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竟然還有自行車電梯?——城市如何與自行車和諧共處

竟然還有自行車電梯?——城市如何與自行車和諧共處

近兩年來,共享單車的火爆,綠色出行、低碳環保的時代要求,綠色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等因素推動了自行車出行方式在中國的「回潮」。為市民提供安全、舒適、便利的自行車基礎設施是一個城市改善交通狀況、居住環境和公共健康的有效途徑。

什麼是自行車基礎設施?

自行車基礎設施是指騎自行車者可以使用的所有基礎設施。包括駕駛者使用的道路和街道網路、停放車架、特殊交通標誌和信號等設施。

令人啼笑皆非的現狀

▲自行車道被佔用擺攤而無人管理

▲自行車道不連貫

▲「逼死強迫症」地亂停亂放

更可笑的是2015年,湖北武漢市硚口江灘二期自行車公園竟因為市政文件「自行車不可進公園」而導致騎行者被拒之門外,公園內修建的自行車道無法使用。

看國外如何處理城市與自行車的關係

1.安全高效的車道

車道的設計與建造對自行車騎行的實用性和安全性有重大影響。合理的道路設計能夠通過密集的道路網路將城市每一部分相互連接,向市民提供直接方便的路線,從而減少通勤時間,最大程度優化路程。荷蘭的自行車道設計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安全平穩的車道過渡

為騎行者提供進入自行車道與離開車道之間的過渡十分必要。這個過渡應該是清晰、平穩、安全和舒適的。

自行車道與機動車道分離

在繁忙的街道,為了預防機動車與自行車的剮蹭,荷蘭將自行車道與機動車道分開,甚至把停車位建在自行車道與機動車道兩者中間作為屏障。這樣不僅使騎自行車的人更安全,也讓機動車的停放或離開更加方便。

十字路口放置安全島

騎自行車拐彎時常常有被大車剮蹭的危險,或者為了避讓車頭導致車尾擠到了一邊。荷蘭為此專門在大型十字路口設計「安全島」(Traffic Island)。同樣一舉兩得,不僅保護騎自行車的人,也使駕車司機更加放心,不必擔心自己汽車「甩尾」時會刮碰到路人。

預留停車等候空間

在轉彎交匯處預留機動車停車等候空間,拐彎的車輛可以提前在等候區耐心等候,既不用擔心被同車道後方的司機按喇叭催促,也實現了對向車道自行車先行。

非機動車專用高架橋

與「過街天橋」類似,荷蘭專門為自行車和行人修建高架橋。機動車從橋下通行,行人和自行車在橋上走。其特別之處在於,非機動車高架橋與道路無縫結合,不需要「多此一舉」地下車再推著車從台階上橋。有效避免了部分市民因為腿腳不便等各種原因,翻越欄杆、橫穿馬路的情況。

2.清晰明了的路標

世界上許多地方都使用自行車專用路標來指示騎自行車目的地的方向和距離。除此之外,山地自行車裡程碑已成為自行車騎行者的重要服務,為其提供有關當前相對位置、海拔高度等信息,提醒其安排休息時間、補充食物與水分,還可作為激勵的標誌。這些標誌通常是雙面的,能夠同時為上下坡的騎行者提供信息。

▲法國阿爾卑斯山登上Col d"Izoard 的山路里程碑之一。

3.整潔寬敞的停放點

當自行車停車設施稀缺或不足時,經常使用附近的樹木或電線杆作為停車樁,或者像中國大部分城市存在的地鐵口「遍地小黃車」等混亂現象。一個設計優秀的自行車停放點應有充足的停車架、防風雨的設施如頂棚等,最重要的是使自行車停放點比停車場的位置更加方便,更加靠近附近服務目的地的入口,便於市民停放。

▲馬斯特里赫特新的地下自行車停車設施

▲阿姆斯特丹的多層自行車停車場

▲丹麥哥本哈根街道上充滿設計感的停放樁

4.有趣的「增值服務」

很多國家還有許多為自行車騎行者設計的特殊裝置,既實用又十分新鮮有趣。

挪威特隆赫姆建有世界第一個自行車升降機Tramp。使用時,市民不用離開自行車座,直接將右腳放在起點,左腳仍然停在自行車踏板上,按下啟動按鈕後,用戶就可以被踏板推向前方。Trampe廣泛用於特隆赫姆的通勤居民和遊客。

▲挪威自行車電梯

▲丹麥紅綠燈前的扶桿,供騎行者暫時休息

▲英國不用下車就可以靠著喝咖啡的街頭裝置

寫在最後

在各方大力提倡發展自行車的今天,如果沒有完善的自行車基礎設施,拋開便利、安全、高效這幾個基本建設原則,無論再怎樣宣傳與呼籲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希望不遠的將來,我們也能夠主動並有條件從憋悶的私家車中下來,踏著輕便的自行車在城市中享受綠色生活。

參考素材:維基百科、bicycledutch、《Urban Bikeway Design Guide》

責任編輯:蘆思奇

文章校對:余嘉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傳大設計 的精彩文章:

德克·萬德倫:我是個設計師,不是個藝術家
宜家改變的遊戲規則

TAG:中傳大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