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開始文化教學-以五禽戲教學為例

如何開始文化教學-以五禽戲教學為例

志願者教師不僅要教好語言,還必須要傳播中國文化,所以開展文化教學也是很重要的。

培訓的時候,吉大的一位老師說「文化教學不應該脫離語言教學。」後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才越來越覺得這句話說得是真對。

單純的文化課,學生因為不明白在幹啥,所以上完課之後不僅沒學到語言,連本課學的文化也一頭霧水,不知道該如何用漢語說,「我這節課學了什麼」

我的課是90分鐘,用一課時完成了五禽戲的動作教學和語言上的介紹。

『知識補充』:五禽戲

包括五種動物:虎、鹿、熊、猿(猴)、鳥

每種動物有兩個動作:虎撲、虎舉;鹿抵、鹿奔;猿(猴)啼、摘;熊晃、運;鳥伸、飛

『教學目標』

1. 知道五種動物和十個動作表達。

2. 了解中國五禽戲---氣功的一種

3. 通過五禽戲的學習對中國文化更好奇,對漢語更感興趣。

『教學對象』

學過半學期漢語,處於初級水平的蒙古(自尊心強且活潑好動)大學生。

『教學步驟』

1. 複習上節課學的動物詞語。(玩環遊世界的遊戲)

2. 引入本節課的內容,要學習五禽戲(板書漢字及拼音)並解釋是模擬五個動物(家禽、家畜這類詞語難且不常用,初級階段沒必要引入,我就用動物替代了)達到健身的目的,長年練功可以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3. 引發好奇之讓學生猜動物,把知道的動物又複習一遍,還沒猜對就迫不及待想知道,再告訴她們。

4. 讓學生當老師之你說蒙語我說漢語。第一次可以找漢語好的當老師,後來幾次讓不積極表現的同學當老師。

5. 動物詞學會了,列個大框架寫動作。練習的時候可以你比劃我猜。

6. 正式開始教動作,一個動作動作的來,然後學完一個動物複習一次,最後再總複習一次。因為是模擬動物就特別有意思。拿猿(猴)來說,摘桃子的動作就是「抬手摘個桃,看一眼,後頭再摘個桃子,放起來」當時培訓的時候老師教我們也是講個小故事就記住動作了。

7. 學完之後再複習一遍學的動物和動作詞,擦掉拼音各種複習。

8. 最後剩下十分鐘,誰先把五個動物十個動作記住來找老師說,說完就可以下課啦。記得布置作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真實的守望者:Leica R summicron 35mm/f2
ScalersTalk每日一議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