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神文筆足千秋

傳神文筆足千秋

——讀盛法老詞《念奴嬌.崑崙》

在萬山之祖的崑崙之巔,一位偉人手揮倚天寶劍,欲把崑崙斬為三截,其勢之雄氣壓千古。衝天而嘯繞山三匝。我知道,這是毛澤東在《念奴嬌˙崑崙》詞中的形象。詞云:「橫空出世,莽崑崙,閱盡人間春色。」嘯聲未歇,一位書生應聲而和,歌曰:「六合神奇,孤峰突兀,一片乾坤白」。詞中意境與原玉正相宜也。

而和者,乃盛法老師。當世之人,對於毛澤東詩詞無不捧華章而恭讀。仰視天顏,豈敢作劉楨之平視?能與毛澤東唱和詩詞,非惟熱愛毛澤東者,則無以為之;惟古典積澱深者,則無以能之;非惟氣度恢宏者,則無以往之。

一、先賞讀盛法老的《念奴嬌˙崑崙》:

雄詞大筆,

把崑崙寫得,

驚人心魄。

何物橫空其莽莽?

更伴玉龍飛出。

六合神奇,

孤峰突兀,

一片乾坤白。

詩人到此,

豪情萬丈噴發。

縱目擾擾塵寰,

幾多凄苦,

幾多寒和熱!

長劍巡天播火種,

喚醒天涯英傑。

揮斥江山,

轉移星斗,

定教全球赤。

高懷宏願,

千秋百世功業。

盛老這首和毛澤東《念奴嬌˙崑崙》詞,意近神與,且張力較大極耐咀嚼。既可看作與毛澤東的唱和之詞,也可單立成篇,即為自詠崑崙之詞。在古體詩詞日趨式微,並且退居文學創作邊緣化的今天,仍能讀到如此品質的詩作,是極令人興奮的。我們來捋一捋作者思路:

上闋:起式三句是問句(誰人如此了得),答曰:毛澤東。

接下兩句再次發問(何物如此了得),答曰:昆崙山。這兩句化用了毛澤東《念奴嬌˙崑崙》詞上片五句詞意。

再下三句:「六合神奇,孤峰突兀,一片乾坤白。」是對昆崙山的正面描述,並深得毛詞上闋前五句之神韻。

末句:是描述大詩人毛澤東於昆崙山上,披襟迎風,豪壯一吟的情景。盛法老情真辭切,《崑崙》詞出,詩壇流香。

下闋:首起三句留白,似應添加(想當年)句,並化用毛澤東上下兩片詞意,張力極大。

接起二句,贊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劍是隱喻),也可專指是毛澤東,因適時,毛澤東已為三軍統帥。

末五句,斗膽破空總體論毛澤東之功勛。唱出毛澤東自1935年掌兵以來:「揮斥江山,轉移星斗,定教全球赤。」終於,九州方域,天翻地覆,換了人間。尤其是結句,正面讚揚了毛澤東的功績。

總之,這首詞不僅時空變換,而且經緯至易。由遠而近,由詞而人,相互昭彰。無疑,這首和詩是極其成功的。

二、再賞讀毛澤東的《念奴嬌?崑崙》:

橫空出世,莽崑崙,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崑崙,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由於毛澤東獨特的生命閱歷和王者的胸襟氣度,超越中外古今的詩人,所以,他於戎馬倥傯羽書交馳之際,所作詩詞,竟成絕唱。無論是詩爭唐宋,還是詞分婉豪,至毛澤東筆下,皆截斷眾流萬川歸一。從毛澤東詩詞中兩首《沁園春》、一首《憶秦娥》》上看,就是最好的說明。而這首《念奴嬌˙崑崙》應為毛澤東詩詞中一流之作,縱即如此,也足以雄視百代,讓後人難以為繼。因這首詞所呈現的崇高之美,是毛澤東詩詞的美學核心。所以,這首詞是極難唱和的。

三、盛法老的《念奴嬌˙崑崙》妙在何處

1.讚賞之辭,妙在適中。該詞極具含蓄之妙,妙在和毛澤東詞沒有毛澤東三字,不似常人,盛讚之辭,幾近直白。南社泰斗柳亞子在和《沁園春˙雪》時云:「算黃州太守,猶輸氣概,稼軒居士,只解牢騷。 更笑胡兒,納蘭容若,艷想穠情著意雕。」而陳毅在《金縷曲˙棗園曲》中則直接唱出:「看詩詞大國推盟主」。在文章中無論用何種語言去盛讚毛澤東詩詞均不為過,可在和詩中,則要婉約含蓄。盛法老在該詞中,既含而不露,又輾轉達意,並一語中的。

當然,當代人與毛澤東唱和,自是極難的。因毛澤東詩詞所達到的藝術高度,確實讓同輩儕人瞠乎其後。如毛澤東一曲《卜運算元˙詠梅》詞出,詩壇再無詠梅之作,而畫壇則梅花盛開,呈一時之盛。

2.神隨形似,兩相俱佳。毛澤東的《念奴嬌˙崑崙》,不僅極具崇高之美和雄奇之美,而且詞中英雄之氣與王者之風交相映輝。而盛法老的和詞,從外在形式上看,先和詩後論人,是傳統的和詞之法。但「何物橫空其莽莽?更伴玉龍飛出。六合神奇,孤峰突兀,一片乾坤白。」一出,隨即解讀了毛澤東詞中的神韻,勢如千山奔岳,氣場凌厲強勁,雄風一而貫終。及至末句仍如怒濤拍岸,嘯聲不止,又若奔馬收疆,仍騰空嘶鳴。讀其詩,令人高山仰止,血脈噴張,其快哉何其如之。

3.詞中有情,情有溫度。盛法老和詞化毛詞無痕,從中不難看出他對毛澤東詩詞的熟悉、理解和喜愛,因其中「江山、塵環、指點江山」句都是毛譯東其它詩詞中的句子。而從上片首句「雄詞大筆,把崑崙寫得,驚人心魄。」和末句「詩人到此,豪情萬丈噴發。」及結句「高懷宏願,千秋百世功業」中,可以看出盛法老對毛澤東是如何的尊崇和熱愛。我們一直認為:就是把毛澤東請下神壇,也是中華民族無以倫比的英雄,否認這一點,就是數典忘祖。所以,盛法老詞對毛澤東詩詞所蘊含的溫度,讓我認可,並引為同道中人。

4.積澱閱歷,無可累加。可從以下幾點解讀:

首先詞人稔熟格律。盛法老這首詞用律極嚴,可謂是中規中矩。格律是古體詩詞的身份證, 而賞讀該詞時,古韻古聲撲面而來,讓人擊節而歌,無不肅穆而敬。

其次詞人極喜鍊字。該詞流暢無滯,有一泄千里之感,詩人的鍊字功夫爐火純青,全詞多白描而且字若珠玉,靈妙自然而無一晦澀之字。

再次詞人長於鋪敘。該詞敘述有序並深得長調之法,詞中先和詞後及人,層層疊疊委婉而敘,雖長不覺贅,雖頌不感膩。

複次詞人美學善焉。該詞意象突兀,以山喻人,則山高人崇,尤為恰切精當,此乃崇高之美也。

可見,詞人有極高的古典文化修養和豐富的人生閱歷,且常人無可企及。否則,這首詞是不能上升這個層面的。

四、盛法老為何與毛澤東唱和

在中國文學史上,毛澤東詩詞形成了一座巨大的藝術高峰,再造了中國古體詩詞的輝煌,他不愧為一個獨領風騷的詩人,可謂是:「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盛法老對於毛澤東,景仰感佩之情,無以言之;尊崇服膺之心,蔑以加矣。所以,他縱身詩台,踏歌而來。熱愛毛澤東,喜讀毛澤東詩詞,是盛法老唱和毛澤東詩詞最主要的原因。

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山東大學中文系教授高亨先生在1963年12月寫的一首《水調歌頭˙讀毛主席詩詞》。高亨是我國當代著名的古文字學家、先秦文化史研究的著名學者。終此一生 著述17部,可謂等身也,其著作被毛澤東譽為「高文典策」。高亨詞曰: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眼底六州風雨,筆下有雷聲。喚醒蟄龍飛起,掃滅魔炎魅火,揮劍斬長鯨。春滿人間世,日照大旗紅。

抒慷慨,寫鏖戰,記長征。天章雲錦,織出革命之豪情。細檢詩壇李杜,詞苑蘇辛佳什,未有此奇雄。攜卷登高唱,流韻壯東風。

這是一個有良知的中國文人對毛澤東全面而正確的評價。毛澤東為中華民族所作的貢獻,歷史自有公論,正像毛澤東的《念奴嬌˙崑崙》詞意:「千秋功罪,後人評說」。而文人們僅僅是評論毛澤東詩詞。高亨的《水調歌頭˙讀毛澤東詩詞》是這樣,盛法老的《念奴嬌˙崑崙》也是這樣。

高亨教授的這首詞是毛澤東生前最欣賞的一首和詞,我以為,與盛法老的《念奴嬌˙崑崙》,可稱為唱和毛澤東詩詞的詞中雙璧。

耿漢東先生

(作者系淮北市詩詞楹聯家協會主席,詩人,文學評論家。已出版詩體文學評論集《詩說古風》,古典文學鑒賞集《走進婉約》,毛澤東詩詞評論集《龍吟千年》,文學評論集《相壇縱論》《縱論江淮》,散文集《遠去的牛歌》等14部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風網 的精彩文章:

遇見你,就是遇見春天

TAG:中國國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