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厄爾尼諾現象會持續嗎?

厄爾尼諾現象會持續嗎?

這塊珊瑚化石中的氧同位素比率表明,在350萬年前至380萬年前之間的氣候顯示出厄爾尼諾式的變化,該發現跟先前的研究發現相反。

厄爾尼諾現象會持續嗎?

胡德良譯

一項新研究表明:地球歷史上一段溫暖時期的氣候被認為類似於地球未來的氣候,可是當時並沒有長期停留在厄爾尼諾現象之中。當今的厄爾尼諾現象往往會引起一些地方發生洪澇災害,而另一些地方發生旱災,其特點是熱帶太平洋洋面溫度高於正常溫度。

上新世中期的時候,氣候是潮濕的,這段時間從530萬年前持續到280萬年前,當時全球的氣溫比當今平均高出2°C至3°C。許多氣候模擬表明,那就是我們地球將要達到的溫度。研究人員說,地球的溫度到本世紀末將會達到那麼高,因此科學家們經常在所謂的「上新世溫暖時期」中尋找有關地球未來氣候的線索。至少有一項研究利用了海底沉積物樣品來推斷上新世中期熱帶太平洋的洋面溫度,該研究表明東西太平洋的溫度差異比當今正常情況下的差異要小得多,這標誌著當時的氣候可能停留在一種類似於當今的厄爾尼諾狀態之中。

然而,3月10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有一項新研究,該研究表明情況恰恰相反。日本札幌市北海道大學的地球化學家渡邊剛及同事在珊瑚中搜尋了氣候線索,在上新世中期這些珊瑚一度生長在菲律賓海域。研究人員查看了隨著珊瑚群落的生長,封鎖在珊瑚碳酸鹽骨骼中的氧同位素是如何月復一月發生變化的。渡邊剛說,氧同位素可以提供線索,說明浸泡珊瑚的水溫度和鹽度有多高。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古氣候學家大衛·利說,這項新研究率先打開了一扇窗子,使我們看到了上新世的氣候是如何年復一年發生變化的。他指出:沉積物柱芯是以往研究的基礎,但對於長期的氣候情況,這些柱芯通常只能讓研究人員進行低分辨觀察;珊瑚的生長帶猶如樹木的年輪,記錄了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為短期的情況提供了一幅高分辨畫面。

渡邊剛及同事不但發現了氧同位素隨著季節而發生的變化,而且也清晰地觀察到年復一年的變化。他們發現的跡象表明,由於蒸發作用的加強或降雨量的減少,在一些年份中此處的海水溫度比其他海域更高,鹽度更大。在那35年的時間裡,每一塊化石中所記錄的氧同位素比率的變化都符合以三年半為周期的模式。渡邊剛說,現在平均每3至7年發生一次厄爾尼諾現象。研究人員認為,不管是什麼引起了古代氧同位素比率的波動,這些變化表明當時的氣候就跟現在一樣,一年跟另一年是有所不同的。

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的同位素地球化學家布拉德·林斯利說,該研究小組的發現提供了相當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上新世時期存在厄爾尼諾式的年復一年的氣候變化。他指出,同位素比率的變化發生在合適的時間範圍內,這些變化能夠反映出在現代珊瑚中所觀察到的那些情況。

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古氣候學家阿娜·克里斯蒂娜·拉維羅同意林斯利的說法,她說:「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成果,它提供了有趣的證據,證據表明在一個比現在溫暖得多的時代有可能存在厄爾尼諾式的變化。儘管計算機模擬顯示,未來的平時氣候條件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類似於當今的厄爾尼諾現象,但那時候的氣候不會年復一年地停留在同一種狀態中。拉維羅說:「整個這片海域會擁有各種不斷變化的氣候條件。」

譯自:美國《科學》雜誌網站

原著:Sid Perkins

註:本文曾經發表於《氣候變化研究進展》雜誌上,原文題目為「較為溫暖的氣候並不意味著厄爾尼諾現象會持續」。

關注科普翻譯,獲悉科技信息

健康就任性,福壽有捷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翻譯 的精彩文章:

微型氣泡可以為地球降溫嗎?
南大洋的風有助於碳存儲

TAG:科普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