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紅紅火火春節檔,預售和口碑決定「影史最多黑馬年」

紅紅火火春節檔,預售和口碑決定「影史最多黑馬年」

作者/丁尼生

「熱火朝天」的春節檔,給2018年的中國電影市場開了個好頭。

雖然今年的春節檔要等到大年初一零點才開始正式打響,但提前一個月的6億預售之戰已經隱隱約約地暗示了今年春節檔即將「紅紅火火」。2018年2月16日大年初一,國內的電影票房已經高達12.6億元,與去年同期的8.1億元相比,增幅高達50%以上。截至今日發稿時,2018年春節檔票房已突破65億。

同時,多個票房記錄在不斷被刷新。《捉妖記》公映11小時,票房便突破4.88億元,打破《戰狼2》4.26億華語電影單日票房紀錄。《唐人街探案2》首日票房高達3.4億。這兩部華語賀歲大片的的票房之戰,也讓內地影史首次實現兩部影片同日票房突破3億。

在票房大盤走勢一往無前的趨勢下,票房分攤到幾部種子選手身上,則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票補受限,預售成開盤關鍵

往年,大量票補和票房高口碑偏低的「合家歡」電影成為這一檔期的特色。而2018年1月底,之前「春節票補受限」的消息被正式證實,2月15日到3月2日期間,全國影院票價(普通觀眾實際支付部分)不低於19.9元;補貼票數方面,單部影片不得超過50萬張。

在9.9的票補不再之後,各大片方立刻做出反應,提前一個月進行預售。《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西遊記女兒國》等大片在初一前就達成6.8億的預售票房。

其中《捉妖記》曾在2015年暑假檔創下25億票房紀錄,在並創造了11天內最快預售破億的成績。

在以往被批判為各大電商爭奪戰的「惡性票補」被預售取代後,觀眾選擇影片就不再從電影價位出發,而是對電影的質量做出理性預估。而縱觀2017春節檔,幾部種子選手均屬續集作品,前部作品以往的票房表現大多是黑馬之作或票房冠軍,而為了延續前作的成功,幾部影片均是在前作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擴充,從而為廣大觀眾選擇影片提供了較為可靠的選片依據。

《捉妖記2》曾在2015年暑假檔創下25億票房紀錄,此次延續的仍然是「賣萌合家歡」+真人動畫片的打法。《唐人街探案》兩年前就以8.18億票房稱雄元旦,「喜劇+探案」的類型風格在春節檔仍然無往不利。

《紅海行動》的比較影片則是同出於林超賢執導的《湄公河行動》,在《湄公河行動》11.8億的票房和豆瓣8.0分的對比之下,《紅海行動》斬獲了大量對軍械槍戰等類型影片感興趣的觀眾。但與《西遊記女兒國》這一持續三年的「西遊IP」相較而言,春節檔觀眾的觀影第一落點還是相對保守,「合家歡」電影在春節檔第一天仍然具備起跑優勢。

而大年初一的排映和票房排位也驗證了這一觀點。2月16日,全國排映場次接近36萬場,《捉妖記2》排映佔比達36.6%位居排片冠軍,排映場次超13萬場,《唐人街探案2》首日拿下25.6%的排映空間,領先其他影片位列排片亞軍。《西遊記女兒國》和《紅海行動》分別以16.2%和11%的佔比排在三、四位。

各大院線的排映毫無懸念地決定了大年初一的票房冠軍排位。當日,春節大盤報收12.64億;《捉妖記2》5.40億;《唐人街探案2》3.37億;《西遊記女兒國》1.62億,累計3.47億;《紅海行動》1.28億。

由此可見,大年初一的票房之戰,早已在預售時期就已塵埃落定。在未來的春節檔,「預售之戰」即將成為春節檔的前哨戰,續集大製作電影由於前作的吸引力和穩紮穩打的創作風格,比小成本黑馬電影更易在預售中佔據優勢,也自然將在春節檔搶先起跑。

爆炸式口碑傳播推動逆襲

隨著近年來電影產業的不斷成熟,影片口碑的發酵周期越來越短。一個月的預售之戰,基本只保證了第一天的票房走勢。從大年初二開始,口碑才是眾多大片角逐這一檔期的真正武器。

今年的頭部選手不同以往,除了《西遊記女兒國》進行提前點映,其他三部電影都將影片內容死死保密,這一舉措讓口碑的發酵呈現爆炸式傳播。口碑良好的影片,一旦在豆瓣、貓眼等評分網站上獲得優勢口碑,不超出12小時立刻展現出強勢逆襲的走勢,院線排片的格局在第二天就立刻洗牌。

本身在預售期間沒有搶佔優勢的電影,在大年初一正式開畫後,排片迅速降低至底線。在而在預售期間營銷力度遠大過影片質量的電影,也會在上映之後出現迅速崩盤。而往年春節爛片雲集,試圖借觀眾盲目觀影的熱度賺一桶金的跟風現象,在今年的春節檔期幾乎是難覓蹤影。

復盤春節檔,不同於往年如《西遊降魔篇》等大片一枝獨秀,今年的春節檔可謂黑馬頻出。

最大的票房黑馬當屬《紅海行動》,在各大評分網站上本片都獲得了一致好評,其票房走勢更堪稱戲劇性,自上映以來,《紅海行動》以每日增長15%的幅度,綜合票房佔比從10%一路逆襲至36.3%,大年初四就已經超越《捉妖記2》,初七更是超越《唐人街探案2》,問鼎當日冠軍。作為一部與春節檔傳統的「合家歡」「喜劇風」觀影理念不甚相符的主旋律軍事題材電影,《紅海行動》在觀影人群受到部分限制的情況下,完成了「開掛式逆襲」,成為了中國電影春節檔中的里程碑式影片。

同樣讓人意外的是《唐人街探案2》和《捉妖記2》兩部頭號選手的對決,原本預估的兩部影片勢均力敵的情況並未出現在春節檔的電影市場上。《捉妖記2》一上映就被爆出口碑失利,豆瓣評分從前作6.7崩至5.2,票房也持續下跌,前期的預售成績僅在第三天就一路潰敗,將冠軍寶座拱手讓給他人。《唐人街探案2》的口碑仍然穩定在7.2分,與前作只有0.2分的差距。由此可見,即便是面對傳統觀眾的「喜劇」「合家歡」電影,口碑的作用也變得異常重要。

在整個春節檔中,最令人感到遺憾的,莫過於《西遊記女兒國》,該片的票房被稱為斷崖式下跌,上映第一天拿到1.6億的票房,第二天下跌至9000萬元,隨後更是不斷高台跳水,至大年初七,《西遊記女兒國》單日票房不過3000萬元,與陪跑的《祖宗十九代》淪為同一陣營,甚至被面對低幼觀眾的動畫片《熊出沒?變形記》成功逆襲,在初四就已經基本退出春節檔的舞台。

而動畫片《熊出沒?變形記》在唯一競爭對手《捉妖記2》一路下跌的局面下,也受到了低幼觀影群眾們的青睞,跑出國產動畫首日最高票房的好成績。《熊出沒》這一國產動畫大IP在此之前已經產出5部電影,《變形記》也在這個春節檔,靠穩紮穩打的風格,拿下4億票房。

縱觀整個春節檔票房,前期的預售之戰和後期的爆炸式口碑,都成了春節檔電影的必打之戰。在前期走勢稍弱的《紅海行動》,若能在預售之時就打下良好口碑,增加大年初一的排片數,就可穩拿整個春節檔的票房冠軍。而爆炸式口碑的傳播效應,則讓試圖在春節檔渾水摸魚的電影原形畢露。

在2018年初始之時,春節檔驅散了盲目觀影的「發燒」熱度,增強了檔期影片類型多樣化,更是對電影市場的票倉深度進行了試水。2018年春節檔的開門紅,正是為電影行業展示了可能:今年的電影市場,理應紅的更有理智,紅得更有深度。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IP的價值有多大?導演幫IP超市幫你火眼金睛挑IP
我們和李楊導演聊了聊這個時代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