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元人冠冕,趙孟頫,人物畫欣賞一

元人冠冕,趙孟頫,人物畫欣賞一

趙孟頫

趙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

代表作品:畫跡有《重漢疊嶂圖》、《雙松平遠圖》、《鵲華秋色圖》、《秋郊飲馬圖》、《紅衣羅漢》、《人騎圖》等;書跡有《洛神賦》、《道德經》、《膽巴碑》、《玄妙觀重修三門記》、《歸去來兮辭》、《臨黃庭經》、獨孤本《蘭亭十一跋》、《仇鍔墓碑銘》、《四體千字文》等。

趙孟頫,宋太祖趙匡胤的第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嫡派子孫。自幼聰明,讀書過目成誦,為文操筆立就。宋朝滅亡後,趙孟頫歸故鄉閑居。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 趙孟頫等十餘人,被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元世祖讚賞其才貌,兩年後任從四品的集賢直學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濟南路總管府事。在濟南路總管任上,元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實錄》,趙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後便借病乞歸。大德三年(1299),趙孟頫被任命為集賢直學土行江浙等處儒學提舉。至大三年(1310),趙孟頫的命運發生了變化。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在儒師太子副詹事王約的影響下對他發生了興趣。延祐三年(1316),官居一品,名滿天下。夏文彥《圖繪寶鑒》盛讚他「榮際王朝,名滿四海」,在元朝文人中最為顯赫。前史官楊載稱孟頫之才頗為書畫所掩,知其書畫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經濟之學。人以為知言云。趙孟頫一生歷宋元之變,仕隱兩兼。歷仕五朝,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封魏國公,謚文敏。信佛,與夫人管道昇同為中峰明本和尚弟子。趙孟頫是一代書畫大家,經歷了矛盾複雜而榮華尷尬的一生。他作為南宋遺逸而出仕元朝,對此,史書上留下諸多爭議。「薄其人遂薄其書」,貶低趙孟頫的書風,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趙孟頫的為人。儘管很多人因趙孟頫的仕元而對其書畫藝術提出非難,但是將非藝術因素作為品評書畫家藝術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著有《尚書注》、《松雪齋文集》12卷等。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自五歲起,趙孟頫就開始學書,幾無間日。直至臨死前猶觀書作字,可謂對書法的酷愛至極。據明人宋濂講,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趙構)書,中年學「鍾繇及羲獻諸家」,晚年師法李北海。王世懋稱:「文敏書多從二王(羲之、獻之)中來,其體勢緊密,則得之右軍;姿態朗逸,則得之大令;至書碑則酷仿李北海《嶽麓》、《娑羅》體。」此外,他還臨撫過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於篆書,他學石鼓文、詛楚文;隸書學梁鵠、鍾繇;行草書學羲獻,能在繼承傳統上下苦功夫。誠如文嘉所說:「魏公於古人書法之佳者,無不仿學」。虞集稱他:「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詣《聖教序》,而入其室。至於草書,飽《十七帖》而度其形。」他是集晉、唐書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書法家。《元史》本傳講,「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元鮮於樞《困學齋集》稱:「子昂篆,隸、真、行、顛草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趙氏能在書法上獲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分不開的。尤為可貴的是宋元時代的書法家多數只擅長行、草體,而趙孟頫卻能精究各體。後世學趙孟頫書法的極多,趙孟頫的字在朝鮮、日本非常風行。趙孟頫在書法上的貢獻,不僅在他的書法作品,還在於他的書論。如:「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在臨寫古人法帖上,他指出了頗有意義的事實:「昔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況蘭亭是右軍得意書,學之不已,何患不過人耶。」康有為曾說:「勿學趙董流靡之輩」,這是個人偏見。因康瞧不起趙身為帝胄而入元為官,故對其書法極盡貶低。世人只道趙字婉轉流利,卻不知其外秀內剛,六十歲以後作品更是老辣厚重,絕無柔媚之氣。近人馬宗霍《書林記事》謂:「元趙子昂以書法稱雄一世,落筆如風雨,一日能書一萬字,名既振,天竺有僧數萬里來求其書,歸國中寶之。」

趙孟頫在繪畫上,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精。其繪畫,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馬師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鳥,皆以筆墨圓潤蒼秀見長,以飛白法畫石,以書法用筆寫竹。力主變革南宋院體格調,自謂「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遙追五代、北宋法度,論者謂:「有唐人之致去其纖;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獷。」打破了馬夏江山的「清一色」局面,開創了元代新畫風。明人王世貞曾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道出了趙孟頫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作為一位變革轉型時期承前啟後的大家,趙孟頫提出「作畫貴有古意」的口號,引晉唐為法鑒,扭轉了北宋以來古風漸湮的畫壇頹勢,使繪畫從工艷瑣細之風轉向質樸自然;認為「雲山為師」,強調了畫家的寫實基本功與實踐技巧,一反北宋以來文人畫的墨戲態度;同時,提出「書畫本來同」,以書法入畫,使繪畫的文人氣質更為濃烈,韻味變化增強。趙孟頫在南北一統、蒙古族入主中原的政治形勢下,吸收南北繪畫之長,復興中原傳統畫藝,維持並延續了其發展。趙孟頫既維護了文人畫的人格趣味,又擯棄了文人畫的遊戲態度;作為形態學原則,趙孟頫既創建文人特有的表現形式,又使之無愧於正規畫的功力格法,並在繪畫的各種畫科中進行全面的實踐,從而確立了文人畫在畫壇上成為正規畫的地位。應該說,趙孟頫使職業正規畫與業餘文人畫這兩種原本對立或並行的繪畫傳統得以交流融匯,從此,一個以文人畫家為主角,以建構文人畫圖式為主題的繪畫新時代,拉開了序幕。

應當特別指出,趙孟頫的山水畫不但將鉤斫和渲淡、丹青和水墨、重墨和重筆、師古和創新,乃至高逸的士夫氣息與散逸的文人氣息綜合於一體,使「游觀山水」向「抒情山水」轉化;而且使造境與寫意、詩意化與書法化在繪畫中得到調和與融洽,為「元季四大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的以詩意化、書法化來抒發隱逸之情的逸格文人畫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上述這些理論與實踐,將趙孟頫推向了開元代繪畫風氣宗師的地位。

趙孟頫作為一代宗師,不僅趙孟頫的友人高克恭、李仲賓,妻子管道升,子趙雍受到他的畫藝影響,而且弟子唐棣、朱德潤、陳琳、商琦、王淵、姚彥卿,外孫王蒙,乃至元末黃公望、倪瓚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繼承發揚了趙孟頫的美學觀點,使元代文人畫久盛不衰。「先畫後書此一紙,咫尺之間兼二美。」趙孟頫書畫詩印四絕,當時就已名傳中外,以至日本、印度人士都以珍藏他的作品為貴,為當時的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人騎圖

本幅上有作者款識:「元貞丙申歲(1296年)作,子昂。」鈐朱文印兩方:「趙氏子昂」、「澄懷觀道」。後隔水自題:「吾自小便愛畫馬,爾來得見韓干真跡三卷,乃始得其意雲。子昂題」。又自識:「畫固難,識畫尤難。吾好畫馬,蓋得之於天,故頗盡其能事。若此圖,自謂不愧唐人。世有識者,許渠具眼。大德己亥(1299年)子昂重題。」印「趙氏子昂」。引首有清乾隆皇帝書「深得穩意」4大字,並在本幅題詩,後幅有元趙孟頫等17家題記,鈐明「天籟閣」等印近200方。清《石渠寶笈續編》、《穰梨館過眼續錄》著錄。

是圖畫一著唐裝之文官執鞭騎馬,儀態雍容不凡,著意表現文人含蓄儒雅和沉穩的個性。描法近鐵線描,勁健細挺,畫風得唐人之富麗,亦不失文人之清雅,將重彩與淡彩有機地合為一體,更多地汲取了北宋李公麟的筆韻。《人騎圖》是趙孟頫43歲所作,屬於他早期作品,當時他對於唐人畫馬的領悟是「始得其意 」,三年後,他再題時則說是「得之於天」、「不愧唐人」,可以看到,三年之間,趙孟頫對於人馬畫傳統有了新的認識和創造,這在他晚期的《秋郊飲馬圖》、和《浴馬圖》卷中展現得最為神采。

秋郊飲馬圖

秋郊飲馬圖局部

秋郊飲馬圖局部

《秋郊飲馬圖》是趙孟頫的鞍馬人物畫的代表作,作於皇慶元年(1312)十一月。描繪秋景之中,一紅衣奚官執竿在溪邊驅馬就飲的情景。尾紙柯九思跋曰:「右趙文敏公《秋郊飲馬》真跡,予嘗見韋偃《暮江五馬圖》、裴寬《小馬圖》與此氣韻相望,豈公心慕手追有不期而得者耶?至其林木活動筆意飛舞,設色無一點俗氣,高風雅韻,沾被後人多矣!」。畫面是江南初秋時節,放牧人趕著一群馬到岸邊飲水的情景。放牧人身穿紅色長袍,手持馬鞭,轉身看著正在嬉戲的兩匹馬。在牧人的前方有五匹馬步入到河中飲水,在河岸上還有兩匹馬在互相追逐。整個畫面樹木清秀,河水平緩無波,馬的造型生動,表現了自然景緻的優美。

在他的這幅人馬圖中,似乎能夠感受到畫家躊躇滿志的心境。圖中,秋林疏樹,野水長堤,穿插於坡石之間的各色樹木將畫面上的近景、中景、遠景自然清晰地區分開來,奚官和馬群疏落有秩,其走向與湖岸相一致,構圖簡潔卻巧妙地表現出了開闊的場景,意境深遠。可以看出,趙孟頫完全擺脫了唐代人馬圖中不設背景的局限,運用大面積的山水背景渲染畫面氣氛。在具體物象上,他仍舊保持了唐人紅衣、虯髯的奚官形象,樹木則大膽地刪繁就簡,以保持「古意」。小青綠設色與筆墨的結合是這件作品的又一成功之處。畫面寬闊的河面借用畫絹本身的顏色,只在近景處輕掃幾筆,表現秋水的韻致,筆到意足。大面積的坡岸則以石綠平塗罩染,與奚官的紅衣白褲形成了明快的對比,給人以秋高氣爽之感。同唐人青綠設色相比,趙孟頫的小青綠是與筆墨相結合的。畫中山蜀樹木的皴染色不掩墨,使人可以體味其中筆墨的韻致,正如明代畫家沈周評價所云:「……王孫本號松雪翁,能事錯認營丘公,丹青隱墨墨隱水,其妙貴淡不貴濃……」(趙孟頫《重江疊嶂》沈周題跋)。此後,這種「以水和墨,以墨諧色,兩者交融互用,不分彼此,使得水墨和丹青自唐宋以來的對立和分野不再成為畫家的障礙」。這也正是趙孟頫的創造。

紅衣羅漢圖

紅衣羅漢圖局部

圖中身著紅色袈裟的羅漢盤腿坐於大樹下面的青石之上,左手前伸,神態安詳堅毅,似在說法。根據作者題記所言,因常與西域僧人往來,「耳目相接」,故能對西域僧人的神態特徵刻畫入微。

圖中羅漢取梵相,人物的造型及表現手段取法唐代閻立本,以鐵線描勾勒,用筆凝重;設色濃麗,以赭石、土黃、石綠與大紅袈裟形成鮮明對比;構圖採用由左向右的開合形式,引人聯想。

「紅衣羅漢圖」卷後有董其昌題跋「趙文敏曾畫歷代祖師像,皆梵、漢相雜,都不著色,不若此圖尤佳,其自題知為得意筆也」。董氏評語值得商榷,但「紅衣羅漢圖」堪稱趙之代表作之一毋庸置疑。

感謝收看,陽陽說畫致力於為您呈現精美畫卷。

歡迎收藏轉發,如有問題敬請在評論處留言。

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陽陽說畫 的精彩文章:

有潔癖的畫家,元,倪瓚作品欣賞
浙派之祖,明代,戴進作品欣賞-花鳥人物篇

TAG:陽陽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