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軍事思想的瑰寶《孫子兵法》在現代戰爭中還能發揮作用嗎?

中國軍事思想的瑰寶《孫子兵法》在現代戰爭中還能發揮作用嗎?

錢鋒,重慶大學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高研院史學中心副教授、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副館長,季我努學社會員

《孫子兵法》不僅是中國軍事文化的瑰寶,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寶。其產生的時代固然是冷兵器時代,但從戰略思想和戰術運用原則這兩個層面來看,都仍不過時。

譬如孫子兵法開篇即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實這就放到現代國家戰略和國際政治中仍有警示價值。對於動不動就言兵動武的國家而言始終充滿危機。而一旦訴諸戰爭手段,則必須嚴謹對待。二戰的蘇德戰爭是德國走下坡路的轉折點,英阿馬島戰爭是由阿根廷獨裁政府加爾特里主動挑起,對於那些態勢明朗的戰爭,實際上一開戰就註定某一方會失敗。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也」。這段話在現代戰爭中也往往被引用。那就是軍事行動必須由謀略支配。戰爭藝術是追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並不是以巨大代價去攻城略地。今天的敘利亞戰爭之所以焦灼數年之久,在阿勒頗這些彈丸之地消耗雙方大量有生力量,除了敘利亞土地有限,戰略迴旋空間小的原因之外,還要考慮到作戰多方缺少政治手腕來化解危機。

孫子兵法還強調軍事參謀與偵察工作的重要性,所謂「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不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因此軍事強國對總參謀部的依賴性就非常關鍵了。

在具體的戰術中又有所謂「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不若則能避之」。這些東西看起來是戰術中的力量考量,實際上只要領會其要義,合理根據兵力使用合理戰術即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國人就是典型的不自量力之舉。其兵力不能有效地達成戰略目的。最後,關鍵的側翼竟只有聽天由命地依靠戰力低下的羅馬尼亞軍隊保護。等於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別人。斯大林格勒之敗就是不自量力之敗。

其實作為軍事思想的智慧文獻,不僅古今都有指導意義,就是東西方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譬如西方軍事思想經典克勞塞維茨《戰爭論》就強調進攻要適可而止,掌握時機,量力而行。這與前面的合理根據兵力制定戰術異曲同工。克勞塞維茨也強調統帥要知己知彼,同樣孫子兵法那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更是有名了。兩相對比,孫子與兩千年後異國的克勞塞維茨確有靈犀相通之處。

所以,儘管時代發生了巨大的變遷。但產生於百家爭鳴的春秋時代,是思想自由解放的結晶。今天所謂的大戰略、將道、兵學藝術、戰爭藝術都能感悟其魅力。只不過凡事都不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合理靈活地領悟孫子兵法的精髓,不僅對現代戰爭具有啟發和指導的意義,而且對商戰、外交、管理等領域都有現實價值。畢竟這部兵書也是經驗的總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清朝官員的工資到底有多少?
紅頂商人胡雪岩為何落到被抄家的下場?結局令人唏噓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