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新年聊新魚

新年聊新魚


2018


狗年大吉


春節 HAPPY 


【  標

簽:

小型魚

 


-------------------


文字 / 攝影:王忠敬(台灣)




不知不覺春節假期過去一大半了,ifish也繼續在此為大家介紹一些體色討喜的熱帶魚來應應景,祝賀每一位愛魚人,新年快樂、合家平安!!!


 



超級黃魔鬼燈 & 超級紅魔鬼燈 


Hyphessobrycon notidanos / Yellow DevilTetra




在日本被稱為「超級黃魔鬼燈」以及「超級紅魔鬼燈」的南美產小型加拉辛燈魚,應該就是多年前曾輸入台灣並被稱為「金背桔紅魔鬼燈」的魚種,已在2009年被描述為Hyphessobrycon notidanosHy. notidanos過去常被誤鑒為另一種同樣珍稀美麗的燈魚-「血紅魔鬼燈(Hyphessobrycon sp. Red Devil)」,不過文獻中提到前者的背鰭末端會延伸且鰭條數也較多,因此排除了牠們為後者的說法。牠們具有黃色型和紅色型兩種類型,兩者皆具有相同的體型,差別僅在於紅色型個體會從身體四周向中間滲入如西紅柿般的紅艷色彩而已,由於樣本數不多,因此是不是屬同一種仍有待考證;不過兩種類型在情緒沸騰至頂點時,皆會沿著背部呈現出紫紅色的條紋,十分美麗!目前本種在水族市場上出現的數量很少,最新採集到的少量個體多會先輸入日本市場,其他人僅能期待在茹魯埃納河(Rio Juruena)捕獲的野生燈魚如血紅魔鬼燈或藍帝燈(Hy. cyanotaenia)中挑到極少量個體,算是十分珍貴的品種。攝影體長約2.5cm。






超級黃魔鬼燈

                             








超級紅魔鬼燈







 


藍緞帶燈III型 


Hyphessobrycon cf.melanostichos

「Blue Ribbon Tetra III」




俗稱的藍緞帶燈(Blue Ribbon Tetra)的南美燈魚被日本人分成好幾型,最近又輸入了一種「藍緞帶燈III型(Blue Ribbon Tetra III)」,應該也是來自巴西塔帕若斯河(Rio Tapajos)上游地帶。不過牠們在尚未完全發色前,乍看之下幾乎和一般的藍緞帶燈II型(也就是「彩虹藍帝燈(Hyphessobrycon melanostichos)」)沒有明顯分別。圖中個體應該已經極為接近完全發色的狀態,雖然和前年才發現的超級彩虹藍帝燈(Imperial Lapis tetra 「Mato Grosso」)有著類似的紫紅色背部,不過整體看來,牠們簡直就像是彩虹藍帝燈(藍緞帶燈II型)的2.0紅色加強版,甚至體色達到巔峰時,白色的腹部也會出現紅色色彩!因此依據個人不專業的推斷,藍緞帶燈III型很可能只是彩虹藍帝燈(藍緞帶燈II型)的一個產地變異型,和超級彩虹藍帝燈則為完全不同的種類,至於和藍緞帶燈I型相比之下就差更多了!如果是我取名,我覺得稱牠們為「彩虹藍帝燈II型」會比較符合其外觀形態。









 


紅黑寶石鯽 


Pethia nigrofasciata

/ Black Ruby Barb




美麗的小型觀賞魚可不是南美燈魚的專利,論觀賞價值,分布在南亞和東南亞的小型鯉科同樣不遑多讓!就像原產於斯里蘭卡南部濕地的紅黑寶石鯽(也被稱為黑寶石或黑紅寶石)就是其代表魚種。牠們已是在水族貿易市場存在多年的品系,由於斯里蘭卡的魚類棲息地已多數被開發作為農田,導致野生個體瀕危而被禁止出口,目前流通在市場上的皆為人工繁殖個體。本種平時身上有著明顯的三條黑色橫帶且體色較淺,但是一旦與同伴發生爭鬥或處於發情期時,雄魚的身體後半部便會瞬間轉變為深黑色,形成紅黑對比的貴氣色調,在翠綠的水草缸中格外醒目;相反的,雌魚表現便較為樸素,僅有鵝黃體色和三條橫帶,且較少被販賣。和其他魮類同樣稍具領域性,個性活潑,種內之間常有競逐誇示的行為,建議給予稍大一點的空間(如60 cm以上的標準缸)並飼養六隻以上個體。屬撒卵型繁殖方式,會將魚卵產於水草叢中;適應水溫為24-28℃,弱酸至中性軟水。最大體長6-7 cm。






雄魚平常的色彩






 


馬達加斯加美人


Bedotia madagascariensis

/Madagascan Rainbowfish




水族市場中俗稱「彩虹魚(Rainbowfish)」的魚類,主要分布在澳洲、新幾內亞及印度尼西亞蘇拉維西等地,以黑帶銀漢魚科(Melanotaeniidae)與鯔銀漢魚科(Pseudomugilidae)兩群為主,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距離遙遠的馬達加斯加島東部也分布有一科兩屬的彩虹魚種-皮杜銀漢魚科(Bedotiidae)中的皮杜銀漢魚屬(Bedotia)和溪銀漢魚屬(Rheocles),但由於原生棲息地的破壞,使得所有馬島產的彩虹魚命運皆岌岌可危。市面上俗稱的馬達加斯加美人(Bedotia madagascariensis)是本地唯一可以見到的馬島產彩虹魚種,其細長的身形不同於常見的美人類彩虹魚,底色以奶油黃色為主,身上有兩條暗色縱帶,各鰭鑲烙著紅色飾紋,狀態良好時,雄魚背部也會出現紅色,十分高雅。中性略帶點硬度的水質便可飼養,可和其他體型相仿的小型魚混養,體長可達8 cm。






雄魚







雌魚



 





紫檸檬燈 


Hyphessobrycon itaparicensis

/ PinkLemon Tetra




姑且不論本種獨特的地理分布位置,54光是「紫芯百合燈」這個浪漫的別稱,以及南美小型加拉辛當中少見討喜的粉嫩體色,就足已讓人垂涎欲滴了!成魚全身散發出來的淡粉紫色調與「紫芯」特徵,搭配鮮黃色魚鰭的表現極為出眾;而這種美麗燈魚的產地也有些獨特,牠們的模式產地位在巴西東北方巴伊亞州(Bahia)東部沿海的伊塔帕里卡島(Ilha de Itaparica)上,而此次輸入的個體也是採集自該處;然而在2014年最新的研究顯示,在北部緊鄰的塞爾希培州(Sergipe state)有兩條河流(Rio Piauí和Rio Sergipe)中也有分布該種類,且和模式產地上的個體之間具有些微的表型差異(體型、體色和上頜齒數),只是差異小到不足以讓牠們成為不同種類而已,相信日後如果進口到其他產地的個體一定會相當有趣。體型可達5 cm。










 


紅月可卡燈 


Moenkhausia

sp.

「Scarlet Moon Kogal Tetra」




去年才輸入的可卡類(Kogal Tetra)新燈魚,形態和藍月可卡燈相仿,不過體色明顯呈鮮艷的赭紅色。原本以為是2014年才發表、分布在茹魯埃納河(Rio Juruena)的Moenkhausia rubra,雖然兩者的體色皆偏紅,不過和發表文獻圖片兩相對照後,發現此次介紹的紅月可卡燈的體側縱帶並不明顯粗黑、尾鰭也並無特別鮮紅,且脂鰭多為白色而非紅色,因此應不是M. rubra,在這裡仍暫以未描述種(Moenkhausia sp.)稱之。










 


黑間美人


Melanotaenianigrans




做為黑帶銀漢魚屬(Melanotaenia)的模式種(typespecies),沒想到這種身體中央有著條粗黑線的小型美人類彩虹魚,在幾年前還是難得一見的魚種,每每以該學名自印度尼西亞進口的個體,輸入後發現多半都是些常見的紅尾美人(M. australis);不料這兩年突然變得常見多了,單價也平實許多,正是值得入手的好時機!本種原產於澳洲北部,由於分布區域廣泛,因此也有許多產地變異型出現,目前市售的型態體色以討喜的桃紅色為主,且雌魚體色比起雄魚也是不遑多讓,僅差別在背鰭與臀鰭末端較為圓短。去年傳出台灣已出現人工繁殖個體,繁殖不難且卵量不少,對喜愛此魚的人來說也是個好消息!最大體長10cm,不過常見個體僅約5-7cm。






黑間美人雄魚







黑間美人雌魚









  • 圖文:王忠敬




—完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fish水族觀賞魚 的精彩文章:

伊罕小課堂上線啦,從這一份超實用濾材使用指南開始!| 好物推薦
《尋龍記·武吉美拉》第2集

TAG:ifish水族觀賞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