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盆地突圍到海洋——行走廣西,下篇

從盆地突圍到海洋——行走廣西,下篇

在中國的南部,有一道最大的嶺——南嶺,層層疊疊、綿延浩蕩,自然形成了一道磅礴的地理分界線。此次廣西環遊,便穿梭於層層山嶺之間,行走于山嶺腳下流水衝擊出的不同文化。

江山半島的濱海公路現已基本全線貫通,但在導航上還不能顯示,所以在東興、防城港的來回行進中還是走了不少的冤枉路。離開白浪灘前往怪石灘的路是極好的,很方便,白浪灘在江山半島東南端,怪石灘在江山半島南端。

怪石灘的形成源於海蝕(即海水運動對沿岸陸地侵蝕破壞所形成的地貌無論石頭的大小都呈褐紅色。海岸上的礁石形態各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它的異。

尤其是岸邊的一個個附著著海藻類的礁石,所呈現的翠綠色與褐紅色混雜在一起,不只是美麗,無法用語言描述。

附近的村民,男的以出海為業,此時的季節不是漁業的旺期。所以漆著藍色的漁船都停泊在岸邊,將海水與遠處的天連接在了一起。

男人們出海,女人們也不閑著,不等前來遊玩的車輛停穩,就會圍攻上來。

有幸在祖國的南海領域,跟著漁船出了一次海,多了一次另類的體驗和經歷。起初是興奮,船頭船尾的來回竄。可是在海上顛簸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已經感到了不適,隨後不得不跟漁家商量返航。

由於漁船走得不夠遠,所以開網時看到的除了幾隻笨笨的大水母,剩下的就是一些蝦兵蟹將啦。

此景真的讓我有些驚呆,什麼都可以當做水上交通工具。

北侖河口的大清國欽州界一號界碑,中越陸地邊界線的起點,在東興市東興鎮的竹山村,立於中法戰爭(當時越南被法國殖民)後的公元1890年,此處是中國大陸海岸線與陸地邊界線的交匯點。

大清國欽州界一號界碑是以河為界的界碑,由於界碑不能立於水中,只能立在雙方靠近航道的陸地上,界碑是單面刻字,預示外面的水域還有一部分是我們的國土。因此,河道界碑和陸地界碑是有區別的,此碑是用海蝕岩鑿成的。

此次廣西之行,沿邊公路(S325)是行程計劃中的,這條邊境公路在崇山峻岭間蜿蜒,將質樸的民族風情和田園風光串在一起,從大海走入大山,一路將廣西的山山水水展現的淋漓盡致。

廣西沿邊公路起點零公里紀念壇,是廣西沿邊公路零起點標誌,位於北侖河入海口的大堤東端。

沿邊公路是2000年廣西政府在沿邊八個縣市開展的邊境建設大會戰中的標誌性工程,沿邊公路的起點是東興鎮的竹山村,途徑8個縣市,全長725公里。

竹山鎮的地標廣場

京族哈亭位於東興市江平鎮的萬尾島附近,「哈亭」,是京族人民祀祖,祭神和民間娛樂的公眾場所。

京族獨弦琴,彈撥類弦鳴樂器,因獨有一根弦而被稱為獨弦琴。事實上,獨弦琴在京族民間稱匏琴,或稱獨弦匏琴,京族語即直呼旦匏,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古老樂器。

京族鼓

行走廣西第13天,從中越邊境的東興口岸出發至廣西東南部的梧州,拜訪梧州的騎樓城。出發時便下起了小雨,高速路上一直大霧,全程520公里,車外溫度由20度逐漸降至14度,寒意重來。

梧州,坐落於潯、桂、西三江水口交匯處,是嶺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發祥地。梧州騎樓城乃中國第一騎樓群,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國內罕見,是梧州近現代百年商貿繁華的歷史見證,梧州騎樓文化已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騎樓最為特色的是其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及隨處可見牆面上蘊涵中國傳統文化的灰雕藝術。

當然了,最為特別的是一層商鋪門面都向內縮入23米讓出來作人行走廊,替行人遮陽擋雨。

由於梧州城區的特殊結構,街道仄逼。停車位緊張且昂貴,半天15元,過夜30元,市區內想找到一家有獨立停車場的賓館不是件容易的事。特色美食:紙包雞、冰泉豆漿、田螺、涼茶……當然還是少不了各種的米粉。

正宗冰泉豆漿

紙包雞

當中有木有一個不認識的字?

時間已近年根兒,只能將賀州有名的黃姚古鎮作為廣西環線的最後一站。因是慕名而來,但沒有預期中的好,過度開發導致商業氛圍有些濃,百姓的原生態房子基本上都被裝修用於各種營業。雖然每座庭院都被裝點的各具特色,但並不是我想看的。

古戲台

青石板路保留了原始的韻味

古鎮上,有水便有橋,有橋便有亭,幾株大樹讓人驚嘆,也算是彌補了些失望。

鎮子中的一個僻靜處,發現了一座「勞氏宗祠」,讓人倍感意外。

選擇湖南婁底的冷水江作為返程中途的休息地兒,全是為了距冷水江不遠之處的紫鵲界梯田而特定的。早些年就很想來,只是因為其地理位置上的不便,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這次是不會錯過的。

紫鵲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歷史,有著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之稱,屬湖南婁底市新化縣水車鎮,是南方稻作文化與苗瑤山地漁獵文化融合的歷史文化遺存,獨特的耕作方式和利用山泉天然的灌溉系統在稻作文化中是非常獨具特色的。

不同的角度,折射出形態各異的梯田。若是不同的季節,必定展現的是不同的風采。

紫鵲界起源於先秦、經歷了宋、明時期的不斷完善,是中國苗、瑤、侗、漢等多民族歷代先民共同勞動的結晶,是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標誌性文化景觀。

你不信吧,開始我也不信。但來到紫鵲界,你真的可以看到山有多高,梯田有多高,梯田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在山上只要用腳踩踏過的土地有水洇出,往下挖不了多深就會有泉水冒出,村民們就是用竹子將這泉水引入田中進行澆灌的。泉水引入家中,積存起來便可作為日用。

這裡民風非常淳樸,走累了,隨你走到哪一家坐下休息,村民會問你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吃糍粑,極真實的親身體會。雖然在語言上很難溝通,但仍能感受到現如今很難感受到的一些東西了。

我喜歡這裡純樸的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純樸的人。

爬山時即使身負重擔我也不是她的對手

相幫人家干點活,無奈,試了幾次也站不起來。

干點力所能及的吧

家家都有專門熏制臘肉的小屋

在這裡不得不提到村子裡人人皆知的羅青嬌,「紫鵲人家」的阿慶嫂,是個和我一樣敢想敢做、天地不怕的女人,熱情、直爽,「狹路相逢」,千里來此相識是註定的。

這條路,她用了11年靠雙手挖出來的。

行走在廣西大地上,隨處都可見一處處名不見經傳的山水都可與桂林媲美,豐富而有序,相互滋潤。其文明,自生自長,數千年來,深山與盆地,也在不斷地受到中原文化的衝擊,豐富了土生土長的物種,充分體現了這份土生土長的文化與大自然的相依、相存。

此次廣西出行告一段落,全程5536公里,途徑多條高速、國道、省道、縣道、鄉道以及無名路,各種經歷所帶來的收穫當然無法一一訴說。對於廣西的理解,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了自己內心嚮往的,這片土地最真實的本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舞躍之路 的精彩文章:

TAG:舞躍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