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土壤為什麼不長蔬菜?

你的土壤為什麼不長蔬菜?

中國80%的土壤問題越來越嚴重,許多的時候蔬菜長不出來,菜農只有利用大量的肥料灌施,特別是現在水肥一體化之後,許多菜農圖省事,大量灌施液體肥料,導致土壤中肥料越施越多,增產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肥料被土壤固定,作物無法吸收利用,造成土壤肥力低下。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中國土壤問題?怎麼做才能預防和改善?

中國的土壤問題是怎麼來的呢?

一、土壤中營養元素失衡,鹽漬化嚴重。

1)盲目施用化學肥料和農藥。研究發現,為了促使作物生長、防治病蟲害,設施蔬菜在栽培過程中大量施用化學肥料、農藥等,使得土壤無機元素大量富集,與土壤中離子結合形成鹽分在表層聚集。長期聚集的表層土壤酸化程度非常嚴重,造成植株根系燒傷、破損;而酸性土壤更有利於病原菌的生存,其乘機侵染根系,造成蔬菜大面積發病。

2)土地淋溶不足,加重鹽漬化。設施蔬菜為了克服低溫季節限制,栽培上常利用常年覆蓋或季節性覆蓋來改變自然狀態下的水熱平衡,土壤得不到雨水的淋洗,使得鹽分不能及時流走,重茬種植更加劇土壤鹽分集聚。

3)翻耕不足,表層土壤營養成分缺乏,病蟲害累積重。設施蔬菜的耕作多採用旋耕方式,深翻耕的較少,在淺根系蔬菜的攝取下,表層土的營養被掠取,深層土壤中的營養無法到達表層,供作物吸收利用。此外,長期種植單一蔬菜品種,吸引大量病原微生物向地表彙集,集中危害,土壤越來越不健康。

4)有機肥料施用不足,或施用方法不當。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不僅需要無機肥料,而且需要有機肥料。多數的蔬菜種植戶在有機肥料方面投入不足,緊靠配方沖施肥來加速蔬菜的生長,殊不知這種強化肥料式種植方式是對土壤養分嚴重掠奪,雖然看上去蔬菜長得比較好,但是營養不均衡,品質不好,味口很差,且不耐儲藏。有的施用有機肥,但施用的有機肥未經過嚴格腐熟,其中含有的病原菌和線蟲比較多,施到田裡,反而加重病害的發生。

二、土壤微生物群落髮生變化,線蟲危害加劇。

1)土壤中有益和有害微生物失衡。重茬連作為根系病蟲害提供了賴以生存的寄住和繁殖的場所,使得土壤中的病原菌數量不斷增加,特別是近幾年由於過多地施用化肥造成土壤中病原拮抗菌減少,更加重了土傳病害的發生;在保護地中,病原菌不僅可在土壤中積累,也可保存在支架和牆壁上,致使病害的傳播途徑多,發生基數比較大。

2)根結線蟲危害日益嚴重。根結線蟲也和病原菌一樣,能夠大量地向植株的根圍移動,聚集危害,分泌激素,促使根系腫大,消耗大量營養,阻斷植物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造成的產量損失達到30-50%,甚至絕產。據了解全國有21個省都有線蟲危害報道,年損失更是高達700億,而全球線蟲危害至少損失1570億美元,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提出,植物線蟲即將成為全球作物第一大病害。

三、植物分泌自毒物質常年積累。

1)自毒物質的直接破壞作用。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根系會產生大量分泌物,這些分泌物有的能夠促進根系利用營養物質;有的起到抵禦作用,抑制同類作物生長。抵抗同類作物的分泌物又叫自毒物質。已有大量研究表,自毒作用是一種導致作物產生連作障礙的因子之一。這些物質通過影響細胞膜透性、酶活性、離子吸收和光合作用等多種途徑影響同類植物生長。根系分泌物中低分子量物質 (除了一般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 )主要包括有機酸、酚類物質和植物鐵載體 ,這些物質對礦質養分活化、緩解或消除重金屬毒害以及植物間的化感互作均起重要作用。

2)自毒物質的間接破壞作用。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對病原菌和線蟲來講即是營養物質,又是定向趨勢引導物質,它可以誘發病原菌和根結線蟲向根系聚集危害,加速土傳病害的發生。研究表明自毒物質在土壤中很難消除,對同種或同科作物連作種植產生巨大的抑制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老師有機菜園 的精彩文章:

TAG:秋老師有機菜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