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連索尼也要做打車平台,日本打車市場怎麼樣了?

連索尼也要做打車平台,日本打車市場怎麼樣了?

很像中國 2013 年時候的樣子。

日本網約車市場看上去越來越熱鬧了。繼本月 9 日滴滴出行宣布和軟銀合作開發網約車平台後,索尼也拉來了 5 家計程車公司進駐打車市場。

索尼宣布,它將和以下 5 家計程車公司組建合資公司,開發網約車平台:大和自動車交通、日之丸交通(Hinomaru Kotsu)、國際自動車公司(Kokusai Motorcars)、Green Cab和 Checker Cab。

這是最近一家要和日本計程車公司合作、推出網約車平台的公司。索尼在合資公司中承擔的職能,可能是在打車 app 的開發、支付上。

過去 1 年來,包括本土的豐田和應用開發商 Japan Taxi,日本本土以外的打車服務公司 Uber、滴滴出行都相繼宣布或者已經開發了網約車服務的 app。

但進展都說不上快。本月,只在日本少數偏遠區域運營的 Uber 公司和日本計程車公司 Daiichi Koutsu Sangyo 談成了合作,後者還在推進和滴滴出行公司的合作,計劃落地網約車平台。但重要的東京等地區,比滴滴出行早一步進駐日本市場的 Uber 也沒能參與進去。

這主要都是因為日本對於計程車行業的監管、限制都較為嚴格,私家車暫時沒法以合法的身份在日本市場運營。因此 Uber、滴滴出行都在和計程車公司合作,這兩家公司都拿過軟銀大筆的投資。

「日本的計程車行業絕對沒有競爭,」獨立汽車和運輸分析師 Mitsuhiro Kunisawa 曾給出這樣的評價,「儘管日本有很低的價格,但計程車仍然很昂貴。國家制定了票價規則,計程車行業還有一個強大的遊說團體,所以很難改變現狀。如果這一切都消失了,Uber 就沒理由不能進來了。」

但更多的公司在參與進來,也試圖推動監管部門放寬監管限制。越來越多的日本本土公司在模仿 Uber 做打車服務 app,把以往不願意接受手機打車的計程車公司拉進來。日本政府最近也在考慮修改現有的監管條例。

Japan Taxi 公司的 CEO 川鍋一朗(Ichiro Kawanabe)是其中的代表,他還有另外 2 個身份,日本計程車協會的主席,也是東京最大的計程車公司 Nihon Kots 的 CEO,這家計程車公司旗下擁有 3400 輛計程車。

川鍋一朗給 Japan Taxi 設想的拼車業務、每月訂閱的付費方式,都和 Uber 曾經做過的事情很像。上個月,Nihon Kots 和 Daiwa Motor 都推出了打車 app,還為同一路線的乘客提供拼車服務。

日本的計程車市場被認為是市場監管較嚴的行業之一,導致整個市場的效率、規模也在下降。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數據,2015 年,整個計程車市場的規模在 1.73 萬億日元(摺合約 1028 億元),從 2005 年到 2015 年,計程車乘客的數量下降了 32%,2015 年的總量是 14.66 億人次。

在這背後,乘客數量減少、司機繼續老齡化和收入的減少,都是市場規模萎縮的推動力。相比其他行業,計程車司機的收入少了 30%,司機還因為嚴格的價格控制也沒法獲取小費。

看上去,現在參與到手機叫車市場的計程車公司、科技公司都在嘗試改善計程車效率、讓乘客養成手機叫車的習慣,以此作為後續推動監管放鬆的基礎。參與的公司足夠的多,加上像軟銀、索尼等日本本土公司的遊說力量的加入,監管部門放鬆的可能性很可能因此變大。

但日本現在的情況,和國內 2013 年左右很相似。像最初的嘀嘀打車(後來的滴滴打車)、Uber 等手機叫車服務,也都是從計程車公司開始,但也和監管部門出現多次矛盾衝突,例如數據介面服務費、監管部門禁止計程車司機安裝手機 app 等。

來源:好奇心日報|徐弢

題圖來自:pxher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汽車與互聯網研享社 的精彩文章:

汽車軟體商業模式變革?寶馬將推行 CarPlay 按年付費制度

TAG:汽車與互聯網研享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