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心經》揭秘,你看到的只是量子場!

《心經》揭秘,你看到的只是量子場!

"色"如何是"空"呢?

關於這一點,不需要佛法的邏輯推理,僅僅藉助於量子力學的理論,就足以證實我們的觀點。

二十世紀的新發現

量子力學的誕生,對西方已經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哲學,以及經典物理學理論來說,彷彿是經歷了一場滅頂之災。

看起來似乎牢不可破的理論與思想大廈,忽然之間就像在基礎上投了一顆原子彈一樣轟然坍塌。事到如今,雖然經典物理學的技術還在被應用,但它的有些理論已經被徹底推翻了。

多年以來,西方哲學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派別,一直就物質是否存在的主題爭論不休,時而唯物主義佔了上風,時而唯心主義又佔領了主導地位,很多人都被搞得如墜雲端,不知道誰是誰非。

量子力學的出現,讓這些爭論都變得毫無意義了。

《心經》揭秘,你看到的只是量子場!

量子力學與佛教

對佛教理論來說,量子力學的誕生卻是一個很好的支持和順緣。雖然佛教並不需要什麼外界的支持,它本身就有一套完整而無懈可擊的理論基礎,但現代物理學的這一新突破,又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佛教理論的顛撲不破。

從這一角度來說,現代物理學實可堪稱為邁向空性殿堂的階梯。

世間的很多人都受過現代教育,都有一定的量子力學常識,如果用量子力學的概念來推導佛教理論,就比較容易被公眾所接受。

《心經》揭秘,你看到的只是量子場!

可能你看到的是個假世界

我們看到麥克風是一個黑色的、具有一定形狀的物質,但我們都知道:在表層物質現象的下面,就是排布均勻的分子;分子再往下分,就是原子;原子再往下分,就是電子和原子核;原子核裡面,又可以分出質子和中子;然後又可以分成更小的夸克和亞夸克。

在夸克的概念當中,包含了「微子」、「虛粒子」的含義,所謂「微子」,就是非常細微的一個極小單位,而「虛粒子」雖然有現象,卻沒有什麼實體;迄今為止,亞夸克下面的粒子還沒有正式發現;最後,就是最基礎的量子場。

也就是說,一切物質的基礎就是量子場。即使是像虛粒子一樣的東西最後也可以消失在量子場當中。

《心經》揭秘,你看到的只是量子場!

「場」是什麼東西呢?

根本看不見、摸不著,沒有任何物質性質的就叫做"場"。

自然界,完全的真空就是沒有任何東西。在這樣的真空當中,剎那之間就可以將能量——零點能集中或者分散。

集中的時候,就變成我們肉眼所見的麥克風、音箱等物質的基礎——亞原子;分散的時候,這些物質便瞬間消散無餘,變成了沒有任何有形物質的真空。

也就是說,當真空中聚積足夠能量時,形成新物質;當能量密度不夠或稀疏鬆散的時候,物質的最小單位——粒子消失,就變成不存在任何物質的虛空——場。

因為能量的密度不夠,所以沒有形成什麼物質;由於這些物質的所在處的密度足夠了,所以我們就能看到這些物質。

真正的物質基礎只不過是一個場而已,除此之外別無所有。「場」又是什麼東西呢?就是沒有物質性質的能量,從佛教《大乘阿毗達摩集論》的角度而言,是只能由意識所感受到的細微色,其他什麼都沒有。

通過這些理論我們知道,一切物質都只不過是量子場。雖然在宏觀世界當中,我們所看到的現象並不是這樣,有山、有水、有人、有太陽、有宇宙……,萬事萬物並不是一味一體的量子場,而是千差萬別、互不相干的獨立體,但實際上科學已經證明了這些結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路修行 的精彩文章:

佛典故事 | 明道療心病
未來,是我們贈予自己最好的禮物

TAG:一路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