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彭楊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舊址漢皆階樓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彭楊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舊址漢皆階樓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首先大家好,小編是漢皆樓27代人的後輩,春節剛好跟著上一輩的前輩,泡茶聊天,有個叔叔說我們小時候住的房子快,瓦塌(形容相當邋遢)於是我跟著前輩們進去看了很久,裡面的老宅,都是以前用黃泥土搭建起來的,上面還是粗大的柱子建設起來的,單獨一個個柱子搭建成行的,圖片是里寫著漢皆樓

彭楊軍校舊址,中共永定縣委黨史研究室,時間是2011年7月。

這是小編拍攝整個軍校的樣貌大門,進去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的走著,網友們有沒有注意到紅色區塊那邊的牌子,你們可以把圖片放大,仔細看一看,彭楊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舊址,2000年以前本文物保存的完好無損,中央軍事頻道幾次下鄉拍過專題片。

1930年,閩西蘇維埃政府為培養紅軍幹部,在龍岩創辦了閩西紅軍學校。同年12月,軍校遷到此地「漢楷樓」,1931年8月,軍校改稱為「彭楊軍校」。同期閩粵贛邊區兵工廠也設於此。

該址原為「漢楷樓」,建於民國初年。坐東北朝西南,佔地面積500平方米,總面寬36米,總進深21米。主體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前為平房,正樓高2層,歇山頂,抬梁式木構架。

彭楊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簡介,1930年初,閩西紅軍學校正式開辦。1930年5月改名為中國紅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1930年年底遷至大池,改名為彭楊軍事政治學校第二分校。1931年春搬至虎崗,改名為彭楊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設在虎西漢皆(階)樓,校長肖勁光,政委張鼎丞任政委。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彭楊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舊址(漢皆樓)

彭楊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簡介,1930年初,閩西紅軍學校正式開辦。1930年5月改名為中國紅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1930年年底遷至大池,改名為彭楊軍事政治學校第二分校。1931年春搬至虎崗,改名為彭楊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設在虎西漢皆(階)樓,校長肖勁光,政委張鼎丞任政委。

為了造就一批軍事幹部,以適應革命戰爭的需要,1929年7月,中共閩西「一大」作出了建立和擴大閩西紅軍,開辦紅軍學校訓練幹部人才的決定。1930年初,閩西紅軍學校正式開辦。5月該校改為中國紅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年底遷至龍岩大池鎮,改名為彭楊軍事、政治軍校第二分校。1930年12月,搬至虎崗,設在漢楷樓新屋,改稱為閩粵贛邊紅軍軍事學校第三分校,校長肖勁光,政委張鼎丞。目前該址已塌,僅剩牆基,四周雜草叢生,雜物堆砌。

1931年8月,紅校又與紅一方面軍教導總隊、紅三軍團隨營學校合併成立「中國工農紅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為紅軍部隊培養輸送了6200多名排以上軍政幹部,對加強紅軍建設,提高部隊戰鬥力,作出了重大貢獻。1933年10月,根據中革軍委命令,中 央軍事政治學校擴編成立了5所軍校。

閩西紅軍學校是我黨最早創辦的軍校之一,它以全新的教學體系和內容,不僅造就了一批德才兼備的軍事指揮員、政工幹部,也為人民軍隊的軍事教育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是中國國防大學的前身。

彭楊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目前該址已塌,僅剩牆基,四周雜草叢生,雜物堆砌。

彭楊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目前該址已塌,僅剩牆基,四周雜草叢生,雜物堆砌。

彭楊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目前該址已塌,僅剩牆基,四周雜草叢生,雜物堆砌。

彭楊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目前該址已塌,僅剩牆基,四周雜草叢生,雜物堆砌。

彭楊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目前該址已塌,僅剩牆基,四周雜草叢生,雜物堆砌,對於喜愛文物的人民有什麼寶貴的意見是否可以幫我們提議一下,感謝五湖四海的朋友們,意見的提議,對我們歷史留下的文物還能繼續的保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仔客家 的精彩文章:

熱情如火鑽石之王搭紅寶石獻愛,傳遞濃烈的愛戀情感

TAG:風仔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