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62年中印邊界衝突,我國提出16字應對方針,被迫進行自衛反擊戰

1962年中印邊界衝突,我國提出16字應對方針,被迫進行自衛反擊戰

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印兩國作為第三世界國家,共同倡導不結盟運動,雙方擱置爭議,互相支持,兩國的關係還是不錯的。然而僅僅十年多,兩國便發生邊界衝突,我國提出16字應對方針,被迫進行自衛反擊戰。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印兩國從來沒有明確協商過邊界線問題,印度總理尼赫魯不願主動向中方提出這條中國人根本不承認的邊界線,他自認為「麥克馬洪線」是中印邊界,並深信不疑。

抗美援朝戰爭暴發後,印度乘機搶佔了中印邊境東段「麥克馬洪線」以南的9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我國出於對中印的傳統友誼和根本利益考慮,對印方的尋釁滋事一直保持克制和忍讓態度。

中方的反應讓尼赫魯認為我國已經在部分地默認「麥克馬洪線」,尼赫魯想讓中國政府逐漸默認他的領土要求,他並不想與中國開戰,但他的處理方式顯然高估了中國人與他的默契程度。

1959年西藏平叛時,當中國軍隊追擊叛亂分子至「麥克馬洪線」時,沒有停下腳步,中印發生第一次武裝衝突。此後在朗久附近,印度部隊向駐守在馬及墩的中國軍隊發動武裝進攻,釀成第二次流血事件。

當時,中國剛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了一場,與蘇聯的關係也跌到谷底,兩個超級大國都支持印度,反對中國,這讓尼赫魯信心倍增。他希望以此改變邊界現狀,造成既成事實強加於中國。

針對印方小口蠶食的「前進政策」這一賴皮戰術,我國提出了16字對印方針:「決不退讓,避免流血。武裝共處,犬牙交錯」,以此來反蠶食。此時,我國仍是一忍再忍,不願意刺激印度,希望印度收手。

然而,此後印軍先後在西段邊境的中國領土上建立了43個入侵據點,侵佔中國領土4000平方公里。在東段印軍越過「麥線」,侵入西藏山南地區錯那縣的克節朗河谷,企圖改變「麥線」方向。1962年10月8日印軍越過克節朗河,打死打傷我軍邊防幹部戰士47人,中央軍委終於下達《殲滅入侵印軍的作戰命令》,對印自衛反擊戰正式打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縱覽 的精彩文章:

他是戴笠的一個親信,戴笠為救他當面頂撞蔣介石,並表示要辭職
他是蔣介石21年的「文膽」,不惜自殺勸諫,被蔣介石評價四個字

TAG:歷史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