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嘗試和體驗:工筆貓咪

嘗試和體驗:工筆貓咪

保留一點好奇心,給自己個努力摸索的理由

2018 start

工筆《貓咪與紅葉》過程,day 4,2018年春節期間

工筆畫素材取自《工筆貓技法全解》的一則範例,作者:邢誠愛

藝術是相通的。在眾多形式的繪畫藝術中,國畫和水彩更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我並不了解國畫,只是見家裡人在學,有幸偶爾瞥上兩眼,知道用的是毛筆,墨有黑色也有彩色,講究線條也講究暈染,等等。

事情的起因是前兩天看到幾本講解工筆動物技法的書,筆觸細膩,活靈活現的。我的好奇心被勾了起來,於是當晚就擼起袖子準備嘗試一次。

哪知道這一動筆就是整整五天。

day1:落稿

畫動物,不論工筆還是水彩,首先要了解動物。

而所謂「了解」,其實可以是個很高層次的要求。就像從第一次接觸一個人到可稱之為「了解」的過程,其實需要很久很久。

以畫貓為例。很多同學跑來找我學習水彩貓咪的「技法」,其實這樣的練習步驟是有些跳躍的,「了解貓咪」才是首先應該做的事情。

了解什麼?

——外形、結構、習性。

比如畫出簡單貓咪輪廓,是「外形」層面的了解。在這個層次,很多同學會認為正臉容易畫,規矩的坐卧姿態容易畫,而涉及到一些仰視、俯瞰、側面或是動態時則無從著手,出現「怎麼畫都彆扭,並且不知如何修正」的狀況。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了解貓咪的生理構造,也就是「結構」層面的了解。譬如懂得面部骨骼的起伏,那麼畫好各個角度的表情就會變得非常簡單。

「習性」是更高層面的一個要求,會使畫面變得生動無違和。比如一隻受到驚嚇的貓咪,耳朵和尾巴都會貼向身體,如果將耳朵豎起就會覺得「不對勁」;再比如準備捕獵的貓咪,耳朵會豎起並朝向面前,鬍鬚也會翹起來探向前方,如果鬍鬚自然垂在面部兩側,同樣會覺得畫面「有問題」。

藝術是源於生活的。

為了追求技法而跳過對生活的觀察和體味是不好的習慣,

要學會循序漸進,享受踏踏實實修行和進步的過程才好。

day2:毛髮刻畫

工筆動物的畫法與水彩完全不同,這是我從前不知道的,為了更好的體驗,我也是對著書本,按照工筆的步驟慢慢刻畫這隻貓咪。

最大的不同是毛髮。水彩是沒有墨色的,形體刻畫依靠顏料在紙面的流動、水分的引導控制、以及最後的筆觸疊加。而工筆的順序是先用墨來定型,畫出黑色的部分,而後直接疊加彩色毛髮直至鋪滿整個身體,利用國畫顏料的覆蓋性,在墨的基礎上塑造出形體起伏與冷暖變化。

用筆觸將髮絲鋪滿身體,要求作者非常了解每一寸皮毛的髮絲走勢,這是這張練習對我最大的挑戰,也幫我好好的補充了一下這方面的知識。(畫水彩的時候我是非常懶得趴在紙上仔細刻畫毛髮的,這部分工作總是紙面的水分幫我完成的——水會讓顏料自然擴散出髮絲。)

day3:毛髮刻畫。捲起的後大腿使得毛髮走勢有很多「貓為」的變化,到最後我也沒完全弄明白……如圖

貓咪之外的部分倒是沒什麼好說,結合了水彩和工筆的技法(主要是因為懶),用了一天多一點的時間就完成了。

day4:紅葉。用了暈染的方法,畫得比較快也相對粗糙一些。

day5:石、台、底色暈染,讓整整畫面的色調更加統一,像是秋景。

(當然,不管何時何地,貓咪總是一副這種「神人不理」的表情啦!)

其實這個春節我是帶了很多水彩工具回老家,準備「擼起袖子」努力畫畫的,但一時的念頭直接賠上了假期的前5天,最後搞出這樣一張不倫不類的動物畫。不過凡事都有第一次,對於自己勇敢嘗試新事物的做法,我還是很滿意的(阿Q附身的月月,比較容易肯定自己,大家習慣就好……)

所以呢,這篇文章其實是想說:

不要在自己熟悉的一畝三分地里停滯不前,

世界那麼大,

多多探索,多多嘗試,多多失敗,並且多多思考,

會發現生活比想像的要精彩得多。

我們畫畫是為了什麼?

為了更好地體驗這個世界,更好地享受生活。

對吧!

-end-

更多繪畫細節,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和批評指正!

這是一個沒有廣告的、純粹的水彩修行分享公眾號,喜歡月月的可以關注一波。

作者:林加月

微博:圖靈的天蛛(日常水彩練習與分享更新處)

B站:新月Singya(水彩教程公開視頻投放處,http://space.bilibili.com/2627985/)

人人講:Singya_林加月(收費水彩單節課程投放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彩自修筆記 的精彩文章: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TAG:水彩自修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