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奧特系列通鑒╳本家特攝列傳

奧特系列通鑒╳本家特攝列傳

圖片來源:《奧特曼》

1、音樂家

第四種職能是音樂。這種沒有特別多需要解釋的,有兩點說說。

第一是性質。屬於後期工作,尤其日本電影行業黃金時代的時候。音樂家給電影作曲,一般是影像已經完成後,至少是樣片出來後。第二是錄音方式。日本電影行業的黃金時代,影視音樂的錄音是大型樂隊在大廳里,面對著大銀幕。銀幕上一邊直接播放著正片影像,作曲家一邊親自在前面指揮,然後樂隊在演奏過程中音樂被收錄下來。

後來電視影視就沒這麼好的條件了。因為電影的音樂是專為特定的電影新作的,需要錄音的音樂時長加起來,也長不過電影本身的長度。而電視影視的音樂,本質上其實屬於兼用卡,是要搭配多種影像多次重複利用的。所以一邊對照著實際影像一邊演奏不行了,工期也緊,閱覽一下腳本腦子裡就得至少創作出基本的音樂來。

早期的奧特系列,還留有這種電影行業帶來的習慣。其實應該說是,製作現場的人員本來也都是從電影行業過來的人,他們早已習慣視電影行業的操作為理所當然了。如《奧特Q》這樣,每一集實際單獨當成一個電影來對待,區別不過是時間短些而已。每集都有新作然後新錄的音樂,並且可能從始至終只會使用一回。當然從經營角度看,是不經濟到絕望的操作姿勢了。

東寶大作特攝映畫的主要音樂家有三個。第一個是伊福部昭,其存在意義和地位其實可以這麼說了:影像的圓谷英二,音樂的伊福部昭。至今《新·哥吉拉》對我個人的最大吸引力,果然還是伊福部的八曲音樂直接重播。

伊福部真是被給過很多特殊待遇,比如英二老爹從來不給任何人看自己演出的樣片,包括本多豬四郎監督。從來第一次見到就已經是成品影像了,但是老爹跟伊福部是多年的酒友,可以給他看樣片,然後根據樣片就直接作曲。還有平成哥吉拉的時期,伊福部久違地擔任東寶特攝映畫的音樂。那時日本電影業界早已衰落,大型樂隊面對大銀幕看著正片錄音的方式也早已不用了。但是伊福部說,要我來任哥吉拉的音樂,那就要這樣搞,否則我不幹。……東寶選擇從了。

第二個是團伊玖磨,主要負責戰爭片的音樂,相對地伊福部擔當的則多是含有虛構題材的特攝映畫。第三個是佐藤勝,範圍廣比較雜,除了前面兩人就屬他存在感最高了。對黑澤明監督的電影也有大量負責作曲,老爹最後的電影作品《日本海大海戰》的音樂是佐藤的。

2、攝影技師、攝影監督、攝影助手、照明技師、照明監督、照明助手

第五種職能是攝影,第六種職能是照明。

直接掌管攝影機的人物,稱攝影技師,在製作現場是攝影班的老大。同時,攝影技師也是整個製作現場中,僅次於監督的二把手,因為助監督只是給監督打雜的。平時口語說的製作電影,說成「拍攝」,實際字面所指就是攝影技師的工作,當然昭示著攝影技師的存在感。還沒有數碼攝影和錄像,還是膠捲攝影的時代,攝影技師的地位更高,因為其技術要求更高。重要的事不嫌重複多:老爹成為一個監督之前,本職就是攝影技師出身。

監督一般由助監督和監督助手升職而來,攝影技師一般也由攝影助手升職而來。攝影技師身為攝影班的老大,帶領的就是一群攝影助手。攝影技師是親自從取景器窺視著攝影到的影像的人,在攝影技師的指示下,開閉開關和調整焦距之類的工作,便是攝影助手的職責範圍內。

照明班也同樣,在照明技師指揮下帶領多名照明助手,照明助手就是未來候補的照明技師。在日本,攝影班和照明班是平行運作的,都直接聽監督指揮。而好萊塢習慣是,攝影班可以對照明班的操作提出要求,所以好萊塢的攝影技師,存在職務頭銜叫作攝影監督。

早在圓谷英二仍在世時,日本就已經有攝影監督協會。但是製作現場的制度和習慣導致,實際職務頭銜還是只有攝影技師,而沒有攝影監督。攝影監督的用語到平成時代才在日本普及開,所以在日本,攝影監督是個具有榮譽性質的稱號。大佬攝影技師可以冠上攝影監督的頭銜,不過要說實際的工作內容和範圍,與普通的攝影技師也幾乎沒有差別。照明監督這個叫法也是因為而誕生,不過好萊塢就沒有照明監督體制了。

現在只說說本篇班的人員,東寶大作特攝映畫的主要攝影技師,有山田一夫和小泉一兩人。山田來得早,《哥吉拉》之前的戰爭片《太平洋之鷲》和《別了拉包爾》,本多組的攝影技師都由山田擔任。

小泉則是本多組御用的攝影技師,自《地球防衛軍》起十年間,凡本多監督的科幻大片,都由小泉任攝影技師。科幻大片以外或不是本多監督,攝影技師則多是山田,兩人合計擔任超過三十部。小泉的成名作倒不是擔任攝影技師,他與老爹一樣,從一個本篇班的攝影技師後來竟做了特技監督,代表作是《奧特Q》的放映順第一集《打倒哥美斯!》。

照明技師方面,老爹最愛用岸田九一郎。他本是本篇班的照明技師,被老爹挖來成了圓谷組的御用照明技師,於是本篇班的照明技師以小島正七為多。不過在岸田之前,其實也根本不存在特殊技術班的照明技師,岸田就是史上初,就如老爹是史上初的特技監督。

岸田與其他三人一起,並稱「東寶照明部四天王」,石井長四郎、西川鶴三、森弘充。其中石井是《哥吉拉》和戰爭大片《太平洋之翼》的本篇班照明技師,西川是怪奇科幻片系列《美女與液體人》《電傳人》的本篇班照明技師,森是戰爭片《潛艇伊57不投降》《世界大戰爭》的本篇班照明技師。而這些作品的特殊技術班照明技師,都是岸田。

3、影視美術、美術設計師、美術監督、美術助手

第七種職能是美術,屬於一個大類。美術與攝影和照明並列為影視製作工程中,最核心的三種職能。但攝影和照明屬於在製作現場攝影過程中的人員,美術則屬於前期人員,往下主要再分四類。

第一類是美術設計師。從頭銜上說,美術班的老大可以稱美術監督。從職務上說,美術監督可能自己直接就是作品的美術設計師,也可能美術監督之下再帶領美術設計師。美術設計師的助手稱美術助手,同樣是以後的美術設計師候補。美術設計師的核心任務是對畫面中出現的舞台和道具先行設計,然後美術班的人員根據設計圖去實現,讓作品整體的世界觀有統一感。

第二類是大道具,第三類是小道具。如果要簡單粗暴解釋,大道具就是手上拿不下的,小道具就是能拿手上的。比如片中出現角色喝茶啦看報紙啦,這茶杯和報紙之類,就典型屬於小道具,包括演員身上穿的衣服。大道具比如一整個場所的布置,拿奧特曼來打比方的話,比如防衛隊基地里的作戰室,那裡面的陳設典型就屬於大道具的範圍。大道具換個詞也可以說是裝置,小道具換個詞也可以說是裝飾。不過這同樣是沒有法規定死的問題,分得更細兩種叫法都出現的劇組真心不少見。

第四類是特殊美術,簡稱特美,這就是只屬於特殊技術的範圍內了。以前已經清楚解釋過,圓谷英二所指的「特殊技術」被媒體叫成「特殊攝影技術」然後簡稱「特攝」,實際至少包含三大塊:特殊攝影、特殊美術、合成。在圓谷英二那裡,特殊攝影才簡稱特攝,只是特殊技術的一部分。而外人說特攝其實一般指的不是特殊技術,也不是特殊攝影,而是特殊美術,同樣只屬於特殊技術的一部分,因為三塊中只有這一塊感覺最好懂。

特殊美術,就是原本現成不存在的,需要新造出來的部分,的美術。比如牽扯到虛構角色或生物時,角色設計、機械設計,都屬於特美的範疇。後來動畫里的人設機設這些概念,說白了發源其實全是特美。特殊技術與本篇分開有兩班體制,也就意味著特美班對於特殊技術就是一般意義上的美術班,自有一套美術設計師、美術助手、大道具、小道具。

全都拿奧特曼來打比方的話,設計奧特曼的長相、設計怪獸的長相、設計防衛隊的基地和武器以及著裝,無一不是特美設計師的範疇。比如樓房的微縮模型,大道具。比如防衛隊的槍支和頭盔,小道具。還有隻在特美特有的存在,製造怪獸的人偶服專門分出來,在特美稱為造形班。比如特殊機械班,簡稱特機班,這在特美稱為操演班。爆破和煙霧,這在特美稱為特殊效果班,簡稱特效班,從小道具分出來。

東寶大作特攝映畫的本篇班美術,基本上是被北猛夫包攬的。北猛夫的弟弟北辰雄,也是東寶的美術監督。猛夫當年擔任了《哥吉拉》,辰雄則擔任哥吉拉之後的新怪獸企劃《空之大怪獸拉頓》。

4、場記、編輯技師、編輯助手

第八種職能是場記,第九種職能是剪輯。場記在日語用漢字表示就是「記錄」,剪輯和編輯則都寫作編集。編輯技師同樣有編輯助手,是未來的編輯技師候補。

這兩種職能是協同合作的。場記員在製作現場跟從攝影班,記錄下來的場記表在後期製作時,是編輯技師來從事剪輯工作的依據。不過打場記板這工作,以前說過了是最末級的監督助手來做的。監督的預備軍是助監督和監督助手,那監督助手在成為監督助手更之前,可能還幹什麼呢。就可能幹的是場記員,這是熟悉攝影現場的最基本。

不過場記員總的來說,是個女性擔任比較多的職務,俗稱場記小姐姐。過去提過的久松桂子就是圓谷組御用的場記小姐姐,結婚後叫鈴木桂子,丈夫是鈴木清。

5、錄音技師、錄音助手、混音師、音響效果

第十種職能是錄音。音響班大體有三類職務,錄音技師、混音師、音效師,以錄音技師為主,但三者的人員往往是相通的。錄音技師主收錄的工作,音效師主沒有現成需要創造的聲音,混音師統合他們的單一音源。

東寶的音響部三員大將是三繩一郎、宮崎正信、下永尚。巴爾坦星人的那個詭異笑聲就是下永的傑作,不過原本是給一九六三年本多監督和英二老爹的恐怖片《瑪坦戈》用的。

這三人創立了東寶配音,來專門進行東寶作品的音響業務。一九七一年時三繩獨立出來設立了東寶音效集團,宮崎和下永所在的東寶配音則改名為東寶錄音中心,所以第二期奧特系列可以同時見到兩方。現在,他們又已經合併了,改名為東寶音響工作室。

6、東寶砧現像所、東京現像所、東洋現像所

十大職能說完之後,膠捲時代顯像也是一步工程。就是口語俗稱的沖洗膠捲,日語的顯像寫作現像。

東寶作品的顯像通常交給三大機構去處理,東寶現像所、東京現像所、東洋現像所。東洋現像所是外包的,東寶現像所和東京現像所才是東寶自己旗下的機構。這些雖然叫現像所,但業務並不是僅僅顯像一項。準確說應該是專門負責後期製作的機構,比如錄音機能也可以,到現代不是膠捲時代了也照樣可以發揮後期製作機能。

最早負責東寶作品顯像工作的是東寶現像所,五十年代中期起改為外包給東洋現像所為主了。東寶現像所則改名為砧現像所,地點就在東寶砧攝影所之內,開始實際主要負責音響方面的作業。再到六十年代中期起,顯像機能主要交給東京現像所負責。

所以砧現像所和東京現像所,是在奧特系列也存在感極大的兩個機構。一個負責錄音一個負責顯像,砧現像所內還有為老爹專設的特殊技術課課長室。

7、特攝片的職員表

花了好久好久好久,兩班體制和十大主要職能都說完後,我們就可以來清晰化「特攝片」最基本的職員表結構了。尤其是昭和時代膠捲時代的「特攝片」,一層一層來。

一個完整的職員表,包含三方面的職員。第一個是一般性的,第二個是本篇班的,第三個是特殊技術班的。

一般性:製片人、腳本家、音樂家。

【這裡有大型分隔線,以下本篇班。】

本篇班:製作部、攝影部、美術部、音響部、演出部。

本篇班其中,製作部:即製作班,製作擔當、製作主任、製作進行。

本篇班其中,攝影部:攝影班、照明班、場記、剪輯班。

攝影班:攝影技師、攝影助手。

照明班:照明技師、照明助手。

剪輯班:編輯技師、編輯助手。

本篇班其中,美術部:美術班、道具班,可能還有其他的。

美術班:美術監督、美術設計師、美術助手。

道具班:大道具、小道具。

本篇班其中,音響部:即音響班,錄音技師、錄音助手、混音師、音效師。

這裡插入,顯像。

本篇班其中,演出部:即演出班,助監督、監督助手。

【這裡有大型分隔線,以下特殊技術班。】

本篇班有而特技班沒有的,是音響部。因為音響是音響、影像是影像,兩班體制的初衷是因影像而分出來的。特技班有而本篇班沒有的,則是下面粗體字部分。

特技班:製作部、特攝部、特美部、合成部、演出部。

特技班其中,製作部:即製作班,製作擔當、製作主任、製作進行。

特技班其中,特攝部:特殊攝影班、特殊照明班、光學合成班、場記、剪輯班。

特殊攝影班:特殊攝影技師、攝影助手。

特殊照明班:特殊照明技師、照明助手。

光學合成班:光學攝影技師、光學攝影助手、光學作畫技師、光學作畫助手。

剪輯班:編輯技師、編輯助手。

特技班其中,特美部:特殊美術班、操演班、造形班、特殊道具班,可能還有其他的。

特殊美術班:特美監督、特美設計師、美術助手。

操演班:操演技師、操演助手、機械工作、模型電飾。

特殊道具班:大道具、小道具、背景美術(屬大道具)、背景美術助手、特殊效果(屬小道具)、特殊效果助手。

特技班其中,演出部:即演出班,助監督、監督助手。

這樣,第十五章中看花眼的長串職員表的結構,多少就比原來清晰點了。合成有兩種,這點要注意到,傳統基本的合成和光學合成。前者就在合成部里,後者則併入了攝影部。

【次回預告】

因為收視率太低了所以路線變更了,最終回謎之突然結尾,謝謝觀眾們,說明文的時代終於已經結束了,來周是新番組。

精彩內容推薦(請點擊以下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Anitama新聲:創作的起點和作品的終點
「新春製片人訪談」系列(四)之柏田真一郎:讓原作方和粉絲擁有幸福感

TAG:Anita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