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下長征路漫漫,回首中國核潛艇研製歷史(下)

水下長征路漫漫,回首中國核潛艇研製歷史(下)

自1965年以周恩來為主的中央專委宣布核潛艇工程重新上馬後全國各大科研單位和廠家紛紛響應開始協同攻關;無論是在西南大山深處的核潛艇路上模式反應堆試驗基地,還是在位於東北海島上的核潛艇總體建造廠,核潛艇科研人員滿懷豪情、滿懷理想在國家利益和個人理想連接在一起踏上了水下長征的漫漫長路。

然而萬事開頭難,雖然到了60年代中期在黨中央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後走過了困難時期,但是在科研單位裡面惡劣的生活環境是困擾科研人員工作的最大的毛病;我在觀看2013年的紀錄片《軍工記憶》的時候聽到某位科研人員回憶道:「當時定量少,每個月來兩滴油,最壞的時候一滴都沒有來;當時去北京出差的人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能帶點吃的回去,當時科研單位流傳著一句話——出去是兔子、回來是驢子、報賬是傻子」你們想想看當時的生活條件是何等惡劣?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正當科研人員集中力量進行技術工關的時期,1966年爆發了「文化大革命」擾亂了核潛艇研製工作的正常秩序。根據黃旭華總設計師的回憶:「當時單位全部停頓鬧革命,很多技術骨幹挨批鬥,自己也被打成反革命分子被下放去餵豬,但是晚上我們抓緊時間爭取把白天失去的工作補回來」。

1967年核潛艇工程因為「文革」的干擾陷入嚴重停滯狀態,當時的聶榮臻元帥心急如焚,此時的他也被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自身難保;為此他著急詩人核潛艇工程總負責人蘇振華和時任國防科工委副主任的劉華清以黨中央的名義聯合簽發了《特別公函》。

《特別公函》的簽署讓絕境中的核潛艇工程絕境中獲得重生,之後各部分衝破造反派的阻撓紛紛返回工作崗位,與此同時中央採取相應措施對相關科研單位採取軍事管制,到了1968年為了加快核潛艇研製進程毛主席向核潛艇總體建造廠和陸上模式核反應堆基地簽發了《六八四八批示》和《七一八批示》;一系列舉措為1970年核潛艇按時下水做好了準備。

到了1969年位於西南上去的核潛艇陸上模式堆試驗基地,迎來了核反應堆啟堆試驗,當時作為現場負責人的黃士鑒回憶當時的場景,可以說是空氣都凝固了;核反應堆滿功率運行試驗是決定核潛艇能否按時下水的關鍵所在,黃士鑒聽到助手報到 99.5、100、102說道成功了,與此同時核反應堆滿功率運行試驗成功的消息傳到了周恩來總理的口中。科研任務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終於等到了今天試驗成功,作為核潛艇動力的總設計師彭士祿在慶功會上舉杯必干,之後隔年建造的第二台反應堆順利裝艇,核潛艇破繭而出終於到來了!

1970年12月在核潛艇總體建造廠,承載著無數軍工人的中國首艘魚雷核潛艇緩緩駛出船台,這個時候距離核潛艇重新上馬已經過了5個年頭了;注水!在時任核潛艇總體建造廠廠長的王榮生一聲令下核潛艇被推向大海完成了首次航行。然而一次成功是另一次艱難的開始。

從1971開始中國核潛艇先後完成了系泊試驗和自持力考核試驗,1974年8月1日建軍節中國第一艘核潛艇交付海軍,並被命名為「長征一號」;80年代中國核潛艇部隊先後完成了極限深潛實驗和長航實驗,長航試驗打破了美國「鸚鵡螺」號核潛艇的記錄。1988年自1982年中國完成首枚潛地導彈發射試驗後,終於迎來了定型試射,並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二次核打擊能力的國家。

回顧中國核潛艇的研發歷史,可謂意義重大;在軍事上提升了我國在遠海作戰的威懾力,更重要的是標誌著人民海軍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轉型向著遠洋海軍邁出了第一步;在經濟上由於研製核潛艇是系統工程,涉及到核工業、艦船業、兵器工業等中國軍民配套單位,在此期間全國相關行業大力協同為將來各大行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後核潛艇工程為將來核潛艇發展建設積累了重要的人才,為將來向軍工行業輸送新鮮血液創造了平台。

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正是因為著一個又一個國防科研人員的付出,換來了國家的尊嚴和人民的安寧;正是因為他們創造了水下長征的奇蹟。

夜空中最亮的星,

你可否記起?

夜空中最亮的星,

你是否在意?

——摘自逃跑計劃歌詞《夜空中最亮的星》

表達軍迷的我對當年對國防科研人員的

崇高敬意,更激勵我們這類後代更加努力奮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老兵H 的精彩文章:

TAG:L老兵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