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57敘利亞實戰很冒險?其實蘇-35已默默準備10年

蘇-57敘利亞實戰很冒險?其實蘇-35已默默準備10年

2月21日,網路上出現了2架俄羅斯空天軍第5代戰機蘇-57抵達俄軍駐敘利亞赫梅米姆空軍基地的視頻。目前視頻的真偽尚無法得知,但謎底相信將會很快揭曉,快的話俄軍顯然會就此表態,即便俄軍沉默過段時間的衛星圖片應該也能看出些端倪。截止我們發稿,俄《生意人報》稱其已從俄軍和工業部門得到蘇-57確實部署敘利亞的信息。

無論真相如何,我們也不妨就此猜測一下蘇-57前往敘利亞的可能性,畢竟對於蘇/俄而言,裝備試驗期間上戰場可是常事,遠的有蘇-25、雅克-38,近的則有蘇-34。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事。

△如果蘇-57真的前往敘利亞,那麼這架11號原型機很可能是其中之一

倘若蘇-57真的前往敘利亞接收實戰,那這無疑就體現了俄軍務實又大膽的作風。務實的是本來就要開始作戰試驗,戰場當然是最真的試驗場,而大膽的則是把尚未服役的裝備送到戰場。

試驗武器上戰場在蘇/俄軍中早有先例,2008年俄格「五日戰爭」時,俄軍就讓蘇-34上場,進行電子干擾與反輻射作戰,當時蘇-34才剛開始服役,也是處於第一階段國家級試驗完成,且正在進行第二階段國家級試驗(作戰試驗)的狀態。阿富汗戰爭時,蘇-25更是一邊研發一邊上戰場接受槍林彈雨。

△網上披露的蘇-57抵達敘利亞圖片

而事實上,目前蘇-57的狀態比起2008年的蘇-34更為成熟。俄國防部副部長鮑里索夫不久前表示,蘇-57已完成第一階段國家級試驗,這意味著飛機本身的飛行性能、結構、機械、基本機上設備都已全面驗收。而航電設備方面,最核心的航電架構、人工智慧、人機介面早已用於蘇-35S,已完成第二階段國家級試驗,可視為成熟品(當然從蘇-35S搬到蘇-57上必然需要磨合,但這相對來說已是小事)。

蘇-57隻剩下多出來的航電設備與功能,如有源相控陣雷達、主動光電防禦系統、內彈艙等需要靠自己額外測試。而其中雷達功能雖然複雜,但除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才有的功能外,很多技術與蘇-35S使用的「雪豹」E雷達其實是共通的,而這也已在蘇-35S上完成作戰試驗。

△蘇-35研製的很重要一個定位就是作為五代機的試驗平台

因此現有蘇-57雖然還沒量產,但技術狀態比2008年剛服役時的蘇-34還成熟,要執行類似蘇-35S、蘇-27SM、蘇-30SM那樣的作戰任務不至於有太大問題。

新型飛機使用時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系統衝突,導致發揮不了設計好的性能,越先進的飛機設備間交互作用也越複雜,問題通常越嚴重。例如俄軍在2012年的測試報告中指出,蘇-34在投彈時,有時在逼近目標時瞄準系統與導航系統會彼此衝突導致無法投彈 。換言之通常出問題的不是設備本身,而是大量設備的整合。但對蘇-57而言,這些整合工作幾乎已在蘇-35S上完成。

△蘇-57使用的有源雷達很多硬體、技術與蘇-35的雷達通用

這也反映當初T-50與蘇-35雙機平行發展策略的成功。如果當時沒有發展蘇-35,而是直接衝刺T-50,那麼航電系統整合與作戰試驗還是得等到飛機本體測試完成,而飛機與航電都是新品的結果,就可能出現比F-35還多的問題。

而有了蘇-35計劃,則雖然蘇-57在發展中途遇到結構修改、西方元器件制裁等因素而耽擱了進度,也不影響航電系統的實用化,反而是讓俄羅斯、中國等這些原蘇-27的使用者可以輕易獲得接近第五代戰機等級的使用體驗。

△如果想著蘇-57剛到敘利亞就和F-22「決戰」,那恐怕得失望了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最先進飛機上戰場的風險一定是有,例如啟用無線電系統時可能被截收電子參數、可能被預測隱身能力,甚至萬一不小心被擊落更可能機密外流。因此蘇-57假如真在敘利亞試驗,那必然會很小心、趨於保守,可能會更多的以被動模式作戰,例如用導航與自動駕駛系統前往攻擊已知目標,最後用光電系統瞄準與識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國防務 的精彩文章:

印度60歲老太試飛蘇30不簡單,歐美俄軍火商以後或許都得哭
中國全新隱身無人機悄然首飛,能用來投彈打仗么?

TAG:北國防務 |